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2 个结果
  • 简介:森林是地球上重要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非常丰富,而且是人类赖以生存基础。采用直接市场法、成本法、替代工程法、碳税法方法,对江西省赣江源自然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赣江源自然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75.59-760.05)亿元,其中,林产品价值为0.02亿元,森林休闲游憩价值为2.08亿元,森林涵养水源价值为(1.40-675.00)亿元,森林土壤保持价值为49.56亿元,森林C02固定价值为(7.23-26.19)亿元,森林02释放价值为(7.20-15.30)亿元。可以看出,林产品价值和森林休闲游憩价值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中所占比例较小,表明赣江源自然保护可开发利用功能价值潜力巨大。赣江源自然保护作为赣江流域源头,对整个流域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因此,应该建立源头生态补偿机制,加强自然保护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维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完整性,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 标签: 赣江源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态系统 功能价值
  • 简介:黄刺蛾是新疆重要入侵检疫性害虫之一。为明确其检疫性,运用GARP生态位模型,预测黄刺蛾在新疆潜在地理分布。结果表明:新疆存在一分地区适宜黄刺蛾生存区域,主要位于环塔里木盆地地区,吐鲁番盆地、伊犁地区、阿勒泰地区、乌鲁木齐及昌吉州地区。建议应加强监测,防止其扩散。

  • 标签: 黄刺蛾 GARP 适生区 新疆
  • 简介:本文根据6个方面的调查和试验结果分析,认为杂交水稻推广后稻粒黑粉病发生格局出现变化已引起了主要侵染源变更,在杂交水稻种子(包括不育系种子)内病粒中越冬厚垣孢子已成为来年稻粒黑粉病主要侵染源,在土壤表面越冬厚垣孢子则退居其次。

  • 标签: 杂交水稻 稻粒黑粉病 侵染源 越冬场所 厚垣孢子
  • 简介:对抚州市主要植烟进行虫害普查,共鉴定出12目53科82个种,包括69种害虫及13种天敌。其中斜纹夜蛾、烟青虫、斑须蝽、烟蚜为抚州烟主要害虫;水花生叶甲、长须梭长蝽、黄伊缘蝽、黑额光叶甲4种昆虫具有潜在危害性;且调查发现抚州烟常见害虫天敌种类有烟蚜茧蜂、黑带食蚜蝇、龟纹瓢虫。

  • 标签: 抚州 烤烟 害虫 天敌
  • 简介: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oryzophilus(Kuschel)]是我国植物检疫对象。采用Taylor幂法则及Iwao回归分析法对江西省双季稻早稻田稻水象甲越冬代成虫及晚稻田禾苗上取食斑分布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双季稻早稻田间成虫主要呈聚集分布,晚稻田间禾苗上新一代成虫取食斑也呈聚集分布。

  • 标签: 稻水象甲 水稻 空间分布型
  • 简介:分析曲江沙田柚各生育期气候条件,研究疏花疏果和人工授粉对沙田柚挂果率影响,确定沙田柚生长发育有利气象条件和不利因素,指出影响沙田柚座果率关键气象因子,并提出相应应对措施:1加强柚果采摘后果园管理;2做好疏花疏果及人工授粉工作;3提高管理水平;4建立完善灌溉系统。

  • 标签: 应用气象学 气候条件 沙田柚 曲江
  • 简介:分宜县是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新桔,近几年来,柑桔矢尖蚧在全县桔园普遍发生,危害日趋严重,导致局部成灾。据1989年4月间对37个柑桔园4,367亩168,062株柑桔树调查统计,有虫柑桔园25个,占67,58%;有虫面积716.5亩,占16.41%;有虫树10,970株,占6.53%;严重受害桔树达1,570株,占有虫株14.31%,占调查

  • 标签: 矢尖蚧 柑桔树 后期发展 锈壁虱 分宜县 施药次数
  • 简介:生态承载力是生态系统可持续承载,为区域环境管理与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地面高光谱与地上生物量对应测定,建立草原与湿地地面光谱生物量模型,从而进行草原湿地生态承载力界定。结果表明:2002—2010年9年间,巴音布鲁克草原湿地保护年产草量变化在2.496×10^8~3.123×10^8kg,平均值为2.885×10^8kg,最高年份出现在2006年,最低年份出现在2004年。生态承载力最高为475367羊单位,最低为378924羊单位。饲草利用率对草原湿地区生态承载力有直接影响。对生态承载力驱动分析表明,降水量变化对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产草量影响要大于温度。草原湿地生态承载力受到草地覆盖度、饲草利用率和气候因素影响。要从根本上提高草原湿地生态承载力,必须针对草地覆盖度、饲草利用率两个方面进行科学合理调控,以促进巴音布鲁克国家级自然保护可持续发展。

