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油菜是青海省互助县第一大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4万公顷,占全县作物种植面积的1/3以上。目前,互助县油菜多以人工收获为主,机械化收获尚处于试验示范阶段。人工收获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效率低。如果在收获过程中遇到连续阴雨天气,油菜籽极易发芽、霉烂、变质,造成巨大损失。机械化收获效率高,省工省时,尤其在气候条件不好的情况下,有利于进行抢收。为了缩短打碾进程,做到颗粒归仓,从2002年开始,互助县农机推广站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当地实际,总结实践经验,通过改装约翰·迪尔小麦联合收割机,即在割台右侧安装垂直割刀,调低清选风速、调小脱粒滚筒与凹板之间的间隙、调小筛孔和降低拨禾轮转速等,可一次性完成收割、输送、脱粒、清选和茎秆粉碎还田等多道工序,基本上实现了油菜的机械化收获,深受农民欢迎。

  • 标签: 机械化收获 油菜籽 小麦联合收割机 专业技术人员 种植面积 人工收获
  • 简介:油菜机械化直播技术的推广,可省工、省时、减轻农民劳动强度,使农民节本增效。

  • 标签: 油菜 机械直播 试验分析
  • 简介:湖北省农机部门组织142.7万台农业机械投入当前的抗旱,油菜、小麦抢收和中稻抢插。据统计,到5月30日,全省小麦、油菜机收基本结束,小麦机收水平创历史新高,油菜机收水平继续领先全国。今年三夏,全省投入联合收割机5.7万台,抢收小麦1309万亩,比去年增加51万亩,机收率达86%。

  • 标签: 湖北省 机收 小麦 油菜 联合收割机 农业机械
  • 简介:油菜收获机械化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必然,但由于油菜品种、种植方式、种植规模不一以及油菜自身的特点,使得油菜收获机械化在我国远远落后于稻麦收获机械化。文章对我国油菜收获机械化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油菜收获机械化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 标签: 油菜 收获机械化 联合收获
  • 简介:油菜是我国主要食用油料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约在720万公顷,单产水平为1519公斤/公顷。世界油菜生产涉及20余个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美洲和欧洲,世界油菜单产水平为1472公斤/公顷,而发达国家的油菜单产水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发达国家的油菜生产,不仅有先进机械化手段为支撑,而且在提高经济效益上下功夫,特别是注重对油菜品种进行更新,既提高了产量,又培育出适合机械化收割的短枝、分枝交叉少,角果成熟一致的品种。有效地提高了油菜的规模经营和机械化生产的经济效益。

  • 标签: 油菜 机械化发展 单产水平 发达国家 经济效益 油菜品种
  • 简介:为探索适宜宣州区油菜种植最佳模式,宣州区农机局于2013年10月在洪林镇开展了油菜不同播种方式对比试验,试验过程中加强苗群监测,收集相应数据,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得出了初步结论,为做好油菜生产机械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油菜种植 播种方式 油菜生产机械化 产量 最佳模式 对比试验
  • 简介:油菜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约1.1亿亩左右,产量1200万吨,油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前列,已成为我国继小麦、水稻、玉米、大豆之后的第五大优势作物.但油菜在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产手段落后,制约了油菜生产规范化、标准化技术的应用,影响了生产规模的扩大、油料品质的提高.实践证明,发展油菜生产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保障工业原料和农产品基本供给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加快推进油菜产业化进程,增强油料市场竞争力.

  • 标签: 油菜收获机械化 市场竞争力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油菜生产机械化 生产规范化 油料作物
  • 简介:在安徽省滁州市农机推广站、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安徽省天长市承担了油菜移栽机的中试任务。该机与6~8马力手扶拖拉机配套,采用人工喂秧,每机组需配备3名操作手,其中驾驶人员1名,喂秧手2名;作业效率为每小时1~1.5亩。田块要精细耕整,无明显大土块,一般中型拖拉机旋耕即可,应施足底肥,先移栽后开沟。油菜秧苗的培育与普通油菜育苗相同,油菜秧苗高度在20~25cm时即可进行机械化移栽。必须

