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病变的效果。方法:在2022年3月-2022年11月期间,一家医疗机构接纳的20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观察组)中,选取了2022年11至2023-4月期间的2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超声诊断结果。结果:血管狭窄发生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颈动脉狭窄病变采取超声诊断,能够有效提升诊断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超声诊断 颈动脉狭窄病变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菌群移植(FMT)治疗脑出血继发急性肠假性梗阻(AIPO)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1例脑干出血继发AIPO患者的临床资料, 比较粪菌制剂供者与患者主要菌群组成, 以及患者FMT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5天菌群的变化情况。结果该患者主要表现为严重腹胀、肠管扩张及腹腔高压, 常规保守治疗1周仍无法缓解, 并逐渐加重至影响呼吸功能, 粪便菌群分析提示肠道菌群失调, 遂尝试FMT挽救性治疗。经FMT治疗, 患者消化道症状缓解明显;FMT后25 d随访, 该患者未再次出现消化道症状;复查粪便菌群分析提示定植于肠道的菌群以益生菌阿克曼菌、双歧杆菌为主, 潜在的促炎及产气菌明显减少, 菌群多样性增加。患者在FMT治疗后的25 d部分菌群组成趋向于与供者一致;在门水平上, 拟杆菌门、疣微菌门、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细菌大幅增加, 变形菌门比例大幅下降;在纲水平上, 疣微菌纲、拟杆菌纲、放线菌纲、红蝽菌纲和梭状芽孢杆菌均明显增加, 丙型变形菌纲明显减少;在目水平上, 拟杆菌目、疣微菌目、梭菌目、红蝽菌目增加, β-变形菌目和肠杆菌目减少。

  • 标签: 1例菌群移植 脑出血患者 继发急性肠假性梗阻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多排螺旋CT结合多平面重建在肠梗阻临床诊断准确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本院就诊检查的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60例,按检查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观察采用多排螺旋CT结合多平面重建检查诊断的观察组与多排螺旋CT检查诊断的对照组的临床检查病因诊断准确率、肠梗阻部位检出率、误诊/漏诊率。结果:观察组病因诊断准确率、肠梗阻部位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无误诊/漏诊率发生,P<0.05,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多排螺旋CT结合多平面重建检查对肠梗阻患者的诊断准确率高,能有效判断出肠梗阻定位及病因,直观显示病变,可为临床医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多排螺旋CT 多平面重建 肠梗阻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肠梗阻(Bowelobstruction)术后医疗活动中强调优质护理服务对其身心状态恢复的正面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40例肠梗阻患者划分至A组(20例,术后采取常规护理)与B组(20例,术后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并对比相应数据指标,分析护理有效性。结果:经对比,B组患者焦虑评分(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及抑郁评分(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均低于A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更短(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更为强调专业护理团队的建设以及护理计划的个性化、多元化,是促进肠梗阻患者术后身心状态恢复的有效护理手段。

  • 标签: 肠梗阻 优质护理服务 HAMA评分 HAMD评分 肠鸣音恢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