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0 个结果
  • 简介:根据刺五鲨烯合酶基因2(squalenesynthase,SS2鲨烯环氧酶基因1(squaleneepoxidase,SE1DNA序列,通过Southern杂交qRT-PCR法确定SS2SE1拷贝数。actin为内参照基因,利用qRT-PCR法分光光度法确定不同SS2SE1拷贝数下基因表达量皂苷含量。结果表明,刺五SS2存在12拷贝,SE1存在123拷贝类型及其相互组合6种拷贝数组合基因型。刺五SS2SE1表达量皂苷含量均随拷贝数增加而显著提高(p〈0.05),两者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SS2SE1每增加1个拷贝可使皂苷含量分别提高0.570.42倍。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刺五皂苷含量差异形成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刺五加 鲨烯合酶 鲨烯环氧酶 拷贝数 皂苷
  • 简介:橡胶树起源热带雨林,低温敏感。在中国橡胶树(Heveabrasiliensis)种植受到严重低温胁迫影响,而CBF/DREB1(C-repeatbindingfactor/dehydrationresponsiveelementbindingfactor1)是低温信号通路中重要转录因子,但目前橡胶树中仅克隆到HbCBF1。本研究从橡胶树中克隆出两个新CBF家族基因HbCBF2HbCBF3。经测序,HbCBF2HbCBF3分别编码了234个242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HbCBF2HbCBF3均含有CBF家族特有两个短肽序列包括一个保守DNA结合结构域NLS簇。通过构建进化树发现HbCBF2、HbCBF3HbCBF1以及拟南芥中CBF序列同源性很高。将HbCBF2HbCBF3构建到pGEX4T-1原核表达载体上,在Transetta(DE3)中进行表达。SDS-PAGE电泳检测它们蛋白质表达量为51.8kD53kD,预期一致。蛋白诱导条件进行优化,构建融合表达质粒pGEX4T-1-CBF2pGEX4T-1-CBF3,在28℃、IPTG浓度为0.4mmol/L情况下表达量最佳。实验为纯化蛋白研究HbCBF2HbCBF3在橡胶树中功能提供理论帮助。

  • 标签: 巴西橡胶树 CBF 原核表达
  • 简介:大豆花叶病毒SMV抗性遗传研究一直是大豆抗病遗传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哈91R3—301×黑农41组合构建了遗传群体,其F2分离单株SSR标记基因型基本符合121比例,说明这个群体没有偏分离。根据F3株系病情指数分布推测SMV3F2成株抗性似乎由多基因控制。根据SSR分子标记基因型F23株系SMV3抗病性表型结果连锁分析,推测Satt296是大豆花叶病毒(SMV)3号株系抗性主基因连锁分子标记,应用Joinmap作图软件将该标记定位在D1b连锁群上,这一结果与部分文献报道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获得抗性基因连锁分子标记在其他RIL群体中验证得到了初步证实,推测定位在D1b连锁群上抗性座位可能是控制SMV3主基因之一,该标记可望应用于大豆抗SMV3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标签: 大豆 大豆花叶病毒 SMV3抗性遗传 SSR标记
  • 简介:pCAMBIA1305.2做载体,构建含有甘菊(Dendranthemalavandulifolium)DIBADH1基因(登录号:DQ011151)启动子DBP12(登录号:DQ497621)质粒pCHW-2。利用叶盘转化法,通过农杆菌EHA105菌株介导,将重组质粒导入烟草叶片。采用GUS组织活性检测法鉴定烟草转基因植株,结果表明:船8J2启动子驱动GUS基因表达无组织特异性。对转基因植株进行NaCl、ABA、SA处理,GUS荧光测定发现:100μmol/LABA胁迫处理24h400mmol/LNaCl胁迫处理48h,转pCHW-2烟草植株叶片中GUS酶活性均有大幅度提高。该结果表明:DlBADH1基因启动子DBP12是一个诱导型启动子。这一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甘菊中BADH基因调控表达机理提供了参考。

