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以阿蒂擎天凤梨乙烯处理和不处理植株为材料建立抑制性差减杂交文库中,筛选到一个被乙烯诱导并与已知植物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同源cDNA片段,通过RACE技术得到该基因全长eDNA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可能属于thioredoxin-1ikesuperfamily和GSTC_familysuperfamily两个超家族中成员。利用半定量RT—PCR检测该基因表达量在乙烯处理后先会在1h显著升高,然后随时间逐步降低,说明乙烯作为一种逆境胁迫相关激素,可在短时间内诱导凤梨中GST表达。推测其在受到外源乙烯信号诱导后,一方面可能参与了植物体内解毒作用,另一方面可能参与了花青素合成调控和运输。本实验中GST作为观赏凤梨中一个新发现GSTs家族成员,对于研究热带花卉中GSTs家族特点和提高其抗逆性和品质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 标签: 谷胱甘肽-S-转移酶 阿蒂擎天凤梨 乙烯 表达分析
  • 简介:FLOWERINGLOCUSD(FLD)是植物自主开花途径花发育基因,在植物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本研究利用同源基因克隆法结合RACE技术克隆了蜻蜒凤梨似echme口触ciat曲花发育基因FLD类似基因AfFLD。序列分析比对表明,AfFLD所推测氨基酸序列包含有LSDl-LIKE亚家族两个高度保守结构域:SWIRM结构域和胺氧化酶结构域,该蛋白与玉米、拟南芥FLD蛋白同源性分别为72%3N73%。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分析了乙烯处理不同时间FLD基因表达模式,结果表明乙烯处理不同时间各组中,处理后1d时FLD表达量达到最高值,其中表达量最高为0h2.5倍。本结果为开花自主途径中相关基因对乙烯处理后响应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蜻蜓凤梨 乙烯处理 FLD 自主途径
  • 简介:本研究构建了含有耐草甘膦基因G2-epsps和R79-epsps双价植物表达载体pCMG2R79-EPSPS,以优良玉米自交系78599和综31幼胚为受体材料,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耐草甘膦双价基因G2R79-epsps转入玉米幼胚细胞,以期获得耐草甘膦性更高转基因玉米植株。目前已获得转基因再生玉米植株32株,经特异PCR检测表明其中7株植株转入了目标基因,阳性率达到21.9%。对得到阳性植株T1、T2代进行了跟踪检测,经田间喷施除草剂试验结果表明,获得了可耐草甘膦6%0玉米材料,即生产上草甘膦田间使用浓度3倍水平材料,为抗除草剂玉米新品种选育提供了较好基础材料。

  • 标签: 玉米幼胚 双价基因G2R79-epsps 遗传转化 草甘膦抗性 农杆菌介导
  • 简介:根据黄瓜基因组数据库中CsaO20719基因编码区全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扩增方法从黄瓜品种津研四号叶片中克隆得到寡肽转运蛋白基因(oligopeptidetransportergene,OPT)。基因编码区全长为2013bp。该基因编码蛋白由20种氨基酸组成,含有670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和理论等电点分别为73kD和8.65。预测由该基因转录寡肽转运蛋白为疏水蛋白,有14个连续疏水片断。预测该蛋白不存在信号肽,为非分泌蛋白,存在OPT家族保守结构域,亚细胞定位在细胞膜上,主要功能为参与转运和底物结合。同源性和进化树预测分析显示,OPT蛋白与毛果杨和蓖麻寡肽转运蛋白同源性分别达到了81%和79%,所转运底物除有寡肽外,还包含有金属离子-烟草胺螯合物等。qRT—PCR分析同一氮浓度处理OPT基因在不同部位表达结果显示,在无氮及低氮条件下,OPT基因在茎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叶和茎尖。在高氮条件下,OPT主要在茎尖和叶中表达量较高,其次为茎,说明OPT基因在氮胁迫下存在于植物各个部位,并主要集中在生长旺盛部位,为黄瓜生长提供所需能量。不同氮浓度下OPT在茎中表达分析结果显示,OPT基因在无氮及低氮下表达量增加,明显高于正常水平,并且随着氮浓度降低,OPT表达量增加,说明黄瓜OPT基因参与低氮胁迫应答反应,增强黄瓜耐低氮能力。

  • 标签: 黄瓜 寡肽转运蛋白基因(OPT) 克隆 低氮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简介:为探究大豆应答非致病菌(Bipolarismaydis)胁迫分子机制,将玉米小斑病菌接种于3周龄大豆苗。取48hpi大豆叶片以TCA/丙酮法提取蛋白质,利用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蛋白,串联质谱(MS+MS/MS)鉴定蛋白质再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进行蛋白质功能分析。结果显示:分离到大豆苗期叶片总蛋白点1300+15个,其中,差异表达(2倍以上,P值〈0.05)蛋白质点18个,除2个蛋白点未成功测序,其余16个差异蛋白点经GO分析可知,差异表达蛋白质功能主要涉及光合作用、胁迫应激和非寄主抗性响应,如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病程相关蛋白PR-10和细胞骨架结构相关蛋白profilin-2。同时,由测序结果推测:在非致病菌(玉米小斑病菌)胁迫下,大豆通过降低光合作用相关蛋白和能量代谢相关蛋白表达,来增强防御相关蛋白和非寄主抗性相关蛋白表达。

