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卡介苗膀胱灌注防治膀胱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 2018年 7月 -2019年 7月在本院治疗的膀胱肿瘤患者 6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 30例,用常规护理,观察组 30例,用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依从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护理,在两组依从性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方面,观察组少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对卡介苗膀胱灌注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可推广。

  • 标签: 卡介苗 膀胱灌注 人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给予慢性盆腔炎患者氧氟沙星、替硝唑等联合腹腔灌注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在 2018年 2月 ~2020年 1月期间开展,选择在这一时期来我院接受慢性盆腔炎的患者 98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被分为两组,每组各 49例。其中接受氧氟沙星、替硝唑联合静脉滴注治疗的是对比组,另一组接受氧氟沙星、替硝唑、利多卡因、糜蛋白酶、地塞米松联合腹腔灌注治疗的是研究组。将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以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均无差异, P> 0.05;治疗后,研究组的 MMP-2明显低于对比组,而 ICAM-1高于对比组, P< 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相比于对比组,明显较低, P< 0.05。结论:采用氧氟沙星、替硝唑等联合腹腔灌注的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并且生化指标改善情况理想,因此,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氧氟沙星 腹腔灌注 静脉滴注 替硝唑 生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 浅谈氧氟沙星、替硝唑等联合腹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在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我院接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中,随机抽选90例作为本课题研讨样本,平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前者应用氧氟沙星、替硝唑治疗,后者加入腹腔灌注治疗,比对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通过对比得知,在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对比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明显,其中观察组表现优异,总有效率较高且不良反应情况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氧氟沙星 替硝唑 腹腔灌注 慢性盆腔炎患者 疗效
  • 简介:摘要:探讨前列地尔脂质乳剂对急性缺血再灌注微循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大鼠制作MIRI 模型进行干预,观察前列地尔组及对照组心肌毛细血管墨汁灌流数以及大鼠血sICAM-1,sVCAM-1, 白细胞黏附分子CD_(11b),CD_(18)水平进行检测和相关分析。结果:1.前列地尔组与对照组比较毛细血管墨汁灌流数增加最多,镜下可见大量的复流现象,且毛细血管管径变粗,治疗效果最佳,p < 0.05。2.前列地尔组及对照组比较血sICAM-1,sVCAM-1, 白细胞黏附分子CD_(11b),CD_(18)水平进行降低,有显著差异,p < 0.05。结论:前列地尔可以明显增加心肌缺血部位毛细血管灌流数,改善急性缺血微循环障碍,显著下调细胞粘附因子sICAM-1、sVCAM-1、CD11b以及CD18的表达水平,可以改善急性缺血再灌注微循环。

  • 标签: 前列地尔 缺血再灌注 微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