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2013·医学突破(背景)按惯例,美国《时代》周刊不久前评出了2013年十大医疗突破。这十大突破分别是:1.一名感染HIV病毒的孕妇生下的婴儿在经过两年的治疗之后似平摆脱了病毒。这名感染HIV病毒的婴儿获得功能性治愈。

  • 标签: HIV病毒 医学突破 《时代》 功能性 婴儿 感染
  • 简介:夏天的感冒,因一个“暑”字而起。在酷热的环境下,人体汗毛孔开放,汗液外泄,此时正是机体抵抗能力下降时期,如果不慎受凉,热和汗不得外泄,积聚体内,就出现感冒,又称“伤风”。

  • 标签: 热伤风 机体抵抗能力 热感冒 热积聚 外泄
  • 简介:2014年,移动互联网与本地生活服务的结合将更为密切,提升用户活跃度、挖掘产品流量价值将是本年度互联网行业发展的主体基调。

  • 标签: 互联网业 O2O模式 信息产业 微信
  • 简介:目的观察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急性咽炎风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急性咽炎风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疏风解毒胶囊4粒/次、3次/d,对照组服用清开灵软胶囊2粒/次、3次/d,疗程均为5d。观察治疗前后咽痛、咽部黏膜充血程度及咽干、灼热等主次症的改善程度及积分变化。结果治疗组痊愈35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痊愈29例,总有效率86.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咽痛主症VAS评分,治疗组减(5.56±1.82)分,对照组减(3.00±2.27)分,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1.67%,对照组为3.33%。结论疏风解毒胶囊对治疗急性咽炎风证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可供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疏风解毒胶囊 急性咽炎 风热喉痹
  • 简介:目的调查某区海军部队官兵肾结石发生情况及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3年在某区部队医院进行体检的1000名驻地官兵进行问卷调查和B超检查,用Chi-squared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肾结石形成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某区部队官兵肾结石患病率为4.8%,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最终进入模型的变量有:兵种(OR=0.620,95%CI:0.426,0.901)、饮食习惯(OR=0.687,95%CI:0.489,0.966)、饮水量(OR=0.608,95%CI:0.409,0.903)和泌尿系感染史(OR=3.054,95%C1:1.424,6.551)。结论兵种、饮食习惯、饮水量和泌尿系感染史是某区部队官兵肾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应该高度重视,加强防控。

  • 标签: 军事人员 肾结石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观察、比较喜炎平与毒宁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手足口病患儿600例随机分成3组各200例。治疗1组采用喜炎平静脉滴注治疗,治疗2组采用毒宁静脉滴注治疗;gO照组单纯予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观察3组用药后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时间及各项化验室指标。结果治疗1组总有效率为97.0%,治疗2组总有效率为96.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5%,且治疗1、2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毒宁治疗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疗效优于利巴韦林,值得推广。

  • 标签: 手足口病 喜炎平 热毒宁 利巴韦林
  • 简介:目的:建立尼美舒利原料药中8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法。方法使用AgilentDB-WAX毛细管柱(30m×0.32mm×0.5μm),氢火焰离子检测器,进样口温度230℃,检测器温度250℃。程序升温,初温50℃,保持5min,然后以15℃·min-1的速率升至120℃,再以30℃·min-1的速率升至240℃,保持5min。空进样,平衡温度95℃,平衡时间30min。结果在上述条件下,正己烷,丙酮,甲醇,二氯甲烷,乙醇,甲苯,吡啶,正丁醇分离度均在2.0以上,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97,0.9992,0.9976,0.9987,0.9988,0.9993,0.9988,0.9988),平均回收率(n=6)均在97%以上。结论该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尼美舒利原料药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 标签: 尼美舒利原料药 顶空进样法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溶剂残留量
  • 简介:目的比较生、熟大黄及其入下瘀血汤对结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阐释生大黄泻通便、熟大黄活血化瘀的炮制作用。方法采用ig热性中药结合SC盐酸肾上腺素的方法,复制大鼠结血瘀模型,再ig不同剂量的生、熟大黄以及生、熟大黄组成下瘀血汤,观察对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熟大黄各剂量组与等剂量的生大黄相比,其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检测值均有所改变,其中熟大黄高剂量组全血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与变形指数(TK)与生大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熟大黄复方组与等剂量生大黄复方组比较,其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也有明显改变。结论熟大黄的活血化瘀作用强于生大黄,大黄炮制后可增强其活血化瘀作用。

  • 标签: 生大黄 熟大黄 下瘀血汤 热结血瘀 血液流变学
  • 简介:目的研究下瘀血汤中大黄生熟互换对结血瘀模型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及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采用ig热性中药结合sc盐酸肾上腺素的方法,复制热结血瘀大鼠模型。大鼠ig热性中药28d,第22天起sc盐酸肾上腺素,并ig相应的药物。第29天,眼眶取血检测检测血管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前列环素(PGI2)、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股动脉取血,检测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含生大黄(复方A)和熟大黄(复方B)下瘀血汤均具有改善结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微循环的作用;与复方A相比,复方B各剂量组对血液流变学各指标、ET、NO、PGI2、vWF因子水平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P〈0.05、0.01)。结论含熟大黄下瘀血汤的活血化瘀作用更强,可能是通过调节ET、NO、PGI2、vWF因子水平而实现的。

  • 标签: 下瘀血汤 生/熟大黄 热结血瘀模型 ET NO PG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