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中药外治法是中医治疗疾病重要方法之一.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外治法和内治法最大区别是用药方法和给药途径不同.外治法不仅用途广泛、方法简单易行、临床疗效确切,还可弥补内治法不足.如对一些因多种原因不能服药患者,尤其是对不能配合内服给药婴幼儿,适当运用中药外治法,常常可收到明显疗效.

  • 标签: 中药外治法 儿科 临床运用
  • 简介:中医药在小儿疾病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口服中药是中医儿科治疗疾病最常见一种手段,护理是决定疗效重要一环。通过对喂药注意事项、给药时间、服药温度、不同药物及不同年龄段患儿喂药技巧、服药后护理及儿童心理护理等几方面阐述,认为只有在护理方面有显著提高,才能更好地达到治疗效果。

  • 标签: 小儿 口服中药 护理 体会
  • 简介: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炎在治疗方法和给药途径方面所取得研究成果。指出今后应将中医宏观辨证与西医微观辨病相结合,采用现代科研手段,尽快研制出便于儿童使用、安全无毒、疗效显著新技术、新方法,为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炎做出新贡献。

  • 标签: 小儿肺炎 中医药治疗 综述
  • 简介:目的:通过治疗前后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IL-10、TNF-α表达变化,观察活血化瘀中药对HSP患儿免疫调节作用机制及细胞因子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方法: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观察治疗前后血清IL-10、TNF-α表达变化.结果:急性期患儿血清IL-10、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缓解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活血化瘀中药对HSP患儿血IL-10、TNF-α有调节作用.②HSP患儿血IL-10、TNF-α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相关性.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白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 中药治疗
  • 简介:探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病理,认为外伤是造成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原因,而椎间盘退变或发育缺陷、先天性畸形等是其内在基础,其主要病理改变多是软骨板破裂,髓核突出或脱出,椎间盘骨化、钙化较少见。

  • 标签: 青少年 腰椎间盘突出症 病因病理
  • 简介:总结了李盛华教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法整复和切开复位经验。其中手法整复中要掌握一个原则,处理好两个关系,即“欲合先离”牵引原则,牵引过程中纠正侧方移位、端提接骨和屈肘角度关系。切开复位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并介绍了具体手术技巧及注意事项。

  • 标签: 李盛华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经验
  • 简介:刘弼臣,男,汉族,生于1925年6月6日,江苏省扬州市人,中共党员,农工党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研究室主任、教授,中国著名中医儿科专家、儿科教育家、研究生导师。国务院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教委确定全国九位中医终身教授之一。中华中医儿科学会名誉会长,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分会理事长,全国中医儿科科研成果评审委员会主任,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届北京市人大代表,第八届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委员。

  • 标签: 中医儿科 刘弼臣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教授 评审委员会 中医药高等教育
  • 简介:目的:为了探讨适合我国国情脑性瘫痪(脑瘫)康复模式,于2000年~2002年对脑瘫实施了传统医学康复临床治疗对照研究.方法:对6个月~7岁150例脑瘫患儿选用Bobath、上田正法物理治疗(PT)与作业治疗(OT)、语言治疗(ST),配伍针灸、按摩、水疗、中医辨证施治等传统医学康复措施,以和为教材,对患儿家长进行定期培训、指导.结果:传统医学康复组100例近期(3个月)效果显著,大运动发育商(DQ)、精细动作DQ、运动发育指数(MQ)、小儿脑瘫运动量表(GMFM)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P<0.01.远期效果(9个月)稳定,传统医学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医康复训练组,t=6.926,P<0.01.传统医学康复组头颅CT脑萎缩、软化、白质发育不良者,治疗后有25.92%好转或正常,西医康复训练组有2.56%好转或正常,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4.106,P<0.01.结论:传统医学康复配合西医康复训练效果显著,既改善了脑病损伤区神经细胞功能,抑制了异常运动模式与异常姿势反射,又实施了持久家庭传统医学康复,提高了患儿生存质量与生活自理能力.