  • 标签: 大豆 应答 玉米小斑病菌 胁迫 双向电泳
  • 简介:本研究以云南小油菜为材料,克隆出乙酰辅酶A羧化酶BCCP亚基基因,并对克隆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云南小油菜BCCP基因含有6个外显子,编码258个氨基酸,有四个功能保守区,第四功能保守区是生物素化功能域,并且RT—PCR结果表明该基因是表达、有功能。云南小油菜BCCP亚基与甘蓝型油菜Bp4氨基酸序列相比较,有30个氨基酸发生变化;云南小油菜BCCP基因ORF与甘蓝型油菜Bp4mRNA同源性高达96%。

  • 标签: 云南小油菜 乙酰辅酶A羧化酶 BCCP亚基
  • 简介:类黄酮(Flavonoids)是植物体内一类重要次生代谢产物,它以结合态(黄酮苷)或自由态(黄酮苷元)形式存在于水果、蔬菜、豆类和茶叶等许多植物中,对植物生长发育有着重要调节作用。查尔酮合成酶(Chalconesynthase,CHS,EC2.3.1.74)是植物类黄酮合成途径第一个关键酶,在调控类黄酮生物合成以及类黄酮成分起着决定作用。本研究基于番茄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了查尔酮合成酶基因家族成员,分析其内含子一外显子结构特征、系统发育关系,序列结构保守性以及染色体上分布。研究表明:查尔酮合成酶(S1CHS)是含有8个成员多家族基因,蛋白质序列编码位于160(S1CHS05)~438(S1CHS08)个氨基酸之间;相似性在33.7%(S1CHS02和S1CHS06)~92.0%(S1CHS04和S1CHS07)之间,表明这些序列之间具有较高遗传多样性;此外,结构分析发现这些基因均含有较少内含子(0~2个);序列比对表明这些基因具有较高保守性;它们不均匀分布在番茄1、5、6、9和12号染色体上。该研究不仅有助于未来了解该基因家族进化起源提供参考,而且可为我们进一步分析该基因家族成员功能奠定基础。

  • 标签: 番茄 查尔酮合成酶 生物信息学 表达分析
  • 简介:霜霉菌是一种在十字花科作物中寄主范围很广专性寄生菌。本研究综合运用病菌形态学观察、病菌致病性测试和rDNA-ITS序列分析三种方法对北京地区大白菜和甘蓝寄生霜霉菌进行比较,以期发现二者进化关系。结果显示:两种病原菌在形态学上没有明显区别;但是对大白菜致病力具有显著差异:大白菜霜霉菌对大多数参试大白菜材料具有致病性,而甘蓝霜霉菌只是诱导大多数大白菜材料产生过敏反应,对个别易感大白菜材料具有较弱致病力;将rDNA—ITS序列提交至NCBI,大白菜和甘蓝霜霉菌rDNA—ITS序列登录号分别为JF975613和JF975614,序列比对发现二者序列一致性高达99.59%;利用19个十字花科霜霉病菌ITS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二者与寄生在甘蓝和甘蓝型油菜上霜霉菌以100%支持率聚在同一分支。

  • 标签: 大白菜 甘蓝 霜霉菌 致病性 RDNA-ITS
  • 简介:对青薯9号、大西洋、小白花和E1074种基因型马铃薯茎尖进行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并运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技术分析4种材料超低温保存前后DNA甲基化变异情况。结果表明:经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四个品种成活率分别为86.93%,/o、78.03%、71.57%和65.82%。成活率和再生率因基因型而异,且不同基因型之间差异显著。用MSAP技术分析超低温保存前后植株甲基化结果显示:用16对引物组合对4个品种进行扩增,平均扩增出493条带;与对照相比,4个品种基因组CCGG序列中有8.4%~14.3%DNA发生甲基化变化。经超低温保存后,去甲基化和甲基化都有发生,并以去甲基化变化为主要趋势。本文运用MSAP技术对马铃薯超低温保存前后植株进行胞嘧啶甲基化分析表明,使用MSAP检测超低温保存后再生植株DNA甲基化遗传变异非常有效。

  • 标签: 马铃薯 玻璃化法 超低温保存 DNA甲基化 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 遗传变异
  • 简介:本研究利用以0—153为父本和SGK9708为母本构建196个陆地棉重组自交系(F6:8)为材料对棉籽油分含量和蛋白质含量进行了遗传分析和QTL定位。通过四个环境下群体材料棉籽油分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分析表明棉籽油分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为典型数量性状,其中棉籽油分含量存在超低亲本超亲分离,而其蛋白质含量呈现超高亲本超亲分离。相关性分析显示棉籽油分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同步提高两者在棉籽含量较为困难。基于包含186个标记,总长827.84cM,标记间平均距离4.45cM,覆盖棉花基因组18.6%遗传连锁图谱,应用WinQTLcart2.5软件对四个环境下棉籽油分含量和蛋白质含量进行了QTL定位,共检测到8个油分含量QTLs,解释表型变异5.42%~13.15%,其中稳定QTL1个。4个蛋白质含量QTLs,解释表型变异4.35%~14.93%。本研究结果可为进行陆地棉种子营养品质性状分子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 标签: 陆地棉 重组自交系 棉籽油分 蛋白质 Q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