  • 标签: 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巴音布鲁克国家级高寒草原湿地保护区 生物量模型
  • 简介:武夷山自然保护共发现植绥螨3属24种,在海拔320m~1850m上都有分布,其种类和数量随着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少。

  • 标签: 江西武夷山 植绥螨 垂直分布
  • 简介:棉蚜是我县棉花主要害虫之一。常年失治田块卷叶株率达30%以上,严重时棉株皱缩枯死。重发棉田需用药1~3次。为了有效地防治棉蚜,避免过早过多用药,做到适时、适量用药,提高经济和生态效益,笔者近年来对棉花苗期蚜虫发生规律及测报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

  • 标签: 棉花苗期 卷叶 生态效益 失治 始盛期 始见期
  • 简介:建筑业发展使白蚁为了生存不断改变其生活方式,利用现代建筑特点从基础建筑、环境条件、钢混空架、排水设施、室内装饰、墙体装设、灯光设备、园林布局存在薄弱环节,寻找它们能够生存栖息地方,达到它们繁殖侵害目的。对此,我钔相应地提出八方面的防治意见。

  • 标签: 现代建筑 白蚁 防治研究
  • 简介:江西稻螟种群经历了三个明显演变阶段,即:(1)由以二化螟为主演变成以三比螟为主;(2)由三化螟为主演变成南部稻以三化螟为主,中、北部稻以二化螟为主;(3)二化螟基本稳定,三化螟明显回升。第一次演变主导因素是水稻栽培制度变革和矮秆品种推广,第二次演变主要是水稻品种更替所致,特别是杂交水稻大面积推广。1990年以来三化螟明显回升主要原因是越冬有效虫源田面积扩大,桥梁田面积增加,杂交早稻推广以及防治因素。今后水稻螟虫防治对策:(1)抓住螟虫越冬薄弱环节,搞好冬季治虫;(2)全面推行秧田打送嫁药;(3)调整药剂防治策略,重点抓好各代防治对象田防治;(4)搞好田间调查,准确预报防治适期;(5)改进防治技术。一是要选择药效期较长、有内吸传导作用药剂,并不断试验筛选和推广新型药剂。二是要提高施药质量。三是根据螟虫发生轻重和农药药效期长短,确定防治次数。

  • 标签: 稻螟 演变 防治对策
  • 简介:达尔文提出建立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主题之上自然选择理论之后,又提出了物种进化第二种选择——性选择:雄性为获得交配权而互相竞争,竞争结果是失败者并不像自然选择中那样是死亡,而是失败者因没有获得交配而不能产生后代。如今,性选择理论已历时150年,随着无数科学家努力及大量研究开展,性选择理论已经得到了巨大地拓展和丰富,成为进化生物学领域里最活跃研究主题。由于昆虫生物多样性,性选择研究在昆虫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有些进一步丰富和拓展达尔文性选择学说和物种进化理论。以昆虫特有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习惯性状性选择为基础,以分析昆虫性选择模式和机制为目标,从不同时期性选择表现形式、不同影响因素造成性选择,对昆虫性选择加以综合阐述。

  • 标签: 昆虫 性选择 择偶 精子竞争 交配后选择
  • 简介:在昆虫世界中,由于长期相互竞争和淘汰,现存种类逐渐形成可以抵御不良环境,使自身能更好地生长和生存下去生物学特性,群集性就是其中一环。为了对群集性问题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笔者陆续收集了这方面的有关资料,并对部分种类群集性表现形式,作了观察和调查,现将其扼要地归纳如下。一、群集性类型划分群集性似可分为昆虫活动期群体和静止期群集二大类型.(一)活动期群集昆虫在活动季节可按虫态不同而划分为幼虫期(含若虫)群

  • 标签: 群集性 幼虫期 静止期 成虫期 生物学特性 虫态
  • 简介:由茎枯病菌(PhomaasponaqiSacc)侵染芦笋幼茎、嫩梢而造成危害,在全国各芦笋产地都有了报道。在防治技术上,以清除病残株,集中一段时间留母茎结合化学药剂保护法,在生产上进行应用,起到有效防病作用,并得到暂时控制病害之目的。原则上,病害防治提倡预防为主,即在

  • 标签: 茎枯病 病害防治 子器 菌丝体生长 PHOMA 幼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