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4 个结果
  • 简介:针对白补药(SalviascapiformisHance)病害发生现状,采用林间调查法和组织分离法对病害进行调研,结合形态学鉴定方法对致病病原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病原菌为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其导致真菌病害为白补药炭疽病。

  • 标签: 白补药 胶孢炭疽菌 炭疽病
  • 简介:稻瘟病发病程度在年际间常呈一定周期规律,如若能根据历年发病资料,找出发病周期性,从而作出长期趋势预测,对于稻瘟病综合防治,提高经济效益,无凝是重要。本文采用逐次方差分析周期外法,对婺源县稻瘟病发病程度进行长期趋势

  • 标签: 发病程度 方差分析 发病资料 婺源 外推法 超长期预报
  • 简介:柑桔溜虫(Agrilussp)主要以幼虫为害柑桔枝条,萍乡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柑桔枝条木质部中越冬。翌年4月上旬开始化蛹;5月上旬开始羽化,中旬末开始出洞。出洞1—2天即交配产卵,6月上旬开始孵化并可见幼虫为害。化防掌握成虫出洞前用40%水胺硫磷乳剂500倍或25%甲胺磷乳油400倍,掺入黄泥调成稀糊状涂刷枝干为害部,效果达90%。

  • 标签: 交配产卵 出洞 稀糊状 越冬幼虫 成虫体 虫道
  • 简介:2014-2017年,对龙海市浮宫镇蜡彩蛾(ChalinlarminatiHevlaerts)发生为害情况、形态特征、生活史和天敌情况等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蜡彩福建省龙海市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囊中越冬。野外调查结果发现,该虫主要危害香樟、洋蒲桃、树葡萄和脆桃等树木,而对荔枝、龙眼和金煌芒果等危害较轻。试验中偶然发现了蜡彩蛾寄生天敌——绒茧蜂,该蜂成虫羽化期和蜡彩蛾羽化期基本吻合,且对蜡彩蛾幼虫寄生率较高,对抑制害虫大发生,具良好控制作用。

  • 标签: 蜡彩袋蛾 生物学 生态学 绒茧蜂
  • 简介:从山东省采集750份土样中分离出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57株,这些菌株晶体形态主要有菱形、圆形等。以夜蛾科害虫粘虫和甜菜夜蛾初孵幼虫为试虫,通过生测筛选出一株高毒力菌株QCL-1。菌株QCL-1对甜菜夜蛾毒力显著高于标准菌株HD-1,对粘虫毒力与HD-1相当。

  • 标签: 苏云金芽孢杆菌 菌株分离 生物测定
  • 简介:采用梯度稀释法从土壤中分离出放线菌G5。该菌株对苹果轮纹病菌、油菜菌核病菌等多种农业致病真菌有很强抑制作用。用16SrDNA序列分析法对G5进行序列分析,该菌株16SrDNA序列与链霉菌属13个放线菌同源性为99%。用传统细菌学方法对G5菌株进行鉴定,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与链霉菌特征和特性相一致,表明该菌株属于链霉菌。

  • 标签: 拮抗作用 放线菌 鉴定 分离 链霉菌
  • 简介:介绍山苍子油提取方法与主要成分柠檬醛分离方法,阐述山苍子油及柠檬醛抑菌、抗氧化作用等活性研究现状;并对柠檬醛抗菌作用机制进行总结分析,为植物源抗菌剂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山苍子油 柠檬醛 提取分离 抑菌活性 抑菌机制
  • 简介:从患病胭脂鱼(Myxocyprinusasiaticus)幼鱼内脏中分离到一株细菌(YFYZY-001),ATBExpression型微生物鉴定系统显示:该菌株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16SrDNA分析得到1条长度为1453bp核苷酸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KF242091);Blast分析显示:该分离株与嗜水气单胞菌同源性达99%,系统发育树上与A.hydrophila聚为一支。鉴定结果确认:菌株YFYZY-001为嗜水气单胞菌。人工回归感染试验和毒力因子检验表明分离嗜水气单胞具有强毒力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22种抗菌药物中链霉素等15种药物敏感。

  • 标签: 胭脂鱼 嗜水气单胞菌 分离鉴定 药物敏感性 毒力因子
  • 简介:从毛竹林土壤中分离得到9株木霉菌株,采用平板对峙法评估了9株木霉菌对4种柑橘产后病害病原菌抑制效果,并利用ITS及rpb2基因序列分析鉴定木霉菌株。结果发现:(1)9株木霉对柑橘青霉病菌具有较好抑制效果,对峙培养7d抑制率均达到100%;9株木霉对其它3种柑橘产后病害抑制率不同,其中菌株T2对柑橘黑腐病抑菌效果最好,抑制率达8584%;菌株T3和T8对柑橘酸腐病菌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达100%;菌株T3、T5和T6对柑橘绿霉病菌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达80%。(2)共鉴定木霉菌3种,其中哈茨木霉(Trichodermaharzianum)6株(T1、T3、T5、T7、T8和T9),为优势种;绿木霉(Trichodermaviride)2株(T2和T4);绿色木霉(Trichodermavirens)1株(T6)。

