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泥石流是北京山区常见的一种山地灾害,也是威胁山区生态环境的头号安全问题。分析该区的泥石流激发雨量条件对于该区山洪泥石流预测预报具有指导意义。笔者搜集18场降雨数据,分析该区泥石流的激发雨量特征。结果表明:激发降雨的峰值降雨时段介于3~9h,峰值时段平均降雨强度达22.6~50.0mm/h,累积雨量达91.9~350.0mm,峰值降雨时段雨量占累积雨量的63.9%~100.0%,这说明激发泥石流的降雨过程具有历时短、雨量集中、突发性强的特点。用修正后的李氏法进行雨场分割,得到该区泥石流激发的降雨强度历时和累积雨量历时关系。最后,以密云区北部山区为例分析3期植被盖度和泥石流激发雨量条件。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像元线性分解模型分析表明,1989—1991、2004—2005和2011—2012年植被覆盖度分为64.48%、68.57%和72.48%;相应的泥石流雨量激发条件也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而增大,可见植被恢复盖度对泥石流的形成具有一定影响。本文统计分析得出的泥石流激发雨量条件可为该区山洪泥石预测预报和监测预警指标选取提供参考。

  • 标签: 暴雨 泥石流 降雨特征 雨量激发条件 植被盖度 北京山区
  • 简介:农田非点源污染是最普遍的非点源污染类型之一,直接威胁北京市密云水库的水质状况;施用化肥是农田非点源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以北京市山区的农田化肥施用现状为基础,紧邻密云水库布设径流试验小区,种植当地的主要作物——夏玉米,设置常规(施肥)和对照(不施肥)2种处理,分析天然降雨条件下,施肥对农田地表氮和磷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显著提高地表径流中氨态氮的浓度,但对径流硝态氮、总氮、可溶磷和总磷的影响有限;附着于泥沙上的颗粒态磷质量分数因施肥显著增加,但颗粒态氮质量分数仅在底肥施用后的首次产流中,表现出较大差异;泥沙是地表径流中氮和磷流失的主要载体,试验期间常规和对照小区,氮随泥沙流失负荷分别占氮流失总量的58.6%和53.6%,磷随泥沙流失负荷占比分别为97.2%和96.5%。研究结果可为密云水库流域农业生产管理和非点源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 标签: 施肥 农田 地表径流 天然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