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以新颖的极端粗茎水稻材料R404及细茎品种日本晴为亲本杂交构建的F2分离群体(152个单株)为作图群体,对控制水稻茎秆粗、茎壁厚以及穗颈粗3个茎粗度相关性状的QTL进行定位分析。通过QTLIciMapping分子标记作图软件分析,在水稻3、8、11以及12号染色上分别检测到7个QTLs,其中茎粗和穗颈粗的2个QTLqSDM8.1和qRDM8.1可能为同一基因位点调控,茎粗和茎壁厚的2个QTLqSDM3.1及qSWT3.1也定位在相近的位置,这2个染色体位置可能存在控制茎粗的一因多效的基因。qSWT3.1(15.39%)、qRDM3.1(44.66%)和qSDM8.1(19.16%)在其所控制的相应性状(茎粗,茎壁厚和穗颈部粗)中的贡献率是最大,是主效QTL。除了定位于3号染色的QTLs外,其他与粗茎性状相关的QTLs均为新发现的QTLs。本研究结果为粗茎QTL的进一步精细定位奠定了基础,也为粗茎QTL应用于水稻抗倒伏品种的培育及种质创新提供重要的基因来源,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水稻 茎粗 穗颈粗 茎壁厚 QTL定位
  • 简介:本研究以二倍马铃薯C为母本,E为父本的杂交F1群共90个株系,构建了一张包含12个连锁群和78个SSR标记,总长度1141.99cM,标记间平均距离14.64cM的遗传图谱。结合2015年和2016年鉴定的与块茎建成相关性状表型数据,采用QTLIciMappingV4.1软件的完备区间作图法(ICIM)进行QTL定位和效应估计。共检测14个与株高、根长、匍匐茎长、匍匐茎数、微型薯数相关QTL。表型变异解释率为3.05%~19.19%。有5个QTL在2个环境中被重复检测到,其中在5号染色上有2个(qTN5-1,qTN5-2)与微型薯相关的QTL,遗传贡献率为9.64%和9.67%。在9号染色上有3个(qSL9-1,qSL9-2,qSL9-3)与匍匐茎长相关的QTL,遗传贡献率为3.05%~14.17%。

  • 标签: 二倍体马铃薯 雾培 块茎建成 QTL定位
  • 简介:据报道,酵母中HOPS复合体参与囊泡融合及运输。本研究分别以酿酒酵母HOPS复合体各亚基氨基酸序列,通过BLASTp在稻瘟病菌数据库中搜索得到了6个酿酒酵母HOPS复合体各亚基的同源蛋白,我们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稻瘟病菌6个HOPS复合体亚基的同源蛋白的理化特性、蛋白质结构域和进化关系进行了分析。基于稻瘟病菌98-06菌丝阶段和孢子侵染水稻CO39不同阶段转录组测序数据,分别选取稻瘟病菌内吞和外泌途径相关的基因,制作了表达模式图。此外,MoYpt7蛋白在其假定下游效应因子ΔMoVps41突变体中的定位研究表明MoVps41可能影响了液泡融合。

  • 标签: 稻瘟病菌 内吞 外泌 MoYpt7 MoVps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