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食管多原发癌综合治疗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12年6月,该院行综合治疗的23例食管多原发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随访率为100%,18人随访满2年。全组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7.9%,39.6%,26.4%,生存率分别为83.2%,56.0%,33.6%,中位生存期16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灶长度和照射方式(同野照射与分隔野照射)为预后影响因素(χ2=8.385、6.489,P=0.015、0.011),多因素分析显示照射方式为影响预后因素(χ2=6.917,P=0.009)。结论食管多原发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为局部复发,综合治疗有望改善预后。

  • 标签: 食管多原发癌 综合治疗 预后
  • 简介:目的:研究并探讨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及临床治疗情况。方法对2002年3月-2012年3月12例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PHP)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2,发病年龄(22.5±8.6)岁;所有患者的血钙、尿钙、血镁以及尿磷比正常人低,甲状旁腺素(PTH)、血磷、骨碱性磷酸酶(BALP)比正常人高;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为手足抽搐10例、癫痫样发作7例、肢端麻木5例;3例合并遗传性骨营养不良;2例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所有患者均行颅脑CT检查,其中10例发现颅内钙化;病症误诊5例,主要误诊为缺钙、原发性癫痫及脑膜炎后遗症。结论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发病患者多为儿童,临床诊断易被误诊为原发性癫痫。为了降低临床误诊率,临床医生应该注意低钙血症的临床表现。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主要采用钙剂联合维生素D或是其衍生物进行治疗。对于同时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应同时给予相应治疗。

  • 标签: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临床症状 误诊分析
  • 简介:抗血小板药物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治疗的基石,对防治心肌缺血和介入并发症是有益的。目前治疗ACS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指南推荐使用的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包括氯吡格雷、替格瑞洛、普拉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预防复发性缺血事件。本文对新型P2Y12受体抑制剂替格瑞洛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以及在ACS患者中的循证医学证据作一介绍。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抗血小板药物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简介:目的:检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和Apelin-12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部位的关系。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和Apelin-12水平;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Gensini评分结果分组,将Gensini积分(GS)按照四分位数间距划分为四组:GS≤18,18~32,32~47,>47。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BP4在GS1及GS2组中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pelin-1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与对照组比较,RBP4在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中均高于对照组(P<0.001),单支、双支病变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单支与三支病变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pelin-12在单支、双支及三支病变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对照组比较,RBP4在LAD病变组中高于对照组、Apelin-12在LAD病变组中显著低于对照组,两者在RCA、LCX病变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RBP4、Apelin-12水平和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脉病变狭窄程度有关,并且与冠状动脉病变部位有关。

  • 标签: 稳定性心绞痛 视黄醇结合蛋白4 APELIN-12 冠状动脉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