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ICD-10国际疾病分类中,因产科情况的复杂性导致了第十五章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的编码相对难度较大、也较易出现编码错误。为了提高编码准确性,对产科涉及医学知识进行了简述,并就产科编码在日常工作中出现频率较高且较易出现问题的几类疾病,进行了相对详细的阐述,以期帮助编码员了解产科编码特点,较快找到所需资料,最终提高编码准确性。

  • 标签: ICD-10 十五章编码 常见问题
  • 简介:目的建立参芪扶正注射液的1H-NMR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新的依据。方法采用水峰抑制脉冲序列(zgcppr)测定参芪扶正注射液样品溶液的~1H-NMR指纹图谱,观测频率600.23MHz,测定温度298K。结果根据参芪扶正注射液的~1H-NMR指纹图谱的质子信号,鉴定了16个化学成分,包括4种糖类、7种氨基酸、3种有机酸以及乙醇和胆碱。采用MestReNova6.1.0软件对得到的~1H-NMR指纹图谱进行相位调整、基线校正、分段积分等数据处理。然后应用Excel2007软件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显示均在0.99以上。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的~1H-NMR指纹图谱能有效地鉴定其化学成分,操作简便,结果稳定可靠。该方法可以作为参芪扶正注射液指纹图谱研究的辅助方法以控制和评价中药质量。

  • 标签: 参芪扶正注射液 1H-NMR指纹图谱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整理我院心内科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的临床治疗资料,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同型前胱氨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06例H型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两组患者均以常规治疗为基础治疗方法,实验组则加用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指标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血脂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Hcy(14.38±5.73)μmol/L,对照组Hcy(16.96±8.47)μmol/L,实验组hs-CRP(4.79±3.37)mg/L,对照组(5.08±4.39)mg/L,治疗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实验组较对照组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Hcy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H型高血压 阿托伐他汀钙 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目的:比较血栓抽吸与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伴H型高血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影响。方法随机双盲法将85例急性心肌梗死伴H型高血压患者分为血栓抽吸组与替罗非班组,45例血栓抽吸组先行血栓抽吸后行PCI治疗,40例替罗非班组则于造影后采取替罗非班联合PCI治疗,比较两组慢血流或无复流发生率、ST段回落率、手术前后心肌标记物、心功能及随访6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血栓抽吸组慢血流或无复流、ST段回落、随访6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2%、84.4%、14.3%,较替罗非班组的15.0%、62.5%、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周CK-MB、TnI、Hcy、LVEF水平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抽吸组治疗后CK-MB、TnI水平分别为(14.6±5.2)、(34.3±21.0)μg·L-1,较替罗非班组的(20.2±6.4)、(45.2±22.4)μ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抽吸、替罗非班对AMI伴H型高血压患者PCI术后心肌及心功能均有保护作用,但血栓抽吸相比替罗非班随访心血管事件明显少,且更能有效预防或减少慢血流或无复流发生。

  • 标签: 血栓抽吸 替罗非班 急性心梗死 H型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