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转归规律。方法:对21例RMPP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并随诊。结果:21例RMPP患儿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值(CRP)明显增高,血沉增快;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实变、肺外并发症,其中8例伴胸腔积液,以肝功能的损害为多见;经大环类酯类抗菌药物加用糖皮质激素,并辅以丙种球蛋白治疗后,其疗效较满意;8例恢复期肺部病变迁延不愈,给予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其症状恢复正常。结论:儿童RMPP病情重、进展快,一但确诊,在治疗上予大环类酯类药物治疗外,应及早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当患者病情稳定后仍有肺实变者,应尽早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同时要重视肺外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以免造成误诊、漏诊及儿童永久伤害的发生。

  • 标签: 肺炎 支原体 糖皮质激素 儿童
  • 简介:目的:分析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人工浏览湖北省房县人民医院1010年1月至1011年11月检验科计算机系统中全部临床科室标本资料,筛选出分离得到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标本资料。记录菌株来源、送检科室、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和药物敏感试验情况,并进行数据整理。结果分离出大肠埃希菌菌株359株,肺炎克雷伯菌菌株196株;前者主要来源于尿液[111株(33.7%)],后者主要来源于痰液[165株(55.7%)]。大肠埃希菌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室[88株(14.5%)]、普外科[69株(19.1%)]和神经外科[56株(15.6%)];肺炎克雷伯菌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室[69株(13.3%)]、呼吸内科[50株(16.9%)]和神经外科[36株(11.1%)]。359株大肠埃希菌株检出产ESBL菌株175株,检出率为48.7%;196株肺炎克雷伯菌株检出产ESBL菌株116株,检出率为39.1%。产ESBL菌株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替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产ESBL大肠埃希菌对上述4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为1.3%、3.4%、5.1%和8.6%,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分别为1.6%、3.4%、1.1%和1.8%。结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治疗时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与ESBL检测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克雷伯菌 肺炎 耐药性 抗菌药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药师如何对重症肌无力患者提供个体化药学服务.方法:临床药师与临床医师密切配合,通过药物基因检测、审查药物相互作用、跟踪治疗药物监测结果、进行患者用药教育等方式,提供药学服务.结果:患者治疗方案调整后,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他克莫司血药浓度达到正常范围,病情有所改善.结论:临床药师加入临床治疗团队,提供个体化药学服务可以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效果.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免疫抑制剂 药物基因检测 治疗药物监测 药物相互作用
  • 简介:临床药师对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药学监护,与医师共同制订治疗方案:在抑酸、抗菌、抑制胰腺外分泌药物和胰酶制剂、营养支持和中药的合理使用方面提供用药建议。确保了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 标签: 急性重症胰腺炎 临床药师 药学服务
  • 简介: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用于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收治的92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其中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心衰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血浆BNP水平和心功能分级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R、SBP及DBP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HR、SBP及DB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衰评分和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衰评分和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BNP水平值和心功能分级值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BNP水平及心功能分级值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能够显著改善左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流动力学及血浆BNP水平值,临床疗效较为确切。

  • 标签: 参附注射液 急危重症 左心衰
  • 简介:目的观察和评估纤维支气管镜对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并肺不张的疗效.方法选取确诊为支原体肺炎并肺不张的患儿共4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的对症治疗方案,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观察1周后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5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早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是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并肺不张的一种理想方法.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支原体肺炎 难治性 肺泡灌洗术 肺不张
  • 简介:目的:探讨两种头孢菌素类药物在儿童支气管肺炎中的成本效果。方法所选10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均为本院2010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患儿,上述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给予头孢曲松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他啶治疗。均连续治疗7d。评定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成本效果为455/0.94=484.0;对照组成本效果为770/0.96=802.0。观察组成本效果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每取得一个治疗单位,其成本低于对照组。结论头孢曲松和头孢他啶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均获得较好临床治疗效果,但头孢曲松的治疗成本低于头孢他啶,值得借鉴。

  • 标签: 支气管肺炎 儿童 头孢曲松 头孢他啶
  • 简介:心力衰竭(heartfailure,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后阶段。研究发现,当HF急性发作时,血流动力学改变是出现最早。因此,对HF的患者应立即行血流动力学监测。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PICCO)技术通过将经肺热稀释技术与脉搏轮廓波形分析技术相结合,能实时动态的评估心输出量情况,同时可监测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肺水指数(EVLW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等多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时了解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及容量负荷状态,对其病情早期判断、早期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PICCO监护指标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判断意义,为临床治疗与护理提供参考。

  • 标签: 血流动力学监测 心力衰竭患者 心输出量 预后判断 重症监护室 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