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除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外,认知障碍为其另一核心症状。研究显示约85%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认知障碍,事件相关电位P300异常可反映其大脑认知功能的改变,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P300靶刺激P3波幅下降、潜伏期延长。但对于P3异常是精神分裂症的素质性指标,还是状态性指标,目前的研究结果尚不一致。

  • 标签: 事件相关电位 P_3 认知障碍 潜伏期延长 核心症状 素质性
  • 简介:著名的医学网站Medscape对2014年医学新闻大事件进行了盘点(YearinMedicine2014),摘录编译如下:【1】埃博拉和新发传染病2014年在西非爆发的埃博拉,1.8万人感染,6000余人死亡。截至12月8日,尽管疫情远未结束,但美国关于感染病人和两例死亡的恐慌已经逐渐降下了。其他新发传染病也是今年的重大新闻,从起源于中东地区现已扩大的MERS,到美国的肠病毒D68和基孔肯雅病。

  • 标签: 新发传染病 肠病毒 中东地区 大事件 柳叶刀 顾问委员会
  • 简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近3年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519例体外诊断试剂的可疑不良事件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体外诊断试剂的可疑不良事件报告存在使用单位上报意识薄弱、Ⅱ类产品报告数量较多、风险信号较为隐蔽等问题.监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应加强风险责任意识,建立健全监测相关的工作制度,保障公众使用体外诊断试剂的安全.

  • 标签: 体外诊断试剂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 风险因素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与评价工作各个环节对报告质量的作用和影响,提出改进报告质量的有关建议,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医疗器械安全性监测与评价工作提供参考。方法立足国家中心层面,在对全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数据库开展数据规整工作的基础上,对报告系统内的数据进行研究,针对报告质量问题进行总结、梳理;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研究分析,归纳并提出报告质量影响因素。结果与结论报告质量是开展医疗器械安全性监测与评价工作的基础,创新报告和监测模式可以从源头提高报告质量,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建设与完善、监测技术机构审核评价职能的有效落实、相关机构建立数据共享与风险沟通机制可促进提升报告质量。

  • 标签: 医疗器械 不良事件 报告质量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多频稳态诱发电位(ASSR)与听性脑干反应(ABR)对成人感音神经性耳聋听阈的影响。方法100例成人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ASSR的反应阈、ABR的反应阈进行测听。结果ABR反应阈、ASSR反应阈以及行为听阈存在着很高的相关性。在高频时,ABR反应阈、ASSR反应阈与行为听阈接近;在低频,ASSR反应阈与行为听阈的相关性较ABR反应阈与行为听阈的相关性要高。结论ASSR以及ABR均可以作为感音神经性耳聋客观听阈的有效评估方法,但是ASSR优势更加明显。

  • 标签: 多频稳态诱发电位 听性脑干反应 成人 感音神经性耳聋 听阈
  • 简介: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HCM)是非缺血性心肌病中较常见类型,发病率1/500,国内与国外报道类似。该病为35岁以下青年及运动员发生心源性猝死(SCD)的最主要原因,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负担[1]。心脏磁共振扫描(cardiovascularmagneticresonance,CMR)不仅可对HCM患者形态、结构、功能做准确评价,还可通过心肌灌注及活性扫描观察心肌血流灌注情况及纤维化情况。本研究旨在探讨CMR技术对HCM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 标签: 肥厚型心肌病 心血管事件 预测价值 磁共振扫描 心肌血流灌注 心肌灌注
  • 简介:目的分析碘造影剂相关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碘造影剂使用情况调查表”,对2013年4月20日至7月20日在北京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所有住院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主要出院诊断、手术相关信息、合并用药、应用造影剂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不良反应/事件相关信息.由调查人员询问患者术后1d和出院时主观感受,并结合病历记录填写调查表.以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行CAG或PCI、既往和本次住院造影剂使用情况、过敏史、饮酒史、合并疾病及合并用药情况等为自变量,将其分别与碘造影剂相关全部不良反应和单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选取有统计学意义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以比值比(OR)和95%置信区间(CI)表示.结果共纳入581例患者,男364例(62.7%),女217例(38.3%);年龄29~90岁,平均(65±12)岁;BMI15.8~41.0kg/m2,平均(25.5±3.4)kg/m2;行CAG者338例(58.2%),PCI者243例(41.8%);应用碘海醇注射液(双北)者173例(29.8%),碘海醇注射液(欧乃派克)者160例(27.5%),碘克沙醇注射液(威视派克)164例(28.2%),碘普罗胺注射液(优维显)者84例(14.5%);碘造影剂使用剂量为23~500ml,平均(136±77)ml.581例患者中69例出现碘造影剂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双北、欧乃派克、威视派克、优维显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7%(22/173)、7.5%(12/160)、18.3%(30/164)、6.0%(5/84),不同品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69例患者共出现88例次不良反应(轻度60例次,中度28例次),其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23例次(26.1%),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17例次(19.4%),胃肠系统损害14例次(15.9%),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损害12�

  • 标签: 造影剂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危险因素
  • 简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病率日渐增多,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病变等成为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问题[1]。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合并肿瘤更为常见。

  • 标签: 糖尿病 恶性肿瘤 相关性分析
  • 简介:心血管疾病是当今世界威胁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第1位,寻找新的生物学靶点来进行心血管疾病早期诊断及干预治疗,对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内源性的小分子非编码单链RNA,通过与靶mRNA的3'末端非翻译区域(UntranslatedRegions,URT)特异性结合抑制转录后基因表达。

  • 标签: MICRORNAS 心血管疾病 相关性 循环 特异性结合 人类健康
  • 简介:1引言当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疾病谱、死亡谱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主要死因不再是传染性疾病,而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冠心病、肿瘤、中风等。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是这些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方式有益于减低危险因素,预防各种“生活方式病”。

  • 标签: 健康教育 疾病相关性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低危险因素 生活方式病 发展中国家
  • 简介:目的分析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7例于本院就诊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本院健康体检人员70例作为对照组,有效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对比两组研究对象Hcy水平,研究脑梗死与Hcy相关性。结果观察组高同型半胱氨酸发生率、Hcy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水平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无相关性。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增高,高同型半胱氨酸有可能是脑梗死独立危险因素,关系密切。

  • 标签: 脑梗死 高同型半胱氨酸 相关性
  • 简介: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近来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在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构成中分别占10.56%和7.80%,居第3位和第5位。结直肠腺瘤泛指直肠黏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至少80%结直肠癌由此演变而来,是公认的结直肠癌癌前病变,因此积极诊治结直肠腺瘤是控制和减少结直肠癌的重要途径[1]。本文就结直肠腺瘤的分型、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腺瘤 危险因素
  • 简介:慢性牙周炎(CP)是最为常见的一类牙周病。目前全球分别约有44%~57%和10%的成人患有中度和重度CP,并且已成为成人失牙的主要原因。CP是一种感染性疾病,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gingivalis,P.g)是CP最主要的致病菌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慢性牙周炎的危害己不仅仅局限于口腔,还与一些全身系统性疾病密切相关

  • 标签: 牙龈卟啉单胞菌 慢性牙周炎 心血管系统疾病 gingivalis 斑块破裂 巨噬细胞
  • 简介:目的探求华法林常规剂量方案下抗凝效果及相关因素。方法纳入华法林3mgqdpo用药且超过5天未调整用药患者,分析华法林抗凝效果,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患者血液样本并检测患者VKORCl和CYP2C9基因型,统计分析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对华法林抗凝的作用与影响。结果52人(54.74%)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值)低于1.8,22人(23.16%)3mg方案下INR值大于2.5,仅有21人INR值落在1.8~2.5之间,达标率22.11%。分析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对华法林稳定剂量的作用与影响,仅发现年龄因素与INR值相关。结论多数患者华法林常规剂量应用INR值未达标。未发现遗传因素在常规剂量患者中的影响,发现年龄与这类患者相关

  • 标签: 华法林 常规剂量 VKORC1 CYP2C9 基因多态性
  • 简介: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amyloidangiopathy,CAA)作为一种常发生于老年人的脑内微血管病变,病理特征主要是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沉积于皮层、皮层下、软脑膜中或小血管的中膜以及外膜,血管平滑肌失去了正常的生理功能[1]。CAA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临床易出现反复发作或多发脑叶出血,

  • 标签: 脑淀粉样血管病 脑出血 淀粉样Β蛋白前体
  • 简介:检索2009至2013年PubMed、Nature数据库、ScienceDirect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不良反应(ADR)相关性研究的期刊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分析,就药物代谢酶、转运蛋白、免疫分子、受体的基因多态性与ADR发生的关系进行综述.药物代谢酶主要涉及细胞色素P4502C9、N-乙酰基转移酶2、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6、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二氢嘧啶脱氢酶;转运蛋白主要涉及水溶性载体家族22成员2、电压依赖性钙通道γ亚基6、水溶性载体家族6成员12、ATP结合盒转运体B1;免疫分子主要涉及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lymphocyteantigen,HLA)相关的基因复合体,包括HLA-B、HLA-A和HLA-C;受体主要涉及多巴胺2受体/含锚蛋白重复和激酶域1TaqIA基因、趋化因子受体3、孤儿核受体NR4A1、孕烷X受体和白细胞介素4受体α.了解基因多态性与ADR的关系有助于实施个体化用药,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 标签: 多态现象 遗传 药物相关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个体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