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银屑病的机制.方法取患者静脉血分离淋巴细胞培养,设为空白对照组(等量培养液);低浓度(125μg/ml)、中浓度(250μg/ml)、高浓度(500μg/ml)黄芪组;分离正常人淋巴细胞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浓度黄芪干预下外周血淋巴细胞CD4/CD8的表达.结果空白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空白对照组CD4/CD8比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处理组间的SNK多重比较,得出空白对照组与低浓度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中、高浓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高浓度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芪注射液对外周血淋巴细胞CD4/CD8比值有明显调节作用.黄芪注射液对CD4/CD8比值的影响可能是其治疗银屑病的机制之一.

  • 标签: 黄芪注射液 银屑病 CD4/CD8
  • 简介: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消化道肿瘤术后化疗病人的血常规及CD_4/CD_8的影响。方法:80例消化道肿瘤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参麦+化疗组,每组40例,两组均予含奥沙利铂3周方案化疗。单纯化疗组不加保护剂;参麦+化疗组每次化疗期间连用参麦注射液50mL/d,共5d。比较两组病人6疗程化疗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医症状积分的平均值;对比两组病人CD_4/CD_8绝对值及比例情况。结果:参麦+化疗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CD_4/CD_8比例较单纯化疗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纯化疗组化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较参麦+化疗组高,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能改善化疗相关症状,减轻化疗骨髓抑制,调节化疗患者免疫状态,保证化疗顺利进行。

  • 标签: 参麦注射液 肿瘤 血常规 CD_4/CD_8
  • 简介:目的研究甲状腺癌组织中CD15抗原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微波-LSAB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甲状腺癌、45例甲状腺腺瘤、20例癌旁甲状腺和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CD15抗原的表达。结果在甲状腺癌中CD15表达阳性率为68.0%,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和癌旁甲状腺(42.0%和35.0%,P<0.05),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2例呈CD15弱阳性反应。CD15表达与甲状腺癌组织类型无关,在淋巴结转移病例和病理分期Ⅲ~Ⅳ期病例,CD15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相应的无淋巴结转移病例和病理分期Ⅰ~Ⅱ期病例(P<0.05)。CD15阳性的甲状腺癌复发及死亡率显著高于CD15阴性的甲状腺癌复发和死亡率(P<0.05)。结论CD15表达对甲状腺癌恶性程度判断、生物学行为预测和预后评估是一种有意义的客观指标。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CD15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AIMMacrophagemigrationinhibitoryfactor(MIF)isapro-inflammatorycytokineinvolvedinthepathogenesisofavarietyofautoimmuneandinflammatorydiseases,includingarthritis,glomerulonephritis,Gram-positiveandGram-negativesepsis,andatherogenesis.RecentstudiesshowedthatCD74(antigen-associatedinvariantchainⅡ)isahigh-affinitymembrane-bindingproteinforMIF.ThepurposeofthepresentstudywastoexpresstherecombinanthumanCD74inE.coliandinhibittheactivityofMIFbyusingrecombinantCD74invitro.

  • 标签: 组织器官 CD74蛋白 抑制作用 巨噬细胞 细胞移植 抑制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CD1a在鞍区病变的表达情况及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4例鞍区肿瘤及非肿瘤性病变的CD1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情况。结果CD1a在15例Rathke′s囊肿内的正常垂体细胞、3例增生的腺垂体组织和28例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均100%的弥漫性强阳性表达,但在76例垂体腺瘤仅7例灶性阳性。CD1a在6例垂体生殖细胞肿瘤、62例颅咽管瘤、1例颗粒细胞瘤和3例垂体细胞瘤均不表达。结论CD1a可用于鉴别正常垂体细胞、腺垂体增生和垂体腺瘤,前两者呈弥漫性阳性,后者不表达或呈灶性阳性;由于正常垂体细胞表达CD1a,当有垂体炎时不要误诊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 标签: CD1A 垂体腺瘤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病理学
  • 简介:CD44v6是一种变异型CD44分子.是一种分布极为广泛的细胞表面跨膜糖蛋白,属于细胞表面黏附分子,主要介导细胞与细胞及细胞外基质之间的黏附作用,与肿瘤细胞对周围基质的黏附能力有关,它的过度表达使肿瘤细胞获得了转移的潜能。本研究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40例喉鳞状细胞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CD44v6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CD44v6与喉癌患者临床生物学特征间的关系。探讨CD44v6在喉癌中的过度表达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 标签: CD44V6 临床意义 喉癌组织 细胞表面黏附分子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跨膜糖蛋白
  • 简介:我母亲有“慢阻肺”,医生建议我去买个氧疗在家里给母亲吸氧,我去医疗器械的店里看了下,款式种类还很多,而且价钱也差别挺大的,店员的讲解也弄得我云里雾里的。氧疗应该怎么选呢?

