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阿·茚虫威水分散粒剂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药效随着用药量的增加而极显著上升,药后9d、16d、25d450g/hm^2的处理对稻纵卷叶螟的综合防效分别为87.5%、95.2%、83.5%,与对照药剂10%阿·氟酰胺悬浮剂450mL/hm^2的处理防效相当,未达极显著差异。试验药剂综合表现为速效性较好、持效期较长,安全性好,因此在当前生产上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 标签: 10%阿维·茚虫威水分散粒剂 稻纵卷叶螟 防效 安全性
  • 简介:(四)植病流行的系统观一、什么是系统系统是由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处在限定边界的若干要素或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与外界环境发生输入和输出的关系。任何系统都具有个基本的特

  • 标签: 流行学 寄主植物 曲线斜率 接种量 接种体 协生作用
  • 简介:为了有效防治西兰花根肿病、根腐病、根结线虫病等根部病害,提升西兰花的产量和品质,采用灌根法进行几种药剂混防治西兰花根部病害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8%精甲霜锰锌WG500倍+3.2%阿维菌素EC1000倍+微补精力600倍+微补根力钙600倍对西兰花根部病害具有较好的综合防治效果,其中连续2次灌根后50d的校正防效达82.1%,分别比68%精甲霜锰锌WG500倍+3.2%阿维菌素EC1000倍、5%石灰氮GR1200kg/hm2高出5.6%、21.3%,持效期较长,安全性好,因此可以在生产上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西兰花根部病害 灌根法 持效期 安全性
  • 简介:(六)植病流行的时间动态植病流行的时间动态是流行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它在理论上和应用上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时间动态主要研究病害流行速度及其变化规律。一、流行的类型及其防治策略1.流行速度潜能和类型不同病害的流行速度不同,有的差异很大。据报道,在最适的条件下,一个生长季中病害数量增长倍数

  • 标签: 流行学 流行速度 时间动态 中心课题 菌量 小麦条锈病
  • 简介:化螟虫口密度调查采用的是人工剥查,这种方法工作量大、费时、费力。1992年,我们试行用水浸法调查虫口密度。通过试用认为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现将方法介绍如下。水浸法是将拔来的枯心苗浸入清水中,定时观察化螟幼虫爬出的数量及龄期。其具体做法是:将田间拔来的枯心苗浸入大缸或大桶内,用清水浸没稻秆,使其稻叶浮在水

  • 标签: 枯心苗 虫口密度 水浸法 稻秆 定时观察 残留情况
  • 简介:本试验筛选的两种复剂,在水稻直播田中使用,能有效地防除各种杂草,总草防效为81.1~90.5%。且对直播稻安全,水稻增产15.3~24.9%。可示范应用。

  • 标签: 除草剂 复混肥 复配 直播稻田 杂草防效
  • 简介:(五)虫虻亚科Asilinae属检索表1.触角芒简单(图88);后足基节后区膜质……6触角芒羽状(图89);后足基节后区骨化……22.触角第3节短,几乎与第1或第2节等长,节芒长,羽状毛1列或2列……3

  • 标签: 食虫虻科 触角芒 检索表 触角节 虫蛇 产卵器
  • 简介:一、品种七十年代中期以来,杂交水稻的普遍推广,由于叶鞘组织厚,茎髓腔空隙大,营养条件足,稻螟的虫口数量,在各地一时猛增。然而在实践工作中,杂交水稻的螟害损失,不仅低干同期的常规水稻。而且不同的更多还原

  • 标签: 常规水稻 虫口数量 剑叶 虫口密度 杂交组合 杂交晚稻
  • 简介:本文是在化螟Chilosuppressalis(Walker)田间种群生命表(1982~83年)的基础上,利用1~4代各虫期卵、幼虫(一、龄,、四龄,五、六龄),蛹、成虫的存活率,繁殖力组成射影矩阵,与初始虫量(Ni)进行矩阵乘法运算,预测下一个虫期的数量(Ni+1),同时结合运用网络模型图解法,直观地揭示化螟的数最变化的全过程,从而,更有利于对它进行监察和综合治理。

  • 标签: 种群生命表 CHILO 虫量 虫期 射影矩阵 矩阵代数
  • 简介:采用聚集指标法测得防治适期化螟枯鞘株的田间分布型属于聚集分布,经频次分布检验,基本符合核心分却和嵌纹分布。五种抽样方法田间取样对比结果表明:Z字形样行式和分行取样式比五点、单对角线、棋盘式取样误差率小。

  • 标签: 二化螟 枯鞘株 分布型
  • 简介:关于水稻化螟为害后的补偿能力,国内外已有一些研究报道。这些报道指出,水稻受化螟为害后的补偿能力依地区、品种和施肥水平的不同而变。为明确我省大面积种植的几个主要水稻品种(或杂交稻组合)对化螟为害的补偿能力,

  • 标签: 水稻分蘖期 补偿能力 杂交稻组合 杂交早稻 补偿率 防治指标
  • 简介:1984年以前,我站一代甘蔗点螟发生期预报,主要是通过剥查发育进度来进行预测预报。但由于越冬代点螟有向上位移化蛹的习性,而剥查有较大的难度,极易漏查,处在蔗蔸底部的极大多数是幼虫,加上受虫源田及化蛹至羽化期间的气温影响也较大,

  • 标签: 甘蔗二点螟 性诱剂 越冬代 羽化期 诱芯 预测预报
  • 简介:根据永修县植保站简要分析了永修县化螟趋重发生的原因与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化螟的防治策略。应针对化螟种群不断积累,迅速回升和化螟抗药性已显著增强的特点,进行翻耕灭茬,减少虫源基数;做好预测预报,推广科学防虫;调整种植结构,减少插花稻田;推行综合治理,平衡生态条件。

  • 标签: 二化螟 发生原因 防治对策 永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