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作者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13个沙棘品种生长的观察,总结了沙棘开花、授粉和受精的生物特性,对提高沙棘的繁育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沙棘 开花 授粉 受精
  • 简介: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海拨2900~3600m区域,分布着1.67万hm2的中国沙棘"原始林".其形态特性与国内外异地沙棘不同而独特.研究和掌握它的区域特性,对开发和发展沙棘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四川木里 中国沙棘 形态特性
  • 简介:本文通过2001~2003年对辽宁省朝阳地区建平县沙棘木蠹蛾生物特性观察,在该地区1~4年的幼虫危害5~20年生沙棘树根部的输导组织,阻断营养物质传送,导致腐烂枯萎.成虫在本地区5月中旬至8月下旬羽化,老熟幼虫4月末从地下爬到地面,寻找适宜场所再钻入地表下6~10cm处结茧化蛹,当年孵化的幼虫在基部树干生活入冬前迁徙地下与2~4年生的幼虫混居越冬.在铁路线以东分布的沙棘林内发现天敌优雅蝈螽(GampsocleisgratiosaBrunnervonWatteumy)、暗褐蝈螽(Gampsocleissedakoviiobscura).3~6龄成虫取食沙棘木蠹蛾的卵粒.这一发现为科学防治沙棘病虫害起到一定的作用.

  • 标签: 沙棘木蠹蛾 幼虫 生物学特性 建平县 成虫 腐烂
  • 简介:本文简述了辽宁阜新地区沙棘苗期危害沙棘苗的白蚁种类、危害部位及形态特征,并针对白蚁的生物特性进行了观察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及注意事项。

  • 标签: 危害 沙棘苗 白蚁 防治措施
  • 简介:围连环夜蛾在我国多有分布,但看见其幼虫的还是很少,因资料中寄主不祥,笔者经室内外观察。发现其危害多种植物的叶片,更喜欢危害沙棘树的叶片,笔者经2a的室内外观察得知。其生物特性在辽宁西部每年1代,以蛹越夏及冬。对沙棘树危害较重,对栽植的大果沙棘危害尤为严重,在5a生的沙棘树上有100多头幼虫危害,成虫善飞翔。

  • 标签: 围连环夜蛾 危害 沙棘 防治
  • 简介:黄带多带天牛在我国北方地区少有分布,但没有其生物特性描述,没有危害沙棘树的报道,经过2年的室内外观察得知,黄带多带天牛在辽宁西部每2年1代,以幼虫在寄主内越2次冬。该虫世代整齐,对树木危害严重,对栽植的大果沙棘危害尤为严重,在1株5a生的沙棘树上有30多头幼虫危害。成虫善飞翔。

  • 标签: 黄带多带天牛 沙棘 生物学特性
  • 简介:山西吉县蔡家川流域,在九十年代进行了大面积的人工造林,其中阔叶林主要是刺槐林及刺槐与侧柏的混交林,研究其植被结构对以后人工林的营造和抚育有重要意义。分坡向、坡度和混交类型,选择了不同类型的24块标准地,测定各标准地内乔木的树高、胸径、冠幅和枝下高,利用二元材积表,计算样地的立木材积量,同时测出草本层的生物量和枯落物层的生物量。通过比较草本层、枯落物层的生物量和乔木层的材积量,由此确定在不同的立地类型内种植何种混交林最佳。

  • 标签: 黄土区 植被结构 立地类型 混交林 生物量
  • 简介:在沙棘果皮、种子、果渣中或果实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液体中可能含有数量可观的珍贵天然抗氧化剂。人们对寻找可代替合成抗氧化剂的天然抗氧化剂的兴趣逐渐上升,大量的研究也因此产生。据记载,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果实是黄酮醇丰富的来源,黄酮醇由异鼠李素的糖苷,五羟黄酮,4,5,7三羟黄酮醇组成。同时,还发现其它天然抗氧化剂浓度也很高,如原花色素,抗坏血酸,生育酚和类胡萝卜素。果汁从浆果中提取,引流至剩余的滤饼,

  • 标签: 黄酮醇苷 沙棘果渣 天然抗氧化剂 结构 合成抗氧化剂 果实处理
  • 简介:沙棘由于其有丰富的内含物和多方面的用途正被作为"新兴水果"而赢得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喜爱.通过在柏林Baumschulenweg的育种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育成不同成熟期的5个雌性和4个雄性沙棘品种.更多的由欧洲和蒙古原生种产生的杂交选育工作仍在进行中.将这些无性系按照其生物和果实性状进行评估.就单个性状来讲,各品种之间的差异非常大(比如维生素的含量在17~340mg/100g之间变动,胡萝卜素的变动范围为6.5~23.8mg/100g).这表明,进一步的育种改良完全有可能.所有用于比较的沙棘品种由在德累斯顿Pillnitz进行的育种工作获得,这些品种将被进一步研究.为了保险起见,以及为了解决后来有可能产生的育种及植物病理学方面的问题,必须尽可能保存现有的所有的某一品种的基因多样性.为此目的,由国家资助扶持的基因库的建立是很有必要的.