  • 标签: 氧疗 选购 医疗器械 慢阻肺 母亲
  • 简介:在中医治法中,常有异病同治的概念,只要两种疾病的病相同,均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这也是中医特有的认识疾病、对付疾病的手段——“辨证论治”。妇科门诊中,萆解分清丸作为一剂祛湿良药,治疗下焦湿热证,疗效颇佳。

  • 标签: 异病同治 病机 中医治法 下焦湿热证 辨证论治 妇科门诊
  • 简介:摘要:血管造影在临床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放射介入检查与治疗的关键设备,能够应用到众多人体系统及脏器疾病检查中,不过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仍会由于种种因素影响,使得血管造影出现故障问题,影响到了实际的应用效果。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飞利浦FD20血管造影的几个常见故障,提出针对性的维修方案,并提出几点日常养护策略,以供参考。

  • 标签: 飞利浦FD20 血管造影机 故障维修
  •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CD4+T淋巴细胞基线值的艾滋病HAART后免疫重建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46例艾滋病患者予以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CD4+T淋巴细胞基线值的不同分为对照组(75例)与研究组(71例),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3、6、12、24个月CD4+T淋巴细胞数值均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3、6、12、24个月CD4+T淋巴细胞数值增幅幅度均比对照组大(P〈0.05)。结论CD4+T淋巴细胞计数高低将对免疫重建的速率产生直接直接影响,且后期相对较平缓,有利于促进患者免疫系统重建,进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 标签: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 CD4+T淋巴细胞 免疫重建 艾滋病
  • 简介:目的通过探讨Zn2+、Cd2+是否对其存在拮抗作用,为肾结石的预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用四种不同浓度比例的Zn2+、Cd2+喂养6-10周龄的小鼠,A,B,C,D四组分别以ZnSO4•7H2O(30mg/kg),CdCl2(0.84mg/kg)浓度比例为64、46、82、28进行腹腔注射,E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造模后检测各组小鼠24h尿量,各组小鼠左肾常规染色观察。结果实验组可见结晶成堆分布相互连接,且肾小管管腔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及上皮细胞的肿胀、变性和坏死。其中C组同对照组相比损伤较轻。检测四组小鼠尿液中BUN、UCr、UA、IP、Ca、Msds,部分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2+一定程度上促进肾结石的形成;Zn2+、Cd2+浓度比为82时,两者间存在的拮抗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结石的形成。

  • 标签: Zn2+ Cd2+ 肾结石
  • 简介:目的观察氧诱导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dysplasia,BPD)鼠模型肺微血管发育和CD34表达情况.方法采用持续高浓度氧暴露建立致新生小鼠BPD模型,将48只2日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BPD组和空气组,每组24只,BPD组养殖箱内氧气浓度维持70%±5%,于生后第3、7、14、21天两组分别处死6只取肺组织,观察肺组织结构变化和辐射状肺泡计数(radialalveolarcounts,RAC),用免疫组化检测CD34表达水平,imageproplus6.0软件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及平均光密度(averageopticaldensity,AOD).结果与空气组比较,BPD组肺组织CD34表达量减少,MVD明显减少,肺泡数量简化.BPD组生后第7、14、21天RAC低于空气组,生后第14、21天MVD和平均AOD均低于空气组(P〈0.05).结论持续高浓度氧吸入可导致新生鼠肺微血管发育异常,MVD减少,血管内皮细胞CD34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是BPD发生的重要机制.

  • 标签: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微血管 抗原 CD34 小鼠
  • 简介: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及C-反应蛋白(CRP)的表达水平,以利于对烧伤感染患者早期诊断及评价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根据病史、症状、体征而诊断明确的烧伤住院患者111例,分为脓毒症组(36例),局部感染组(39例),对照组(36例)。各组患者在入院后24~48h内取外周静脉血2ml,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中性粒细胞CD64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外周血CRP、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脓毒症组在恢复期(治疗1周后)复查。结果脓毒症组CD64、CRP表达显著高于局部感染组和对照组(P<0.01),局部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CD64≥43.20%、CRP≥91.85mg/L、白细胞计数≥11.05×109/L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1.50%为阳性标准,4种指标的敏感性分别为88.90%、86.10%、83.30%、88.90%,特异性分别为88.00%、88.00%、70.60%、77.30%。脓毒症组+局部感染组CD64与CRP呈正相关(r=0.458,P<0.01)、与WBC、Neu%无相关性(r=0.175、0.218,P>0.05),脓毒症组在恢复期CD64及CRP表达水平下降,与初期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未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初期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14.19、8.75,P<0.01)。结论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的表达水平及CRP的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烧伤感染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观察其治疗前后水平变化,对判断感染程度、治疗效果的评价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烧伤感染 CD64 CRP 脓毒症 流式细胞仪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ICU呼吸重症患者呼吸中的运用成效。方法 挑选院内2022年1月-2023年1月救治的100例呼吸重症病患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均50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则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支持,观察对比两组病患呼吸撤机时间、ICU入住时间。结果 研究组病患呼吸撤机时间、ICU入住时间均少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呼吸撤机时间、ICU入住时间,值得临床广泛运用与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ICU呼吸重症   呼吸机撤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