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5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 目的:评估并优化我院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coli)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给药方案。方法:收集2020年度我院患者大肠埃希菌耐药监测报告,选取临床使用率较高的抗菌药物作为研究对象,并基于PK/PD模型运用蒙特卡洛模拟法对临床使用给药方案进行评估,计算出6种抗菌药物不同给药方案的达标概率(probability of target attainment,PTA)和累积反应分(cumulative fraction of response,CFR),评价疗效和优化出初始及个体化给药方案。结果:8种给药方案CFR大于90%,包括:亚胺培南西司他丁0.50g q8h;亚胺培南西司他丁0.50g q6h;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0g q12h;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0g q6h;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375g q6h;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25g q6h;头孢吡肟2g q8h;阿米卡星15mg/kg q24h。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左氧氟沙星给药方案CFR均低于90%。结论:上述方案的CFR大于90%,可作为我院大肠杆菌感染患者的初步经验治疗方案。经验性治疗不建议使用左氧氟沙星,谨慎选择头孢哌酮舒巴坦;根据最低抑菌浓度(MIC)调整目标治疗方案

  • 标签: 药动/药效学 蒙特卡洛模拟 抗菌药物 大肠埃希菌 给药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预防治疗及其保健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112例,随机设为研究组(n=56)与对照组(n=56)进行对照试验。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预防治疗和保健。比较两组患者产后组产后出血量,休克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和休克率,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产后出血 预防治疗 保健
  • 简介:摘要:药物结晶是指将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能的晶体或物质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分离,从而使其具有某种特殊的结晶结构和功能的过程。药物结晶是药物制剂生产中的重要工艺流程之一,也是制药工业的关键技术。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药用化学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在药品的开发、制备、使用等各个环节中,都需要大量的纯化水,而这些纯化水的来源十分复杂,因此对纯化水中的杂质和杂质的筛选及处理就显得尤为的紧迫。在药物的研究与应用中,最常用的就是用固体材料作原料,以得到所需的有效成分含量的产品,它主要包括了:(1)溶体的形成;(2)粉末的分散;(3)溶质的沉淀;(4)混合液的合成以及新的化合物等。

  • 标签: 药物合成 结晶技术
  • 简介:摘要:为了更好的方便群众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进一步保障药物使用的安全质量。本文对建立药物警戒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希望可以为同行业者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 标签: 药品管理法 药物警戒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药品监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情感引导在儿童保健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6月来我院儿保科进行做保健的600例儿童进行对比,将600例儿童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实验组加强情感引导的护理,对比两组儿童家属的焦虑程度、家属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儿童加强情感引导护理后,家属焦虑程度下降,儿童配合率增大,满意度明显提高,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情感引导 儿童 保健工作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探究儿童保健护理对儿童成长发育的影响,对其护理效果及影响价值予以详细表述。方法 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在我院择40例行常规健康体检的儿童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时间选取在2020年1月-10月期间,将其以单双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参照组,详细记录两组儿童在接受不同护理后,观察成长发育情况、智力、运动功能发育情况以及营养性疾病发生情况,对相关数据予以表格形式统计分析并做总结性报告。结果 研究组儿童成长发育情况、智力、运动功能发育情况均显优且营养性疾病发生相对较少,数据足以说明此组保健护理方案具有较高可行性。结论 儿童保健护理对儿童成长发育起着积极的作用,其影响价值显高,既能促进儿童身高、体质正常发育,同时对其智力发育、运动功能也发挥着明显保健护理效果,进而减少了营养性疾病发生情况,有效提升儿童健康生长发育,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提倡大规模推广。

  • 标签: 儿童保健护理 儿童成长发育 影响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童保健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200例研究对象(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根据不同儿童保健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100例,常规儿童保健护理)与观察组(100例,常规儿童保健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统计分析2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家长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保健护理知识掌握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常见疾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的科学应用,可改善患儿家长心理状况,提高患儿家属健康护理知识掌握度,减少患儿常见疾病发生率,提升患儿家长对科室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儿童保健护理 健康教育 常见病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母婴安全行动计划(2018-2020年)》颁布的新形势下,在妇幼保健工作中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普及孕育健康知识、提高孕妇自我保健意识、促进良好的母婴健康及科学育儿行为尤为重要。为此,本文特针对如何创新孕妇学校教学模式,提升孕期保健服务能力加以分析,仅供参考。

  • 标签: 孕妇 教学模式 保健服务 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童保健护理对儿童成长发育存在的影响。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入组儿童(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50例,儿童保健护理),统计分析2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1年后,观察组身长长与对照组(P<0.05),体重重于对照组(P<0.05),语言行为、精细运动行为、大运动行为、适应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疾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家属保健护理知识掌握度与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保健护理的有效运用,对儿童成长发育存在积极影响,可有效减少儿童营养性疾病、常见疾病发生率。

  • 标签: 儿童成长发育 儿童保健护理 营养性疾病 护理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临床上应用儿科保健在早产儿智力与体格发育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观察。方法:于本院选择198例早产儿,分为对照组(99例)和观察组(99例),对照组早产儿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早产儿行儿科保健干预,分析两组早产儿的智力、体格、精神及运动等发育情况;分析两组早产儿的患病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干预后的发育商与体格发育情况较对照组均有所提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干预后的精神及运动发育情况较对照组均有所提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干预后的肺损伤、呼吸道感染及贫血等患病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有所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及时对早产儿进行安全可靠的儿科保健干预,可有效加强儿童体格、精神及智力的发育,值得临床运用。

  • 标签: 早产儿 儿童保健 智力 体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预防保健与康复护理干预在老年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1月-2021年5月诊治的96例老年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样本,根据摸球法分成两组,每组患者48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预防保健+康复护理,评比两组临床效果的不同。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同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高,且组间数据差异上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保健与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康复护理干预 预防保健 老年脑血管病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城镇流动人口孕妇的建卡状况,探讨有效的孕期保健方法。方法 选取2019年5月到2021年5月期间在本院生产的50例流动人口孕妇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其中建卡孕妇25例将其划分为研究组,未建卡孕妇25例将其划分为参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结果 比较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孕妇的产科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城镇流动人口孕妇的建卡率较低,而未建卡孕妇极易出现产科并发症。所以,就需要促使流动人口孕妇能够主动建卡,提高对孕妇的孕期保健效果,从而切实的保证孕妇以及围产儿的生命安全。

  • 标签: 城镇流动人口 孕妇 建卡 分娩方式 不良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优质护理干预在妇女保健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5月-2020年4月本院48例体检妇女,随机分组,每组24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保健意识水平、保健知识和保健行为评分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更低,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

  • 标签: 妇女 保健工作 优质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