  • 标签: 沙棘 品种 农业价值 内含物
  • 简介:针对砒砂岩地区困难立地生态恢复与合理利用问题,选取2-10a的沙棘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林龄群落结构及植物多样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砒砂岩地区人工种植沙棘后,随着沙棘林龄的增长,植物种类逐步增加。在造林初期,林下草本植物以一年生且旱生的植物地蔷薇为优势种群;造林3a后,以多年生植物赖草、阿尔泰狗娃花为主要优势种;造林8a,地带性植被—百里香和本氏针茅成为林下建群种,一年生草本所占比重降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层次结构合理。

  • 标签: 砒砂岩地区 沙棘群落 植物多样性
  • 简介:本文参照银杏研究的方向和成果,论述了沙棘现代医药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从而阐明了沙棘药物现代化的研究和开发方向.

  • 标签: 沙棘 银杏 药物 医药学 沙棘学
  • 简介:用沙棘叶、果、茎、根的提取物和籽油,对患H22和EAC的实体瘤小鼠进行灌胃实验。结果表明,沙棘不同器官提取物和籽油都具有显著的抑瘤效果。在15个不同处理剂量组中,有10个剂量组的抑瘤率都超过了30%,占到处理总数的66.6%。沙棘不同器官提取物对实体瘤小鼠的抑瘤率表现为:叶〉果〉油〉茎〉根,叶和果的高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58%和46.7%。沙棘提取物抑瘤的主要原因是增强了实体瘤小鼠的免疫功能,提高了脾指数和胸腺指数,且胸腺指数效果大于脾指数的。沙棘提取物有利于调节患病小鼠的脏器活力。

  • 标签: 沙棘提取物 昆明小鼠 H22瘤株 EAC瘤株 抑瘤率 脾指数
  • 简介:砒砂岩区沙棘种植地区,从中尺度上来看,沙棘与其他林、草、农地、河道、路面等一起,组成了6类水平空间结构类型。从小尺度上来看,沙棘人工林主要呈片状、横带状、纵带状、零散等4种分布类型,而这4种分布类型又与自然群落分布的随机分布、均匀分布、集群分布、嵌式分布等类型发生着一定的关联。对于沙棘来说,集群分布并不是一种十分有利的类型,要采取带状平茬等措施,防止沙棘郁闭后的早衰和死亡;而横带、纵带甚至零散分布类型,应为适应于当地自然条件的最佳水平结构类型,营林工作中应予以培育。

  • 标签: 砒砂岩 沙棘 人工林 中尺度 小尺度 水平分布
  • 简介:杂交育种的首要任务是重视亲本的比较生态生物研究与筛选。利用Li-6400光合仪对内蒙古九成宫基地的中国沙棘与引进的俄罗斯沙棘开展了多指标对比测定。结果表明:俄罗斯沙棘特点是:叶面积大,叶绿素含量高,在湿润条件下百果重大,果实成熟期短,干物质积累快,产量高;光合速率高,蒸腾强度大,但水分利用效率低;叶片厚度、叶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都薄,具湿生植物属性;中国沙棘的特点是:叶面积小,叶绿素含量低,百果重小,果实成熟期长,干物质积累慢,产量低;光合速率低,蒸腾强度小,具有"光合午休"现象,但水分利用效率高;叶片厚度、叶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都厚,具旱生植物属性。在半干旱地区,水分胁迫是影响沙棘产量的主要因子,因此,俄罗斯沙棘与中国沙棘杂交,是获得优良性状互补且杂种优势显著的杂种沙棘的有效育种方法。

  • 标签: 俄罗斯沙棘 中国沙棘 果实发育 光合速率 水分利用效率 光合午休
  • 简介:本文重点对晋陕蒙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工程实施前一年(1998年)、中期(2003年)、最后一年(2008年)3个控制年份,通过专用软件,分类型统计各景观要素的面积、斑块数等,对区域内景观成分组成结构进行了分析。砒砂岩区在沙棘及其他生态工程建设的实施基础上,区域景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景观本底由盖沙地和稀疏植被分庭抗衡,逐渐过渡到以稀疏植被、灌丛、林地和沙棘等各类植被为主。沙棘渐渐成为区域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生态环境改善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砒砂岩 沙棘 景观 结构 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