  • 标签: 脑性瘫痪 物理治疗 传统医学 康复
  • 简介:为了继承和发扬程康圃有关儿科学术思想,笔者就其所著一书中提出"儿科八证"和"治法六字"作一介绍;探讨小儿燥火思想病因、病机、症状和治则;研究其于儿科临床中应用.

  • 标签: 程康圃 小儿 燥火 临床应用 儿科
  • 简介:从中医角度分析小儿脑瘫病因病机,明确其诊断.指出痉挛型脑瘫中医辨证分型属于肝强脾弱证,并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开辟治疗脑性瘫痪新途径,有利于规范中西医结合诊疗常规和综合防治方案制定,加快脑瘫患儿康复.

  • 标签: 小儿 脑性瘫痪 痉挛型 中医 肝强脾弱证
  • 简介:目的:从实验方面对支原体颗粒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疗效和作用机制进行系统观察和研究.方法:选用Wistar大鼠,制作肺炎支原体感染模型;选昆明系小鼠制作相应模型,用支原体颗粒与利君沙对照.药效学研究:1.观察支原体颗粒对感染后大鼠肺炎支原体清除作用.2.观察支原体颗粒对皮下注射内毒素粗制液后小鼠肛温变化影响,研究支原体颗粒解热作用.3.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研究支原体颗粒抗炎作用.4.采用氨气刺激法研究支原体颗粒对小鼠止咳作用.5.腹腔注射酚红溶液,研究支原体颗粒化痰作用.药理学研究:1.观察感染后大鼠T细胞亚群、血液流变学和肺部病理变化.2.观察感染后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支原体颗粒有显著抗肺炎支原体、解热、抗炎、止咳、化痰作用,并有显著抗氧化、活血化瘀、改善肺部病理表现、调节免疫功能作用.结论:支原体颗粒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良好治疗作用.

  • 标签: 肺炎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颗粒 实验研究 小儿
  • 简介: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病因病机、临床辨证分型论治、自拟方加减、基础方加减、中成药施治及外治法、内外同治等中医药研究进展进行了文献综述。

  • 标签: 咳嗽变异性哮喘 中医药疗法 小儿 综述
  • 简介:从近10年相关文献中发现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内在因素涉及小儿解剖生理及免疫特点、禀赋体质、孕育遗传因素、情志因素;外界因素涉及环境气候、喂养调护、营养因素、罹患疾病及用药不当等方面。病机方面,中医强调本病大多为本虚标实。本虚即肺脾肾功能不足,标实由热、痰、湿、食、肝旺所致,日久可夹瘀为患;标实则从实证及少阳枢机失利立论。现代医学则主要从屏障破坏、免疫受损、微循环障碍等方面入手阐述本病病理。

  • 标签: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发病机制 综述
  • 简介:应用经验方射干麻杏石甘汤内服治疗116例小儿外感呼吸道疾患,显效89例,有效25例,有效率达98%。通过进一步讨论该方组方特点、外感肺系疾患一般共性、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及中医药治疗儿科疾患优势,认为该方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外感呼吸道疾病 小儿 中医药 射干麻杏石甘汤
  • 简介:目的:探讨滋阴补肾法配合吸入皮质醇对哮喘模型豚鼠血清骨钙蛋白(osteocalcin,BGP)影响.方法:除正常动物对照组外,5个给药组均以卵蛋白福氏不完全性佐剂腹腔注射致敏,卵蛋白生理盐水鼻腔注入激发,建立哮喘模型.从致敏同一天开始,给药组必可酮喷雾给药,六味地黄丸灌胃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灌服蒸馏水.3个月后,分别测各组豚鼠血清骨钙蛋白.结果:单用必可酮组血清骨钙蛋白明显低于正常组和哮喘模型组,其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单用或合用六味地黄丸后血清骨钙蛋白明显升高,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能升高血清骨钙蛋白水平且有拮抗必可酮降低骨钙蛋白作用.

  • 标签: 哮喘 血清骨钙蛋白 滋阴补肾法 实验研究 六味地黄丸 吸入皮质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