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藏医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自身的认识,根据其研究理论有对应的藏医药防治措施,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结合不同学者的文献报道,对有关藏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方案的内容加以综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利用民族医药予以防治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藏医药 防治方案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随着生物制药领域的快速发展,药物传递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传统的药物传递系统存在着一些限制,如药物的稳定性、生物可用性和靶向性等方面的挑战。因此,开发新型的药物传递系统成为了提高药物疗效和减少副作用的关键。本文旨在综述新型生物制药药物传递系统的设计与应用。首先,我们将介绍传统药物传递系统的局限性和挑战,包括药物的生物稳定性、药物的生物可用性和药物的靶向性等方面。然后,我们将重点介绍新型药物传递系统的设计原理和策略,包括纳米粒子、脂质体、聚合物和基因传递系统等。我们将讨论这些新型药物传递系统的优点和应用领域,并探讨其在生物制药中的潜在应用。

  • 标签: 新型生物制药 药物传递系统 设计与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医护人员对肿瘤也不断深入研究,并且研究出了很多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在临床当中也广泛使用,并且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虽然有很好的临床价值,但也避免不了相关的不良反应(ADR)、脏器损伤等等,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对其更加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是讨论新型抗肿瘤药物对实体肿瘤和血液肿瘤的治疗分析,并且对同类药物所致共性ADR及上市后新的/严重ADR进行报告,以及新型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分析及药学监护。

  • 标签: 新型抗肿瘤药物 不良反应 药学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十三味红丸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方案分析。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十三味红花丸治疗,一周为一个疗程,治疗四周,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十三味红花丸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治疗方案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了基于高分辨质谱的新型药物成分检测技术,针对该技术的特点、存在问题和优化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强调了复杂的质谱数据处理与解释、样本准备与预处理以及方法性能提升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这些创新对策有望提高新型药物成分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药物研发和安全性评估提供更可行的解决方案。

  • 标签: 高分辨质谱技术 新型药物 成分检测 数据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康复后老年人群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将本院接受治疗且康复的300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老年患者作为主体,以问卷表调查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所用量表涉及SRQ-209(心理健康自评问卷)、PHQ-9(健康问卷抑郁量表)、IS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GAD-7(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应用SPSS23.0软件统计分析,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相关因素。结果:问卷表有效回收率为100.000%,经分析问卷表评估结果发现:SRQ-209量表中有135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占比为45.00%;PHQ-9量表中有247例患者存在不同抑郁状态,占比为82.33%;ISI量表中有194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失眠状态,占比为64.67%;GAD-7量表中有218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焦虑状态,占比为72.67%;以PHQ-9、GAD-7、SRQ-20、ISI总分为因变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教育程度、对疫情担忧、年龄、健康状况均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状态存在严重影响(P<0.01)。结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康复后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焦虑、失眠、应激反应等状态,临床医疗工作者应关注此类患者心理健康问题,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康复 老年人 心理健康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康复后老年人群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将本院接受治疗且康复的300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老年患者作为主体,以问卷表调查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所用量表涉及SRQ-209(心理健康自评问卷)、PHQ-9(健康问卷抑郁量表)、IS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GAD-7(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应用SPSS23.0软件统计分析,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相关因素。结果:问卷表有效回收率为100.000%,经分析问卷表评估结果发现:SRQ-209量表中有135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占比为45.00%;PHQ-9量表中有247例患者存在不同抑郁状态,占比为82.33%;ISI量表中有194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失眠状态,占比为64.67%;GAD-7量表中有218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焦虑状态,占比为72.67%;以PHQ-9、GAD-7、SRQ-20、ISI总分为因变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教育程度、对疫情担忧、年龄、健康状况均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状态存在严重影响(P<0.01)。结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康复后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焦虑、失眠、应激反应等状态,临床医疗工作者应关注此类患者心理健康问题,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康复 老年人 心理健康状况
  • 简介:摘要:本本文对有机生物分析的实际应用情况以及近年来的发展成就做了简单介绍,重点阐述了有机生物分析设备以及检测方法在食物中微量成分检测中的应用,有机分析新型纳米材料的应用以及其对药物成分的检测,以期为相关科研人员提供指导和思路。

  • 标签: 新型哟及分析仪器 成分检测 生物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比不同方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抗RBD抗体,以及研究IgG、IgM、IgA、总抗体与抗RBD抗体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期间接种1剂次或2剂次志愿者血清样本47例,以及166例完成2剂次接种后的随机血清样本。使用化学发光法、胶体金法、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类抗体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三种方法均能有效检出抗RBD抗体,在不同种类的抗体中IgG和抗RBD抗体相关性相关性最高,IgA最低。 结论 化学发光法因便捷、自动化是抗RBD抗体首选方法,IgG和抗RBD抗体相关性最高,在无法检测抗RBD抗体时可用IgG替代。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抗RBD抗体 抗体 化学发光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型溶血素与传统溶血素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22年1月~8月期间我院120例健康体检者,将其血液标本进行收集后,根据数字表法进行分组,n=60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用传统溶血素、新型溶血素,对比两组血常规指标、检测所需时间及成本。结果:两组血常规指标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检测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所需成本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传统与新型的溶血素均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均具有显著作用,但新型溶血素所需时间较对照组短,且成本较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新型溶血素 传统溶血素 临床血常规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1 例脑梗死合并卒中相关性肺炎以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脱机困难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监测呼吸系统,动态评估患者气道情况,实施个体化的护理措施;选择合适的吸痰时机和指征,采用“按需吸痰、适时吸痰”模式,通过改变吸痰的深度、体位、顺序,提高吸痰的有效性,减少无效吸痰次数,减轻对病人的刺激;充足的湿化和规范雾化用药,从而达到理想的湿化效果,减轻痰液黏稠度,促进痰液排除,改善肺通气功能,预防肺不张,延长脱机时间。经过59天精心的治疗与护理,患者脱机成功。

  • 标签: 脑梗死 卒中相关性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脱机困难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胶体金法与核酸检测实时荧光RT-PCR方法比较。方法:选取新冠阳性和新冠阴性的咽拭子各100份,时间为2022年11月-2022年12月。分别采用胶体金法和RT-PCR法检测。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核酸检测阳性的100例样本中,胶体金法检出阳性99例、阴性1例;核酸检测阴性的100例样本中,胶体金法检出阳性0例、阴性100例。以核酸检测结果为金标准,胶体金法抗原检测阳性符合率为99.00%、阴性符合率为100.00%、总符合率为99.50%。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过程中,可采取抗原检测胶体金法,能够达到较高的准确率。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抗原检测 胶体金法 核酸检测 实时荧光RT-PCR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