  • 标签: 生物防治 木霉菌 拮抗 柑橘采后病害
  • 简介: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土地过于分散,一家一户种田,农民素质差异大,集体"统"功能减弱,给水稻植保工作带来一些困难。一是稻田分散难隔离。田地分散,往往一亩水田里要种植一季或二季不同品种水稻、油菜、红花、三麦等作物,客观上某些杂食性害虫和专一性不强病菌

  • 标签: 植保工作 功能减弱 家庭承包 素质差异 植物医院 种田能手
  • 简介:前期通过筛选对柑橘采病原菌——意大利青霉和指状青霉菌有抑菌作用中草药,发现五指毛桃果乙醇提取物具有很好抑菌活性。为进一步研究其抑菌活性成分,对五指毛桃果中抑菌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釆用生物活性追踪方式,以牛津杯法测定提取物抑菌活性来指导下一步分离纯化。依次采用大孔树脂柱、SephadexLH-20凝胶柱和ODS柱层析分离得到3个单体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谱(NMR)和质谱(MS)波谱数据分析,对3个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经鉴定他们分别为乔松素-7-O-β-D-葡萄糖苷(1)、柚素-7-O-β-D-葡萄糖苷(2)和圣草酚-7-O-β-D-葡萄糖苷(3)。化合物1具有很好抑菌活性,为五指毛桃果主要抑菌活性成分。

  • 标签: 五指毛桃果 意大利青霉 指状青霉 活性成分
  • 简介:贡柑和砂糖橘是广东西江流域主要栽培名优特色水果,但采收贮藏中病害严重,容易腐烂变质。对这2个柑橘品种果实采贮藏中病症进行较系统观察,并分离、纯化和显微分析了腐烂果实上优势菌株。根据发病症状、过程和对菌丝形态特征镜检结果,广东肇庆这2个主栽柑橘品种果实采后主要致病菌为青霉属真菌,分别是意大利青霉菌(PenicilliumitalicumWehmer)和指状青霉菌(P.digitatum(pers.exFr.)sacc.),分别导致砂糖橘青霉病和贡柑绿霉病。

  • 标签: 砂糖橘 贡柑 果实 采后病害 致病菌
  • 简介: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天然芳樟醇和柠檬醛对柑橘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辣椒疫病菌(Phytophthoracapsici)、胡萝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和柑橘褐色蒂腐病菌(Diaporthecitri)4种果蔬采致病菌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天然芳樟醇和柠檬醛对4种供试病原菌菌丝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天然芳樟醇对上述4种采致病菌EC50依次为1.2038、3.5027、7.4179和19.5942mg/mL,而天然柠檬醛EC50分别为4.9381、8.3585、22.8382和104.2514mg/mL。综上所述,天然芳樟醇和天然柠檬醛均对柑橘炭疽病菌抑菌活性最强,而对柑橘褐色蒂腐病菌抑菌效果最弱。

  • 标签: 芳樟醇 柠檬醛 采后致病菌 抑菌活性
  • 简介:对受松突圆蚧不同程度危害马尾松家系主要次生物质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高抗马尾松家系(330、386、318、465)针叶黄酮、单宁及总酚含量显著高于高感马尾松家系(439、469、458),不同抗性马尾松家系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还表明,不同抗性马尾松家系,其受害,针叶中主要次生物质黄酮、单宁及总酚含量与未受害相比,均呈增加趋势,但增加幅度差异较大;高抗马尾松家系(330、386、318、465)主要次生物质含量增加幅度达100%以上,极显著高于高感马尾松家系。说明针叶中主要次生物质含量高低与马尾松家系抗虫性有一定关系。

  • 标签: 松突圆蚧 马尾松家系 抗性 次生物质
  • 简介:选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体外抑菌效果较好中草药,单味相加组成复方一,然后复方一基础上,遵循中药组方原则"君、臣、佐、使",并结合中医治疗乳房炎所采取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等方法,添加多味中草药组成复方二。两个复方对患有临床型乳房炎奶山羊分组试验,煎取中药原液灌服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复方二疗效明显优于复方一,这说明中药复方对疾病治疗效果不是体外简单抑菌作用结果。

  • 标签: 中药复方 乳房炎 奶山羊
  • 简介:黄刺蛾是新疆重要入侵检疫性害虫之一。为明确其检疫性,运用GARP生态位模型,预测黄刺蛾新疆潜在地理分布。结果表明:新疆存在一部分地区适宜黄刺蛾生存区域,主要位于环塔里木盆地地区,吐鲁番盆地、伊犁地区、阿勒泰地区、乌鲁木齐及昌吉州地区。建议应加强监测,防止其扩散。

  • 标签: 黄刺蛾 GARP 适生区 新疆
  • 简介:增产菌用于桑蚕生产,是个新课题,为了探明桑、蚕及制种上增产效应,省植保站与省蚕茶所于1992年4~6月联合在蚕茶所蚕桑研究室较系统地进行了该项目试验研究。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 标签: 桑蚕生产 蚕茶 试验结果 茧层率 增产效应 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