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病情简介患者女,27岁,既往体健。因"肛门肿物脱出2年余"于当地医院门诊就诊,经体格检查等,诊断"混合并直肠黏膜脱垂(Ⅲ度)"。入院当天在门诊局部麻醉下行直肠黏膜环钉合术(PPH手术)。手术后入病房行静脉补液、观察治疗。术后病人诉腹痛、腹胀明显,肛门有少量鲜血流出,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因手术医生有事未在病房,当班医生看病人后,考虑术后正常反应,未予特殊处理。

  • 标签: 直肠黏膜脱垂 PPH术 混合痔 黏膜环 腹部胀痛 肠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自拟导尿方干预对术后患者尿潴留恢复排尿的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肛肠科术后尿潴留患者122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空白组2组。空白组常规肌肉注射新斯的明药液2mL。治疗组给予口服自拟导尿方,并将药渣局部热敷。结果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治疗组与空白组在排尿时间上比较,其疗效均明显优于空白组。结论通过中药治疗术后尿潴留患者,可有效缩短排尿时间,减少了护理人员工作量,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减轻术后痛苦,利于病情恢复,提高了医疗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肛肠科术后继发性出血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XX市XX医院肛肠科接收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病例均在医院接受了手术,术后一周至两周内短期出血量高于100毫升,为被确定为继发性出血。结果经过积极治疗后,56例术后继发性出血患者均治愈出院,止血后住院天数平均为8。结论术后出血患者首先找出出血原因和出血部位,才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若患者出血量大于100毫升,出现休克应该立即进行输血处理,稳定患者和家属的情绪。出血量不大的患者及时进行止血操作,防止再次、过量出血。

  • 标签: 痔瘘 术后 继发性出血 防治
  • 简介:目的观察、评价布托啡诺在术后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B组(布托啡诺组:n=30):布托啡诺8mg、托烷司琼4mg、0.9%生理盐水加至100mL;F组(芬太尼组:n=30)芬太尼0.8mg、托烷司琼4rag、0.9%生理盐水加至100mL。选择负荷剂量加维持剂量即微泵连续给药方式行静脉镇痛(持续注药速度为2.0mL/h,单次PCA剂量为1mL,锁定时间30min)。结果布托啡诺组与芬太尼组相比,镇痛评分(VAS)、镇静评分、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尿潴留、瘙痒发生均无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均无呼吸抑制发生。结论布托啡诺用于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确切,安全,不良反应少。

  • 标签: 痔瘘术后 静脉患者自控镇痛 布托啡诺 芬太尼
  • 简介:术后易出现切口周围水肿,不仅加重了切口疼痛,同时也影响切口的愈合,其中少数严重的水肿尤如痔疮嵌顿一般。术后出现切口周围水肿原因较多,经对我院自2000年1月-2002年12月术后病人700余例观察分析,认为术后水肿的原因及相应的治疗方案有以下几种:①术前肛门及核周围已出现明显水肿,如内痔嵌顿发炎时行急诊手术,或炎性并发血栓水肿行手术时,易出现术后水肿。

  • 标签: 术后并发症 水肿 原因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揿针疗法在缓解混合术后切口疼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9月-2021年4月我科硬膜外麻醉下行混合外剥内扎术的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术后予以常规治疗,双氯芬酸钾口服,实验组在上述镇痛的基础上在神门、肛门、直肠、肺、二白等穴行腧穴埋针疗法,每6h按压一次(点按20下,患者能承受为宜),比较2组术后6h、12h、18h、24h患者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h静息痛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12h、18h、24h静息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揿针 混合痔 肛肠科 皮内针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湿敷与坐浴对混合术后创面止痛与愈合的效果,寻求合适的止痛和促进创面愈合的护理方法。方法将100例住院手术治疗的混合患者随机分为湿敷组、坐浴组,湿敷组用中药煎汁原液湿敷,坐浴组用中药煎汁加温水先熏蒸后坐浴。结果术后1d中药湿敷与坐浴止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敷法止血、消肿效果优于坐浴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敷组的肉芽组织生长优于坐浴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中药坐浴组,两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混合术后使用中药湿敷止痛、促进创面愈合效果较用中药坐浴好,湿敷患者舒适度高,乐于接受,且负性因素影响小,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混合痔 湿敷 坐浴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Mile‘s结肠造的护理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2月运用了直肠癌术后Mile‘s结肠造的患者70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运用综合的护理方法,1个月后对患者的两组护理后的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估。结果经1个月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口感染症状,口粘膜水肿症状,以及口狭窄症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运用了直肠癌术后Mile‘s结肠造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有助于降低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出现,整体上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直肠癌术 结肠造瘘 常规护理 综合护理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糜蛋白酶超声气雾在混合术后促进创面愈合的疗效和机制。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随机抽选的156例混合术后患者,分为治疗组(用糜蛋白酶超声气雾组)和对照组(用周林频谱组)各78例,分别观察术后创面换药疼痛和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在减轻创面疼痛、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俨〈0.01)。结论糜蛋白酶超声气雾要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且价格便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混合痔 糜蛋白酶超声气雾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剂量、疗程和手术时机,尽量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以个案形式阐述晚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所导致的局部反应。结果:晚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治疗各有利弊,术前做好充分评估,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混合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改善效果。方法:将我院2022年1月-2022年6月56例混合手术患者,入院按住院号单号双号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个性化护理。了解成效。结果:实验组疼痛状况、情绪障碍程度更低,满意度更高, P<0.05。结论:混合手术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效果确切。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混合痔手术患者 术后疼痛 改善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在混合术后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混合手术患者纳入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中医特色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创口愈合情况、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可有效促进混合患者创面愈合,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中医特色护理 混合痔 护理满意度
  • 简介:应用安氏化液治疗内痔、静脉曲张混合60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避免了常规硬化剂注射疗法所引起的肛门狭窄、溃疡出血等并发症。

  • 标签: 安氏化痔液 内痔 混合痔 注射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当前优质护理在动静脉内术后血透护理中的价值开展深入分析,判断优质护理在临床上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收治的行动静脉内术患者100例,在其同意参与研究的前提下,设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时间排序,单数50例设置为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双数50例设置为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低于研究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优质护理 护理满意度 常规护理 动静脉内瘘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食管癌术后出现吻合口后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间6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于术后均出现吻合口,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循证护理),每组30例,比较患者吻合口愈合时间及护理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吻合口愈合较快,护理质量评分较高,且该组患者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循证护理对食管癌术后出现吻合口患者进行干预后,可有效提高患者痊愈时间,提高护理有效率。

  • 标签: 食管癌 吻合口瘘 循证护理
  • 简介:目的考察熊胆灵栓治疗内痔与混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8月—11月5个临床研究中心收治的内痔与混合患者216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62例,使用熊胆灵栓直肠给药治疗;对照组54例,使用麝香痔疮栓治疗,于治疗7d后对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和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中医症候总有效率及各项症状消失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结论熊胆灵栓治疗内痔与混合有效,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痔疮 内痔 混合痔 熊胆痔灵栓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