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福建省农业全要素生产测算作为切入点,分析全要素生产各个组成成分与水土流失相互关系。通过研究发现,我省农业技术进步增长与水土流失存在正相关;农业纯技术效率与水土流失存在负相关;我省规模效率与水土流失相关性不显著。以农业技术进步为主导全要素生产增长在短期内会带来水土流失上升,我省在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同时应大力提升农业技术效率。

  • 标签: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水土流失率 DEA--Malmquist指数
  • 简介:土壤优先流存在会造成肥料利用率降低以及土壤深层甚至地下水污染.为确定土壤初始含水对优先流影响,通过室内含大孔隙土柱定水头入渗实验,以长武黑垆土及渭河砂土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土壤初始含水对优先流影响.结果表明:1)相同质地,当土壤初始含水大于斥水性峰值含水时,湿润锋运移深度随着土壤初始含水增大而增大,反之湿润锋运移深度随着初始含水增加而减少,不同质地土壤湿润锋运移速度随土壤粉粒质量分数升高而减慢;2)累积入渗量受到土壤储水性及斥水性双重影响,导致与湿润锋运移趋势并不致,黑垆土对照CK及优先流O-C-30(除7.04%含水外)累积入渗量随着土壤初始含水增大而减小,渭河砂土CK及O-C-30均呈现2阶段特征,累积入渗量先随着土壤初始含水增加而减少,之后随土壤初始含水增加增加;3)Kostiakov入渗模型能很好地拟合累积入渗量随时间变化过程,适用于存在优先流土壤入渗模拟.该研究结果对土壤优先流水分模拟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土壤初始含水率 优先流 累积入渗量 湿润锋
  • 简介: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方法,研究了梅江盆地白垩系上统叶塘(Kyt^2)紫色岩上土壤物理性质特征扣差异,结果表明:叶塘紫色岩母质发育土壤粘粒含量低而砂粒含量高,具有容重较大,比重相对偏小,孔隙度不高,自然含水量偏低特点。从丘顶、丘腰到丘脚,土层逐渐增厚,土壤粘粒含量逐渐增加,砂粒含量逐渐减少,容重递增而比重减小。孔隙度表现出丘顶〉丘腰〉丘脚趋势,含水量则表现出丘顶〈丘腰〈丘脚趋势。针对情况,提出相应建议以维护紫色土利用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梅江盆地 紫色岩 母质 土壤性质
  • 简介:本文对永定县近年来种植绿竹成活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从把好苗木质量关、强化前期管护工作入手,采取施基肥、适时定植等主要技术措施,提高种植成活

  • 标签: 绿竹 技术措施 成活率
  • 简介:通过对江苏赣榆丘陵山区生态修复区修复效果总结分析,为赣榆县及周边地区生态修复提供理论根据。结果表明:经过3年生态修复,项目区内植物种群逐步增加,植被覆盖逐年提高,从修复前43.5%提高到96.1%。植物群落呈现多样性、稳定性,植被群落向良性循环发展,人工幼林长势良好。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土壤侵蚀量由2758t/km^2减少到1369t/km^2,减沙效益为50.4%。本项目仅进行3年监测工作,对今后人工补植林成林后,该区林草变化情况、植被群落演替趋势、动物及土壤结构变化等许多问题需要进步监测,开展更深入竹研究探讨。

  • 标签: 生态修复 丘陵山地 效益分析
  • 简介:为研究土壤物理特性对植物根系固土性能影响,通过对油松单根施加拔出荷载进行直接拉拔实验,分析土壤含水与干密度对拔出过程根-土界面摩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单根拉拔实验根系有被拔出和被拉断2种破坏模式:根-土最大摩擦力与根系直径有明显线性相关关系,通过建立单根简化模型分析根-土间摩擦情况,证明与实验结论致;且根系直径在定范围内时,根-土最大摩擦力随土壤含水升高先增大后减小,而随土体干密度升高单调增大。

  • 标签: 根系 摩擦特性 土壤含水率 土壤干密度
  • 简介:以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重要驿站——闽江河口湿地为,运用支付卡式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对该湿地生态系统支付意愿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共发放支付卡式CVM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2份,估算出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算术平均支付意愿值为151.16元/a,累计频度中位数为56.36元/a,支付意愿值相对分布频度曲线基本呈单调递减分布;考虑到本文目的是核算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经济价值,并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决策,因此,采用算术平均值计算使用价值,值为5.01亿元/a;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表明支付意愿与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和职业呈显著相关关系。

  • 标签: 非使用价值 条件价值评估法 Spearman秩相关系数 闽江河口湿地
  • 简介:为给修建土壤固化剂集流面的施工工艺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密度和含水影响固化土强度规律性进行试验研究。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密度对固化土强度影响大于含水;随着密度增大,固化土强度呈直线上升;密度下含水最优含水80%±5%范围内时,固化土强度达到最大。实际施工过程,建议尽可能增加固化土密度,压实度控制至少超过0.94;混合料含水控制最优含水80%~90%之间。

  • 标签: 土壤固化剂 固化土 无侧限抗压强度 集流面 含水率 土壤密度
  • 简介:表层土壤水分含量和饱和导水对深层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具有重要决定作用。黄土高原坡地(50m×360m)范围内进行网格(10m×10m)取样,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表层(0~30cm)土壤饱和导水和水分含量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1)坡地表层土壤密度变化规律为坡下位大于坡上位,土壤饱和导水变异系数为0.37,属于中等变异强度;2)饱和导水和自然对数化饱和导水360m尺度内均不具备空间结构特征,是纯随机变量,线性有基台模型适用于描述表层土壤水分分布特征,水分分布存在明显块金效应,并且随滞后距离增加半方差变大;3)饱和导水和水分含量从坡上位到坡下位均呈现波浪式变化,饱和导水采样点土壤水分含量低,反之则高。

