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理念转变——从单纯降压到有效疾病管理以往人们试图通过调整降压药物和强化治疗提高达标率,但最近20年我国高血压的控制率仍很低,全人群的血压控制率从2.8%仅提高到6.1%,三级医院的血压控制率也仅仅在30%。

  • 标签: 高血压 全程控制 血压控制率 数值 降压药物 疾病管理
  • 简介:目的:制备环孢素A自微乳软胶囊,确定纳米粒径测定方法,控制产品质量。方法:通过测定环孢素A溶解度,以及以自微乳化后的粒径、自乳化时间和色泽为指标,对油相、潜溶剂、乳化剂、助乳化剂进行筛选,制备环孢素A自微乳软胶囊;通过稳定性、精密度等方法学试验,确定自微乳化后乳滴直径测定方法,控制产品质量。结果与结论:油相、潜溶剂、乳化剂、助乳化剂比例为1∶2∶2∶2时可获得优良的自乳化效果,软胶囊平均自微乳粒径为25nm,因此提高了环孢素生物利用度,减少了服用量。

  • 标签: 环孢素A 软胶囊 自微乳化 粒度
  • 简介: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院前转运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包括转运医护人员及司机的感染知识培训、转运途中的院感防控措施、随车家属宣教:转运后的处置。结果医护人员、司机及其家人在隔离期内无感染发生,收治及处置手足口病患者过程中.未发生医院感染。结论做好转运途中的感染预防控制及床边隔离,可减少医护人员及患儿家属的隐性感染,为控制疾病传播或再次感染、防止疫情蔓延、减低发病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有积极意义。

  • 标签: 重症手足口病 院前转运 医院感染 顸防控制
  • 简介:目的比较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应用不同方式控制呼吸的效果。方法选取DSCT被检者150例.分自主式屏气组(对照组)和方言+捏鼻式屏气组(干预组),通过护理干预呼吸控制,CT冠状动脉造影后,进行MIP、vR后处理,参考美国心脏病协会的冠状动脉指南,采用的5分制标准,评价冠脉成像质量,对比2种方式的屏气效果。结果自主式屏气组(对照组)75例,控制呼吸成功率占90.7%(68/75);方言+捏鼻式屏气组(干预组)75例,控制呼吸成功率占96%(72/75)。结论方言+捏鼻式屏气组控制呼吸成功率明显优于自主式屏气组,同时减少了呼吸训练的次数和缩短了呼吸训练的时间。

  • 标签: 冠状动脉成像 双源CT 呼吸控制 护理
  • 简介:目的建立脑栓通胶囊HPLC指纹图谱,用于脑栓通胶囊质量控制。方法分别构建脑栓通胶囊HPLC指纹图谱A和HPLC指纹图谱B,共同检出复方中的全部5味药材成分。采用2种样品前处理方法(超声提取、超声提取后液液萃取纯化)制备脑栓通胶囊供试品溶液,使用UltimateAQ-C18(150mm×4.6mm,3μm)色谱柱进行色谱分离。指纹图谱A色谱条件如下:以乙腈(A)-四氢呋喃(B)-0.05%磷酸溶液(C)为流动相,检测波长在0~53min为254nm,于53min后将波长切换为275nm,柱温20℃,流速1.1mLmin-1;指纹图谱B色谱条件如下:以乙腈(A)-0.05%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90nm,柱温25℃,流速1.0mLmin-1。结果脑栓通胶囊指纹图谱A(可检出蒲黄、赤芍、天麻、漏芦4味药材)确定了27个共有峰,通过对照品对照、快速液相-三重串联四级杆质谱(RRLC/MS/MS)鉴定了其中10个色谱峰的化学成分;脑栓通胶囊指纹图谱B(可检出郁金药材)确定了5个共有峰,鉴定了其中1个色谱峰的化学成分。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可行性、稳定性和重现性,为脑栓通胶囊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脑栓通胶囊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的建立对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根据科室内护理人员的情况成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并由护理质量小组对科室内的护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比较建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前后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建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后,科室的护理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P〈0.05);患者在护理技能、护理态度以及病区环境等方面的满意度均得到明显的提高(P〈0.05)。结论科室内建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可以有效的提高科室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质量控制小组 护理质量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