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腹痛患者C13-尿素呼气试验与胃肠镜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46例慢性腹痛患者,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2021年2月2024年2月时间段内所收治,均行C13-尿素呼气试验检查,发现幽门螺杆菌(Hp)后,征求其家属同意,再做胃肠镜检查,观察C13-尿素呼气试验检查结果与胃肠镜检查情况。结果:通过C13-尿素呼气试验检出125例Hp阳性,103例Hp阳性患者同意胃肠镜检查与快速尿素酶检查,检出100例Hp阳性,符合率为97.09%。通过胃镜观察Hp阳性患者,具体病变主要有非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各占比75.00%、11.00%、8.00%。肠镜检查均为正常。结论:Hp感染是引起慢性腹痛的一种重要因素,C13-尿素呼气试验能快速有效地检测Hp感染情况,再针对阳性者行胃肠镜检查,了解具体病变情况,为临床提供及时、有效的依据。

  • 标签: 慢性腹痛 C13-尿素呼气试验 胃肠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基于临床路径指导下I期心脏康复运动对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心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共选取2023.2.21-2023.12.30内入组患者总计108例,对患者进行基于临床路径指导下I期心脏康复运动护理,并记录入院时期,康复运动后初期和出院后复查时期患者的心功能变化情况,从而分析基于临床路径指导下I期心脏康复运动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经基于临床路径指导下I期心脏康复运动后,心肺功能提升效果及6分钟步行试验的测试结果呈现逐渐提升的态势。结论:基于临床路径指导下I期心脏康复运动对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心功能康复有着积极有效的提升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康复水平及运动能力有着重要的帮助,临床上应重视其使用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 临床路径 心脏康复运动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细菌性感染疾病用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诊断的价值。方法:2023年1月-2023年12月,从本院收治的疑似细菌性感染疾病的患者中选择66例,同时段抽取在本院开展体检的健康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参与者均开展血常规、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验,以细菌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诊断的准确性。结果:金标准确诊60例,血常规检验确诊45例,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确诊59例,诊断符合率相比,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高于血常规检验,P<0.05;对比疑似患者与健康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与白细胞水平,两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而且确诊患者中轻度、中度、重度感染患者的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水平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诊断细菌性感染疾病,准确性较高,能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值得推荐。

  • 标签: 细菌性感染疾病 C反应蛋白 血常规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尿微量白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验在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诊治的120例早期肾功能损伤患者,根据原发疾病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1组(高血压60例)、观察2组(糖尿病60例)。选取同期于本院行健康体检的60例受检者纳入对照组。测定3组的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将3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数值以及联合与单一检测的准确率进行对比。 结果 观察1组、观察2组血清胱抑素C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2组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观察1组(P<0.05)。观察1组60例患者中血清胱抑素C单项检测显示阳性43例,检出率71.67%;观察2组60例患者中尿微量白蛋白单项检测显示阳性46例,检出率76.67%;血清胱抑素C联合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显示阳性58例,检出率96.67%。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单项和联合检测的检出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在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有效检出早期肾功能损伤,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糖尿病临床诊断中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23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我院诊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纳入本次研究并作为研究组人员,将同期于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100例纳入本次研究的参照组人员,两组人员均行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记录两组空腹血糖、 餐后 2h 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血清 C 肽水平检验相关指标,统计各项数据,两组对比。结果 经数据统计,两组人员空腹血糖、 餐后 2h 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血清 C 肽水平各项检验结果对比,数据间存在明显差异,各指标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经分析,在糖尿病临床诊断中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的临床效果准确,可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利价值。

  • 标签: 糖尿病诊断 血清C肽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断中应用肺炎支原体抗体、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3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试验组,另抽选32例行健康体检的小儿作为对照组,入院后均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超敏C反应蛋白,对比两组观察对象的检测结果。结果:试验组17例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比≥1:80,占53.12%(17/32),超敏C反应蛋白(21.32±6.78)mg/L,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率、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阳性率高于对照组,肺炎支原体抗体与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单项检测阳性率(P<0.05)。结论:临床上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应用肺炎支原体抗体、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更高,值得推荐。

  • 标签: 小儿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抗体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米格列醇(瑞舒)联合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院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作为本次调查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35例,使用格列吡嗪治疗)和观察组(35例,于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瑞舒药物),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以及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餐后2h血糖(2hPG)]。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FBG、HbA1c以及2hPG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FBG、HbA1c以及2hP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T2DM患者的治疗中,选择瑞舒联合格列吡嗪治疗效果显著,控糖效果良好,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米格列醇 格列吡嗪 2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