  • 标签: DBP12启动子 转基因烟草 ABA SA NACL GUS活性
  • 简介:干旱应答元件结合蛋白(dehydrationresponsiveelementbindingprotein,DREB),在植物应对干旱、盐碱低温胁迫反应中起非常重要调控作用。利用已知甘蔗栽培种DREB2转录因子序列,设计引物,按照同源克隆方法,获得了2个割手密DREB2基因组DNA序列,分别命名为SsDREB2-aSsDREB2-f(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KU963272KU963277)。序列分析结果表明,SsDREB2-a基因序列全长为1578bp,SsDREB2-f基因序列全长为1729bp,2个基因均包含1个内含子2个外显子。SsDREB2-aSsDREB2-f基因cDNA序列全长分别为824bp971bp,均编码262个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显示,2个基因序列相似性为96.6%,编码蛋白相似性为98.9%,存在3个氨基酸变异位点。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割手密DREB2转录因子高粱、牛鞭草、斑茅、玉米等植物DREB2转录因子同源关系最近。基因获得为下一步了解DREB2基因表达割手密抵御非生物胁迫能力之间关系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割手密 DREB2 基因克隆 比较分析
  • 简介:本研究6个巨桉无性系GL1苗木为试验材料,外源施加赤霉素到巨桉茎部,通过组织化学分析其木质部发育影响。外施GA3浓度在1.0-10.0mg/L时能够显著促进桉树茎伸长,外施1.0mg/LGA3时,新生木质部中纤维细胞数量显著增加,而纤维细胞直径没有变化,组织化学分析表明木质部细胞增加主要是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纤维细胞数量方式,新生木质部导管分子数量直径并没有显著增加。同时GA3处理会引起新生木质部中S-木质素G-木质素含量降低,且GA3并不能显著促进巨桉新生木质部细胞中纤维细胞导管分子伸长。这些研究说明赤霉素通过调控细胞分裂次生细胞壁成分合成来调控巨桉次生木质部发育。

  • 标签: 赤霉素 巨桉 木质部 纤维细胞 导管分子
  • 简介:为探索菜甘薯抗寒机理,‘宁菜3号’、‘CH-2’、‘福薯18’、‘福薯10号’4个菜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温室越冬人工气候室模拟低温胁迫方法,甘薯抗寒性POD、S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受低温胁迫后,‘宁菜3号’、‘CH-2POD活性增加速度快、活性强、酶活力持久,SOD活性高,S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幅度相对较小。在低温胁迫后,POD、SOD活性变化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不同可能是引起菜甘薯抗寒性差异原因之一。本研究甘薯栽培品种选择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为进一步探索菜甘薯抗寒机理提供参考。

  • 标签: 菜用甘薯 越冬存活率 低温胁迫 POD活性 SOD活性
  • 简介:《基因组学应用生物学》,期刊曾用名《广西农业大学学报》、《广西农业生物科学》,创刊于1982。从2009开始,《广西农业生物科学》更名为《基因组学应用生物学》,已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版(即第六版)之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中国期刊方阵",先后被国际知名检索系统——英国国际农业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美国《化学文摘》(CA:JYYSAZ)、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CSA:NS)、英国《动物学记录》(ZR)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收录。

  • 标签: 应用生物学 基因组学 中国期刊方阵 《动物学记录》 广西农业大学 农业科学类
  • 简介:《基因组学应用生物学》,期刊曾用名《广西农业大学学报》、《广西农业生物科学》,创刊于1982。从2009开始,《广西农业生物科学》更名为《基因组学应用生物学》,已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版(即第六版)之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中国期刊方阵",先后被国际知名检索系统——英国国际农业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美国《化学文摘》(CA:JYYSAZ)、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CSA:NS)、英国《动物学记录》(ZR)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收录。

  • 标签: 应用生物学 基因组学 中国期刊方阵 《动物学记录》 广西农业大学 农业科学类
  • 简介:解析穗粒数、小穗数粒重及其QTLs间遗传关联,有利于大麦穗发育遗传标记辅助选择研究。本研究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了25份试验材料小穗数、千粒重穗粒数表型差异,以及不同性状及其QTLs间遗传关联性。结果表明小穗数等3个性状具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育种品种小穗数穗粒数地方品种没有明显差异,大多数育成品种千粒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地方品种,二棱大麦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没有显著差异,但六棱大麦具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小穗数穗粒数极显著正相关,偏相关系数为0.835;在试验材料中共检测到4个小穗数QTLs、6个穗粒数QTL6个千粒重遗QTLs,16个QTLs分别位于1H、2H4H等6条染色体上,其中QSn-4HS等8个QTLs具有增效作用、其余QTLs具有减效作用。标记HVM40-258bp连锁QTL小穗数穗粒数具有一因多效特性性。小穗数等3个穗部性状分别受遗传效应不同QTLs控制,QTL多效性导致了小穗数穗粒数关联遗传。