  • 标签: 土壤饱和导水率 土壤水分 空间变异 黄土高原
  • 简介:为了了解坝系工程新疆小流域治理应用效果,考察阿勒泰将军沟以坝系工程措施为主小流域治理模式效果和问题。结果表明:坝系工程在短期内能有效地降低洪水流速,拦挡泥沙;但将军沟植被稀少,沟壑纵横,季节性洪水冲刷,导致坝系损毁严重,单纯坝系工程并不能有效地抑制水土流失,且造成投资浪费。提出在新疆特殊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下,必须以生态修复为主,坝系工程为辅助措施,因害设防,才能达到减轻水土流失目的。

  • 标签: 坝系工程 小流域治理 治理模式
  • 简介:以福银高速公路尤溪联合段为研究区域,探讨开发建设项目土壤侵蚀监测方法。研究表明,遥感监测、实地建立径流小区、人工模拟降雨法、水文观测和实地调查测量法综合集成是进行开发建设项目土壤侵蚀监测较好方法体系:通过遥感法来监测项目建设前后土壤侵蚀、土地利用动态变化,通过径流小区法、水文观测法和侵蚀沟法以获得项目土壤侵蚀量,结合实地调查和测量法进行监测土壤侵蚀造成影响监测。

  • 标签: 开发建设 土壤侵蚀 监测 方法体系
  • 简介:以鄯善风电场期(49.5Mw)工程为,通过布设风蚀监测小区,结合建设和工程水土流失特点,采用实测、GPS技术应用对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内水土流失及影响水土流失主要因子进行了全面的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掌握各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及防治效果,为同类地区其他工程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参考。

  • 标签: 风蚀监测 土壤流失量 水土保持措施
  • 简介:参与式农村评估(participatoryruralappraisal,PRA)是国际上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并迅速推广运用农村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核心是个在外来者与当地人之间相互沟通和对话过程.山西省吉县蔡家川流域应用PRA,对流域景观格局及其影响因子进行尝试性研究,主要采用PRA半结构访谈、问题树等方法,调查分析当地社区信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管理功能,完成相关数据集成及图示表达,此外,还选取部分景观组分进行格局分析.结果显示:PRA为人为因子信息获取及相关评价分析,提供了个主动而有效途径,它与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结合,有助于科学合理地诠释与解析现状格局成因及预测未来演变趋势.蔡家川流域,近期导致景观格局变异主要人为干扰,是由外来利益群体直接行为与本地核心问题--'缺水'共同作用而形成.

  • 标签: 吉县 格局 问题树 PRA 农村社会 演变趋势
  • 简介:本文利用闽东南沿海遥感调查实例解析“3S”水土流失遥感调查作用,并具体分析GIS与RS,GIS与GPS如何相互结合,为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服务。

  • 标签: 水土流失 遥感调查 3S 信息系统
  • 简介:不炼山造林是项改革传统炼山造林方式营林措施,可克服传统炼山造林中存在火灾隐患、水土流失、养分流失等问题,并能降低造林成本、保持土壤肥力,具有明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 标签: 不炼山造林 效果 试验
  • 简介:以青海省共和盆地黄沙头沙地为,植被调查和分析基础上研究青藏高原高寒沙化土地生态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封沙育草、丘间造林和沙障等措施能够启动高寒流动沙地植被恢复过程,有效提高植被盖度、代表演替后期优势物种盖度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流动沙地治理地块边缘因为容易受到未治理地块风沙影响,植被恢复速度较慢.研究结果对改进流沙治理技术具有指导意义.认为尽管流沙治理地块这种“边缘效应”难以从根本上消除,但可以通过扩大治理地块面积予以弱化,因为这样能降低治理地块边缘与核心部位面积,从而保证有更大比例核心部位能快速恢复植被.

  • 标签: 青藏高原 共和盆地 高寒沙地 生态修复 植被恢复
  • 简介:以哈密十三间房期风电工程为,介绍了风电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水土保持总体布局评估、水土保持设施建设情况评估、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价、水土保持投资评价、水土保持监测效果评价、水土保持效果评价等。

  • 标签: 水土保持 设施验收 技术评估 风电工程
  • 简介:本文根据东川地貌特征、气候差异以及耕地面积情况,从节水灌溉对东川农业发展作用,节水灌溉工程规划设计应用,推广节水灌溉工程建议几个方面,对东川节水农业推广与应用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建议和具体措施。

  • 标签: 节水灌溉 农业生态 东川
  • 简介:湿地是濒危鸟类、迁徙候鸟主要栖息、繁殖地,鸟类及其生存、栖息环境具有极强观赏性,为湿地开展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自然优势.但是,目前国内湿地鸟类旅游只是简单地涉及到观鸟等单个项目,系统、理论研究还比较少.本文以泉州湾湿地鸟类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鸟类赋存状况、可观赏性基础上,结合鸟类旅游开发若干原则,提出鸟类旅游专项产品,指出湿地鸟类旅游开发保障措施,以期对湿地鸟类旅游开发提供借鉴.

  • 标签: 旅游开发 鸟类 湿地 泉州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