学科分类
/ 14
266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水稻跗线螨在珠三角地区晚稻中发生越来越严重,为控制该螨水稻危害,设计并开展4种药剂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虫螨净对于跗线螨防治效果明显。跗线螨防治须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其最佳防治时期为拔节期和破口期两次用药。

  • 标签: 跗线螨 虫螨净 防治
  • 简介:为研究球孢白僵菌寒地温室4种常见害虫防治效果。通过平板计数法确定球孢白僵菌菌种菌含量,将球孢白僵菌制备成5种浓度梯度菌悬液,分别命名为G_1到G_5,以半致死剂量LD_(50)为实验测定标准,筛选出半致死浓度。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温室4种害虫致死效果显著,其中G_1致死率高达62%;G_3致死率为50%;G_5致死率最低,为34%。在寒地温室害虫防治过程中,浓度在G_1到G_5之间球孢白僵菌均可配制成生物农药,用于防治温室病虫害,但考虑到防治效果和生物农药使用剂量等诸多因素,本实验得出浓度为G_3球孢白僵菌菌悬液较为合适。

  • 标签: 球孢白僵菌 菌悬液 LD50 致死率 生物农药
  • 简介:在鄱阳湖平原直播季晚稻田间开展3个不同播种期与化螟发生为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水稻不同播栽期(播种期、移栽期)影响水稻危险生育期(分蘖期、孕穗至抽穗期)与化螟卵孵盛期是否相吻合及吻合时间长短;季晚稻播栽期推后,化螟枯心株率明显降低。

  • 标签: 一季晚稻 播栽期 二代二化螟 危险生育期 避害控虫
  • 简介:化螟越冬场所复杂,除稻田禾蔸外,田埂杂草,春熟作物茎杆,室内外稻草等均发现大量越冬幼虫。由于各种越冬场所食料及温湿度不同,虫量不,化螟发育进度差异较大。目前各地仅以调查稻田禾蔸虫量和发育进度为依据,进行化螟发生期预报,常常预测不准。经验植保干部往往根据历史资料及气候等条件综合进行分析来加以修正,以提高预测准确性。本文以

  • 标签: 发育进度 越冬场所 虫量 模糊综合评判 历史资料 越冬幼虫
  • 简介:随着蛋白质学研究技术发展,微生物蛋白质学研究具有突破性进展。简要介绍蛋白质分类,概括5种蛋白质学技术,综合分析极端微生物、放线菌、病原菌以及群体微生物蛋白质学研究及应用最新进展。

  • 标签: 蛋白质组学 极端微生物 放线菌 病原菌 群体微生物
  • 简介: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天然芳樟醇和柠檬醛柑橘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辣椒疫病菌(Phytophthoracapsici)、胡萝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和柑橘褐色蒂腐病菌(Diaporthecitri)4种果蔬采后致病菌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天然芳樟醇和柠檬醛4种供试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其中,天然芳樟醇对上述4种采后致病菌EC50依次为1.2038、3.5027、7.4179和19.5942mg/mL,而天然柠檬醛EC50分别为4.9381、8.3585、22.8382和104.2514mg/mL。综上所述,天然芳樟醇和天然柠檬醛均柑橘炭疽病菌抑菌活性最强,而对柑橘褐色蒂腐病菌抑菌效果最弱。

  • 标签: 芳樟醇 柠檬醛 采后致病菌 抑菌活性
  • 简介:研究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活性炭(AC)、抗坏血酸(VC)、柠檬酸(CA)和硫代硫酸钠(hypo)5种防褐化剂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生长及褐化情况影响。测定不同时间愈伤组织中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酚类物质含量变化。结果表明,PVP细胞生长促进效果最好;第20天时hypo处理PPO活性最低,低于对照78.77%,第15天时VC处理POD活性最低,低于对照604.92%;第20天时,CA处理总酚含量最低,低于对照108.82%。所选5种防褐化剂在降低红豆杉细胞褐化均具有定效果。

  • 标签: 南方红豆杉 愈伤组织 防褐化剂 酚类物质 酶活性
  • 简介:稻水象甲是水稻上种重要害虫。许多国家都将其列为检疫对象。我国自1988年发现该虫至今已有数省市出现分布,但江西尚未发生。本文生物学和生态学角度探讨了稻水象申我省水稻生产安全所构成威胁并提出了检疫对策。

  • 标签: 稻水象甲 检疫
  • 简介:(四)植病流行系统观、什么是系统系统是由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处在限定边界若干要素或部分组成具有定结构和功能整体,与外界环境发生输入和输出关系。任何系统都具有三个基本

  • 标签: 流行学 寄主植物 曲线斜率 接种量 接种体 协生作用
  • 简介:为研究注干施药防治松墨天牛幼虫效果,以4种药剂林间注干施药,测定了施药后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种注干药剂林间防治后,松墨天牛幼虫治效果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以2%甲维盐5、10、15、20倍液,14%吡虫啉5、10倍液,0.3%苦参碱5倍液和5%噻虫啉5倍液防治松墨天牛幼虫效果较佳,均达80%以上。试验结果还表明,4种药剂注干防治马尾松都有保护作用,其中2%甲维盐松树保护效果最好。

  • 标签: 注干防治 松墨天牛:松材线虫病 林间效果
  • 简介:通过选用4种不同杀虫剂防治淮山斜纹夜蛾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0d,10亿PIB/mL银纹夜蛾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奥绿号)处理防效达100%,0.15%甲氨阿维·1000万PIB/mL苜银夜核悬浮剂(攻蛾)防效达92.8%,15%杜邦安打悬浮剂防效达91.7%,这3种药剂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杀虫剂 斜纹夜蛾 防效
  • 简介:南方红豆杉外植体消毒和愈伤组织生长诱导条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最适消毒方式为体积分数为75%酒精浸泡0.5min、0.1%氯化汞浸泡8min。培养基中添加0.35%丙酸钠可较好控制诱导时染菌率。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以MS+1.3mg/L2,4-D+1.0mg/LNAA+1.3mg/L6-BA为最佳。在诱导初期及时转接愈伤组织更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

  • 标签: 南方红豆杉 紫杉醇 外植体 消毒 愈伤组织
  • 简介:化螟虫口密度调查采用是人工剥查,这种方法工作量大、费时、费力。1992年,我们试行用水浸法调查虫口密度。通过试用认为具有实用价值,现将方法介绍如下。水浸法是将拔来枯心苗浸入清水中,定时观察化螟幼虫爬出数量及龄期。其具体做法是:将田间拔来枯心苗浸入大缸或大桶内,用清水浸没稻秆,使其稻叶浮在水

  • 标签: 枯心苗 虫口密度 水浸法 稻秆 定时观察 残留情况
  • 简介:本文是在化螟Chilosuppressalis(Walker)田间种群生命表(1982~83年)基础上,利用1~4代各虫期卵、幼虫(龄,三、四龄,五、六龄),蛹、成虫存活率,繁殖力组成射影矩阵,与初始虫量(Ni)进行矩阵乘法运算,预测下个虫期数量(Ni+1),同时结合运用网络模型图解法,直观地揭示化螟数最变化全过程,从而,更有利于它进行监察和综合治理。

  • 标签: 种群生命表 CHILO 虫量 虫期 射影矩阵 矩阵代数
  • 简介:采用聚集指标法测得防治适期化螟枯鞘株田间分布型属于聚集分布,经频次分布检验,基本符合核心分却和嵌纹分布。五种抽样方法田间取样对比结果表明:Z字形样行式和分行取样式比五点、单对角线、棋盘式取样误差率小。

  • 标签: 二化螟 枯鞘株 分布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