  • 标签: 大麦品种(或品系) 穗部性状差异 SSR标记 关联分析 QTLs检测
  • 简介:影响因子(hnpactfactor),是指某期刊前两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传统期刊评价指标,尽管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值,但其意义在于克服期刊由于历史长短、载文量多少带来偏差。一般说来,影响因子越大,期刊整体学术影响力也越大。

  • 标签: 科技期刊 影响因子 分子植物育种 学术影响力 评价指标 统计值
  • 简介:查尔酮合成酶(chalconesynthas,CHS)是黄酮类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途径中一个关键酶。为了解CHS花青素含量相关性,本研究根据转录组数据,利用RT—PCR技术在甘薯中克隆了一个CHS基因(IbCHS1),并其表达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IbCHS1基因cDNA长1556bp,包含1个1167bp开放阅读框,编码388个氨基酸。IbCHS1蛋白具有典型植物CHS结构特征,其他植物中类似蛋白具有很高同源性。表达分析显示,IbCHS1主要在紫肉甘薯中表达,其表达水平不同品种甘薯中花青素含量正相关

  • 标签: 甘薯 查尔酮合成酶 花青素 基因表达
  • 简介: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longchainacyl-CoAsynthetase,LACS)是油脂代谢重要催化酶。本研究采用RT-PCR技术,从花生(ArachishypogaeaL.)克隆到LACS1(GenBank登录号:KT932703),分析了该基因结构组成,预测编码氨基酸与其他植物同源性,采用实时Real-TimePCR技术LACS1组织表达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花生LACS1基因全长2219bp,包含1992bpORF,编码663个氨基酸,有22个外显子21个内含子。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花生LACS1有真核生物酰基辅酶A合成酶保守结构域,并含有保守激活位点绑定位点。同源性分析发现花生LACS1大豆、野生大豆、鹰嘴豆、绿豆、甜橙等15种物种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68%~86%之间,进化树分析显示,花生LACS1鹰嘴豆等豆科植物亲缘较近。实时荧光PCR分析表明,花生LACS1在花生根、茎、叶、针、仁和花等组织均有表达,但差异明显,其中花表达量最高,表达量大小顺序为花>针>叶>茎>根>仁,地上组织表达量高于地下组织。花生LACS1可能参与花生角质层脂质合成。本研究结果为揭示植物脂肪酸代谢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花生 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 组织表达 油脂
  • 简介:葡萄浆果颜色是由花色素苷量来决定,UFGT控制花色素苷合成,Myb相关基因通过时空表达调节UFGT,从而使花色素苷在葡萄发育不同阶段不同部位表达。不同葡萄品种调节花色素苷合成强度模式差异造成了有色葡萄品种果皮有多种颜色,白色葡萄品种果皮是由于没有花色素苷合成。Myb相关基因家族主要有八个成员,其中MybA三个种类VlmybA1-1,VlmybA1-2VlmybA2以及MybB两个种类VlmybB1-1VlmybB1-2得到了较深入研究。

  • 标签: 葡萄 花色素苷 MYB UFGT 色素形成
  • 简介:DREB类转录因子是一类植物中特有的,在非生物逆境胁迫中起重要作用调控因子。本研究割手密为材料,采用同源基因克隆方法克隆获得2个DREB2类转录因子基因SsDREB2-1SsDREB2-2(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KU963264KU963265)。序列分析表明,这2个基因长度分别为814bp709bp,分别编码262227个氨基酸;预测其蛋白质分子量分别为28.66kD24.95kD,等电点(PI)分别为5.426.47。氨基酸亲水/疏水性分析表明,这2个转录因子属于亲水性蛋白。多序列比对分析表明,两基因序列相似性为98.7%。原核表达分析表明,这2个基因编码区能正常表达出目的蛋白,说明得到2个基因为功能基因而非假基因。

  • 标签: 割手密 DREB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