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奶粉中L-羟脯氨酸的含量。通过对奶粉中的L-羟脯氨酸含量进行重复性测试后,建立其过程不确定评价的数学模型,对检测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进行了分类和量化,较为全面地评价了各个不确定的分量,并提出该方法的不确定评定结果,为评价L-羟脯氨酸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技术依据。

  • 标签: L-羟脯氨酸 分光光度法 不确定度
  • 简介:建立中性纤维素酶活力测定的标准不确定评定的数学模型,通过分析并合成标准不确定的各分量,根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评定与表示报告扩展不确定结果。采用还原糖法测定中性纤维素酶活力,对建立的数学模型逐层展开了分析,并采用最小二乘法评定标准曲线的不确定。结果表明,测定本方法所用的样品扩展不确定为:U=40.8U/g,k=1.960。该评定方法客观、有效,在实验室的检测工作中可提供参考。

  • 标签: 中性纤维素酶活力 还原糖法 不确定度 评定
  • 简介:以津鲜1号普通玉米、津甜玉米、津白糯糯玉米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采收成熟(乳熟期和成熟期)的鲜玉米在0-1℃贮藏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糖、蔗糖、淀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采收成熟对玉米的贮藏品质影响较大.乳熟期采收的嫩玉米比成熟期采收的玉米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高,淀粉含量低,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小,贮藏品质好,并可延长贮藏时间。因此,鲜食玉米应选择乳熟期采收的嫩玉米进行贮藏。

  • 标签: 玉米 采收成熟度 贮藏 碳水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