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6 个结果
  • 简介:在测试五种杀虫剂中,以甲胺磷和氧化乐果对桑蓟马防治效果最好,且持效时间长,可在桑树夏伐后至新梢抽发前以及在秋蚕饲养结束后使用;灭蚕绳和万灵效果次之,敌敌畏只是在药后一天有较好效果,这三种药剂可在采叶养蚕过程中必要时使用.各种杀虫剂对桑蓟马若虫杀伤力较强,但无杀卵作用,对其成虫,以敌敌畏作用效果最差,灭蚕蝇次之,其余三种药剂效果较好.各种药剂田间使用浓度宜采用:甲胺磷和氧化乐果为1500倍,万灵和敌敌畏为1000倍,灭蚕蝇为400~500倍.

  • 标签: 桑蓟马 化学防治
  • 简介:在粮食储藏中,储粮螨类为害相当普遍。本文从单一药剂防治,多种药剂混合与间歇防治,生态综合防治等几个方面论述

  • 标签: 粮食储藏 药剂防治
  • 简介:白背飞虱已上二升为水稻重要稻虫之一。1978~1990年13年定点观察结果,在江西萍乡一年发生六代,少数年份七代。入迁期与本田发生关系是:凡田间始见期早,灯下入迁最多及早,当年本田白背飞虱发生量则

  • 标签: 白背飞虱 始见期 江西萍乡 虫量 扑虱灵 优乐得
  • 简介:樟树是一种优良速生用材树种,也是珍贵经济树种和四傍绿化园林树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尤以台湾、福建、江西为多。近年来,樟树造林面积日益扩大,为樟树各种害虫创造了良好生长和繁衍环境条件,长期以来,从事这方面工作研究人员很少,可供

  • 标签: 速生用材树种 长江流域以南 四傍 樟叶蜂 造林面积 园林树种
  • 简介:农业防治法是利用栽培和环境控制方法抑制害虫种群数量。如采用作物轮作、清除作物残茬、清洁田园等措施,以限制害虫食料来源,土壤耕作、适时种植和收获、科学水、肥管理、控制杂草和栽种诱杀植物等,这些措施目的均是使环境不利于害虫发生。一、农业防治特点1.农事操作在农业生态系中对

  • 标签: 农业防治 土壤耕作 作物残茬 环境控制 作物轮作 蝗区
  • 简介:白背飞虱是为害水稻主要害虫之一。80年代以来,其发生量和为害程度在全国范围内显著上升和加重。实施“压前控后”药剂防治措施,常不能控制主害代虫量剧增和为害,即压了前却控不住后,主害代仍需大面积施药防治。如我市1980年定点田系统调查:6月20日百丛虫量为904只,当

  • 标签: 白背飞虱 药剂防治 虫量 主害代 为害程度 种群数量
  • 简介:辣椒白绢病SceerotiumrolfsiiSacc危害近土表茎基和根部皮层,使茎基和根部皮层腐烂,甚至全株死亡,初次侵染源主要来自残留于土壤和病残体中菌核与菌丝体。该病过去常在辣椒生育后期偶尔发生,对产量影响较小。近年来病情发展快,特别是蔬菜区,发病早危害重,在辣椒生育中后

  • 标签: 辣椒白绢病 根部皮层 生育后期 病残体 侵染源 磷钾
  • 简介:红头芫菁幼虫吃竹蝗卵,是竹蝗天敌。成虫喜食泡桐叶。在竹蝗发生区种植泡桐大量繁殖红头芫菁,是防治竹蝗一个很理想生物防治法。已知取食竹蝗卵红头芫菁有红头豆芫菁和褐边齿爪芫菁两种。两种红头芜菁

  • 标签: 竹蝗 红头豆芫菁 泡桐叶 生物学特性 林中空地 林区公路
  • 简介:甘薯小象甲在江西仅发生于石城及以南地区,一年4~5代,以成虫、幼虫、蛹在薯地遗株、枯叶、杂草、土缝、砖瓦碎片下以及窖藏薯块内越冬。越冬代成虫于3月底4月初开始活动,越冬代幼虫和蛹,于4月中、下旬陆续羽化。防治甘薯小象甲,主

  • 标签: 甘薯小象甲 越冬代成虫 药剂防治 大田防治 越冬虫源 种苗繁育
  • 简介:本文针对甘蔗粉蚧在江西发生为害特点,提出以选种、浸种、水旱轮作、间作营很清洁蔗田、利除枯、老叶为中心,打好3次硬仗为重点农业防治和积极进行生物防治,使用药剂防治系列防治措施。

  • 标签: 甘蔗粉蚧 防治方法
  • 简介:松墨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Hope)]是松材线虫病主要传播媒介,又是马尾松、黑松、雪松、落叶松、云南松等松类植物重要害虫。为了控制虫灾探讨有效防治技术,特进行噻虫啉、绿僵菌防治松墨天牛试验。结果表明:应用噻虫啉和绿僵菌无纺布菌条林间防治松墨天牛均有良好防治效果,从维护物种多样性和森林健康角度来看,采用绿僵菌无纺布菌条防治松墨天牛具有更好发展前景。

  • 标签: 噻虫啉 绿僵菌 松墨天牛 防治
  • 简介:玉米丝黑穗病是一种全球性病害,大多数玉米产区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属绝产性病害,植株一旦得病,几乎颗粒无收。70年代后期,玉米丝黑穗病大面积发生,逐渐成为限制我国玉米单产和总产提高制约因素,经我国几代农业科学工作者努力,对玉米丝黑穗病症状、病原菌、侵染途径、侵染条件、侵染规律,抗病遗传规律等都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介绍了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症状、病菌来源、侵染途径、侵染条件、生理小种等特性,并提出轮作倒茬、选用抗病品种、抗病弱品种正确包衣种衣剂、药剂拌土、促进出苗、加强田间管理等相应防治措施。

  • 标签: 玉米丝黑穗病 危害特性 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