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1中毒经过2003年12月2日,我市某企业金泥置换工段的两名女工,对过滤袋进行刮浆作业之后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闷憋气等症状,但未引起足够警觉重视,认为可能是感冒所致,第2天两人继续上班,症状随之加重,到厂卫生所就诊,厂医认为是氰化钠中毒,分别给予注射美蓝,但症状并未减轻并进一步加重,分别于上午10时下

  • 标签: 砷化氢中毒 调查 职业病 危害因素
  • 简介:中国新修订的《中华任命共和国刑法》第335条新增设了一个新的罪名一医疗事故罪:随后颁布的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55条中规定:“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依照刑法关于医疗事故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标签: 医疗事故罪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卫生行政部门 刑事责任 执业许可证 医疗机构
  • 简介:庭外调解也称诉讼外调解,指不涉及诉讼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仲裁调解。《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四十六条: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标签: 医疗事故 医疗纠纷 庭外调解 医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已经于2002年9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了医疗事故的过错原则,并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将医疗事故分为四级,对医疗事故的等级界定更严,并取消了责任事故,技术事故,一级医疗事故中还包括重度残疾;患者有权复印病历,复印过程还应有患者在场;医疗事故鉴定改由医学会主持,并设置专家回避制度,法医将参加医疗事故鉴定等。

  • 标签: 患者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医院行为 医学会 残疾 重度
  • 简介:2015年6月1日21时28分,“东方之星”号客轮在长江水域监利县大马洲段发生翻沉,船上载有454人,生还12人,遇难442人。

  • 标签: 应急处置 客轮 东方 卫生 事故 监利县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在临床医学中,积极开展输血治疗是抢救失血过多危重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也是疾病治疗的首要措施。用血安全的保障必须强调输血过程中的各流程质量保障,因此本文现探析优化输血检验流程对降低检验差错事故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均是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共计1560例,按照患者接受输血检验的不同流程方式分成两组(每组各780例),使用常规输血检验的为普通组,而采用优化输血检验的为优化组。经过输血后,将两组患者的输血反应、输血性疾病、医患纠纷发生率及对输血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经数据对比分析,优化组和普通组的患者在临床输血后不良反应占比有:输血反应2.44%:8.85%;输血性疾病0.00%:5.26%;医患纠纷2.56%:7.31%(详见表2),优化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远远低于普通组;优化组患者对输血满意度(97.05%)却明显高于普通组(86.67%)(详见表3)。两组数据对比P<0.05组间存在对比性。结论:优化检验流程可以降低输血传染性疾病、输血不良反应及医患纠纷,提高了输血检验工作的准确率和患者对输血的满意度,应在医学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优化输血检验流程 检验差错事故 输血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导尿管顶端烫穴与金属支撑丝当临床上发生导尿困难时,把金属支撑丝放入导管腔内,可增加导尿管的硬度,使导尿管容易插入膀胱。目前常用的红色橡皮导尿管顶端为一侧孔,应用不当时支撑丝则从侧孔中穿出,容易损伤其它组织。用烧红的大头针从侧孔中向顶端烧烫0.5cm的

  • 标签: 导尿管 导尿困难 中穿 导管腔 泌尿外科 尿道狭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国家核工业的发展,核能的应用领域日益广泛,发生核泄漏事故的危险增加,部队担负核事故应急救援任务可能性增大。我部于1994年11月以某核电厂发生核泄漏事故为背景,组建兵站,进行了应急救援后勤保障检验性演练,现就此次演练中有关卫勤保障工作的体会报告如下:1针对核辐射卫勤保障的特点和难点,有目的地组织训练

  • 标签: 卫勤保障 核辐射事故 应急救援 沾染区 医疗队员 防护衣
  • 简介:摘要:这项研究深入探讨了灾害性化学品事故应急响应与处理机制的现状、问题与解决方案。通过实地调查和成功案例分析,揭示了应急响应中存在的问题,如信息传递滞后、资源分配不均等,并总结了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建议,包括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加强部门协同等,旨在构建更协同高效的机制。进一步,本研究深度分析了灾害性化学品事故应急响应中的问题与瓶颈,通过具体案例展现了其影响。提出构建协同机制与可持续策略的思路,包括强调跨部门合作、注重技术创新与法规更新。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我国灾害性化学品事故应急响应的未来提供了创新性思路和具体建议。

  • 标签: 灾害性化学品事故 应急响应 事故处理 紧急应对 环境修复
  • 简介:心内直视手术后患者需呼吸机辅助呼吸,并且带有多条输液管道。由于病人病情危重,变化快,这些管道可谓生命攸关,因此,必须重视其护理。现就心内直视手术后两种重要管道的护理讨论如下。1气管插管的护理1.1心内直视手术后患者,返ICU后连接呼吸机,首先观察双侧胸廓起伏的幅度以及是否对称,并听诊双肺呼吸音,若双侧胸廓起伏不明显,常见的原因有(1)潮气量过小。(2)通气管道破损。(3)通气管道接头处松动。(4)气囊漏气。查明原因,对症处理。若双侧胸廓起伏不对称(先天或后天畸形除外),且双肺呼吸音亦相应地不对称,常见的原因为气管导管偏入一侧支气管。需立即拍床旁X片来证实。正确的位置在隆突上3cm左右。若插管过深超

  • 标签: 心内直视手术后 输液管道 通气管道 呼吸机 气管导管 正确的位置
  • 简介:摘要:目的:管道标识随着导管种类的增加也日益常见,现探究将其运用于肿瘤胸外科护理安全管理时产生的效果。方法:选取102例来我院胸外科就诊且治疗时间在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之内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住院号的奇偶性作为依据将其等分,参照组对患者施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对患者施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管道标识,对比两组护理差错情况与满意情况。结果:研究组发生连接错误、给药错误、引流计量错误、意外脱管护理差错的概率(6%)低于参照组(28%);研究组患者的满意率(98%)明显高于参照组(82%),以上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道标识具有规避护理风险以及警示作用,将其运用于肿瘤胸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能够明显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

  • 标签: 管道标识 肿瘤胸外科 护理安全管理 运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院外PICC带管患者管道维护依从性的影响。方法由PICC维护护士组织开展为期8周的社区护理干预活动,每2周活动一次,每次活动时间1-1.5h,共活动4次。对社区护理干预前、后的PICC带管患者导管维护知识知晓程度和维护行为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活动结束2周后,PICC带管患者在社区护理干预后导管维护知识知晓度和维护依从性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维护护士主导的社区护理干预覆盖面广,对于提高PICC带管患者导管维护知识知晓度和维护依从性有明显效果。

  • 标签:
  • 简介:目的介绍用同种带瓣管道矫治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体会。方法用同种带瓣管道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14例,手术均在全麻低温低外循环下进行,共用同种主动脉管道11例,肺动脉管道3例。法洛四联症和右室双出口均用同种带瓣管道作跨瓣环补片,保持管道动脉瓣和患者肺动脉瓣在同一平面上,矫正型大动脉转位作左室到主肺动脉同种主动脉后“C”字管道连接,管道近端接一段长约2.5cm预凝人造血管。结果术后死亡1例,1例患者随访过程中出现慢性心功能不全,其余患者均健康生存,心功能Ⅰ级。结论用同种带瓣管道矫治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有较好的效果。具有血液动力学好。毋需抗凝,抗感染效果好,出血少等优点。

  • 标签: 同种带瓣管道 先天性心脏病 治疗 全麻 低温 体外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