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为害,既要受田间温、湿度的影响,又要受水稻栽培因素的制约。影响其田间成虫、卵及幼虫数量的栽培因素,申效诚等(1988)、梁广文等(1984)与薛俊杰(1988)等已有报道。为此,笔者将1982~1984年栽插密度、施尿素与氯化钾方法,影响早稻生长发育期间的1—3(2—4′代卷叶率正交试验资料,整理如下:

  • 标签: 卷叶率 栽培因素 栽插密度 水稻栽培 正交试验 早稻品种
  • 简介:利用温度、降水和日照资料,根据早稻生理特性和有关研究成果,分别构建早稻温度、降水和日照适宜度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早稻的气候适宜度模型来反映多因子对早稻产量的协同效应。根据不同时段的早稻气候适宜度,构建早稻气候适宜指数。利用不同时段的气候适宜指数和早稻产量建立早稻产量动态预报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回代检验和预报检验的丰欠趋势正确率、实际预报准确率均有较好效果,能满足业务服务的需要。

  • 标签: 应用气象学 气候适宜度 气候适宜指数 早稻产量 动态预报
  • 简介:通过田间试验观察.参试早稻新品种(系)1126选、早籼3179、饲良1号、94早品3、早籼10031表现抗稻飞虱,泸红早1号、421感稻飞虱。早籼3179、M94106中抗效枯病。

  • 标签: 稻飞虱 纹枯病 抗性
  • 简介:早稻抛秧田水稻主要病虫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均比移栽田发生为害重,穗期更为突出。在不防治的情况下,抛秧田病虫为害损失也重于移栽田。

  • 标签: 早稻 抛秧田 病虫 发生特点 为害损失
  • 简介:上饶地区,一般年产粮21亿公斤,最高年达21.95亿公斤。早稻稻瘟病从七十年代末开始回升,八十年代前中期危害日趋严重1982—87年年均叶瘟发病面积1.866万公顷。穗颈瘟0.898万公顷,年均损失稻谷0.1亿公斤。1985年全区穗颈瘟达2.2万公顷,损失稻谷0.35亿公斤,为历史新罕见(表一)。该病已成为我区早稻生产中的一大障碍,笔者

  • 标签: 穗颈瘟 发病面积 叶瘟 上饶县 早稻品种 早稻生产
  • 简介:利用潮州市农业气象站1980—2009年资料和潮州市气象观测站1971—2009年均气温、降水等资料,挑选主要影响潮州市早稻产量的气象因子,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构建了潮州市早稻产量模型,并通过验证分析发现模型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性良好;选定CMIP3对未来不同排放情景下做出的三种气候预估,结果表明:潮州市在21世纪总体预估是有显著变暖变湿趋势;将对未来气候预估得到的相关数据带入早稻产量模型发现在三种排放情景的下降趋势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在低排放的B1情景下潮州市早稻单产的降幅最小。

  • 标签: 早稻产量 气候变化 气候预估 潮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