  • 标签: 天长市 生产机械 油菜育苗 油菜移栽机 探油 作业效率
  • 简介:油菜是广德县的主要农作物,广德县地处江南,具有适宜油菜生长的光、温、水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精耕细作的传统种植方式。每年的油菜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但近些年来由于外出打工人员增多,劳力不足,传统油菜种植方式需要大量劳力,强度大、效率低。为了提高种植效率,县农机部门选准油菜种植环节为突破口,在机开构撒(点)油菜的基础上,探索总结出一套适合油菜生产的机械化生产模式,并得到大面积推广,普及程度达75%以上。该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同人工相比,每亩减少用工量为4—5个工日,亩增收油菜籽5-20kg。这种油菜生产机械化过程包括机械种植、机械化配套农艺和机械化收获。

  • 标签: 生产机械化技术 油菜生长 油菜生产机械化 种植方式 大面积推广 机械化收获
  • 简介:“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场多年来根据农场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农业机械相对于适合场情,即农业生产技术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的更新、改造,以便于农机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利用现有的东风自走式联合收割机,从技术结构上进行改造,替代了家庭农场多年来人工收割油菜的作业项目,从而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重要的是赢得了时间,以便提早给下茬棉花播种,为农场发展、职工增效打下了良好基础。

  • 标签: 自走式联合收割机 机械改装 油菜 东风 农业种植结构 家庭农场
  • 简介:2008年起,芜湖县实施农业部“油菜万亩高产创建”与“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项目,在油菜收获环节全面开展油菜机械化作业.近几年,芜湖县从品种选择和栽培方式人手变革,强化农机农艺融合,利用项目实施平台,探索出一套芜湖县油菜栽培、机收推广模式.到2014年,机收油菜面积突破0.8万公顷,占全县油菜种植面积的70%以上,种植大户纷纷进行油菜种植与机收.油菜机收带来了种植技术的革新,产量逐年增加.芜湖县推进油菜机械化收割的主要做法如下:

  • 标签: 油菜种植 机械化收割 芜湖县 生产机械化技术 栽培方式 种植面积
  • 简介:6月12日,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农业机械管理站在渭南镇举行2012年油菜机械化收割现场演示会,渭南镇团庄村周边等乡镇农业系统工作人员和农机大户、种粮大户观摩了机收现场。伴随着一阵阵马达声,收割机欢快地奔走在田头。一茬茬金黄的油菜被割倒进入机厢,随即油菜籽被分离出来,秸秆被粉碎后还田。演示收割机每小时收割5—10亩,每亩收割费用在120元左右,而人工收获油菜每亩光收割就需花3个人工,人工费300元。此类收割机还可一次性完成油菜脱粒、分选和秸秆粉碎还田等工序,除了能减轻农业劳动强度外,还能实现秸秆还田,实现节本增效。

  • 标签: 现场演示会 机械收割 油菜籽 天水市 秸秆粉碎还田
  • 简介:由江苏省镇江市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江苏理工大学等单位承担完成的4LYZ-2型油菜联合收割机,经过3年的开发研制和不断改进,于2001年11月16日在镇江通过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该机的开发研制适应了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为调整种植业结构、扩大油菜种植面积提供了有力的技术装备支撑。4LYZ-2型油菜联合收割机适用于稻、麦、油菜的收获作业,该机合理地利用了原有稻麦联合收割机的结构,首次

  • 标签: 油菜联合收割机 稻麦联合收割机 大油菜 开发研制 拨禾轮 割台
  • 简介:黄山区地处安徽省南部,总而积1775平方公里,共14个乡镇79个村,耕地面积11.5万亩,其中水田10.6万亩,旱地O.5万亩,农业主导产业为粮油、茶叶、林业、畜牧业、渔业,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等,全境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 标签: 黄山区 机械化生产 技术推广 秸秆还田 油菜 耕地面积
  • 简介:由江苏省南通农业机械总厂等单位研制的五山牌4LZY—1.5型油菜联合收割机于2001年12月2日在南通通过江苏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同时通过江苏省农机管理局组织的批量投产鉴定。这种新型油菜联合收割机收割油菜的总损失率≤8%;出粮

  • 标签: 油菜联合收割机 科技成果鉴定 江苏省 南通 总损失率 科学技术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