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我国药学服务文献的内容与特点,了解其发展进程及趋势。方法检索有关药学服务文献,采用计量学方法取文献量、构成比等量化指标,对文献的主题词类别、学科类别、期刊名称、研究资助基金、研究层次、文献作者等项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中文数据库共获取有效文献4258篇,英文数据库共获取6506篇。近10年中文药学服务文献量剧增,文献增加折点相比国外晚十年。中文发表文章单位分布广,但相对集中;国内高引证文章与国外内容有差别明显。结论中国药学服务文章起步晚但是发展快,但是研究思路和深度仍有待加强。

  • 标签: 药学服务 文献计量学 比较
  • 简介:目的:分析前列地尔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收集2000–2014年度前列地尔所致不良反应报告,对患者性别、年龄、原患疾病、不良反应表现、处理及预后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筛选前列地尔不良反应报告133例,不良反应多发生在50-69岁人群(44.36%),男性多于女性(83/50),原患疾病主要是神经系统疾病(56.67%)。不良反应多发生在用药前3天(71.00%),以心血管系统损害(51.33%)、神经系统损害(22.00%)、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2.00%)为主。结论:应加强对前列地尔不良反应的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 标签: 前列地尔 药品不良反应 文献调研
  • 简介:分析以文献为基础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的基本特征、研究步骤以及问题与挑战.方法是通过比较基于病人水平数据和基于模型法两类药物经济学评价之间的差别,总结以文献为基础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的基本特征.归纳总结了以模型构建为基础的药物经济学评价的基本研究步骤,并指出了其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与挑战.表明以文献为基础的药物经济学评价具有很多优点,但是在每一个研究步骤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与挑战,需要研究者谨慎对待.

  • 标签: 药物经济学 模型 决策分析模型
  • 简介:目的探讨1例腹膜假性黏液瘤(PMP)的误诊经过,以减少临床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PMP临床资料。结果结合该患者确诊过程并参考相关文献,总结该类患者的临床特征(发病年龄、好发人群、确诊方法、治疗预后),得出通过一些影像学检查如B超、CT可以提示,但需要病理及免疫组化进行确诊,减瘤术与热灌注治疗相结合被认为是治疗此疾病最佳方案。结论PMP临床罕见、早期临床症状不具特异性,易漏诊误诊。

  • 标签: 腹膜黏液瘤 黏液瘤 结核性腹膜炎 热灌注治疗
  • 简介:目的:了解临床药学服务个案报道类文献撰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撰写建议,为临床药师提供参考。方法:以"药学服务"、"药学监护"、"临床药学"、"临床药师"为中文关键词,以"pharmaceuticalcare"、"clinicalpharmacist"、"clinicalpharmacy"为英文关键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和PubMed,收集2011-01-01至2014-12-31我国作者发表的临床药学服务个案报道类文献。参考临床医学个案报道撰写指南(TheCAREguidelines),建立临床药学服务个案报道类文献评价项目,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评价。结果和结论:共检索到文献1187篇,全部发表在国内期刊上,文献数量逐年递增。此类文献缺失最多的内容为病例主要经验总结及建议、病人既往史、相关医药学文献分析,且临床药师在撰写此类文献时与临床其他科室沟通合作较少。需要注意个案报道类文献撰写的科学性、完整性,并进一步加强与临床科室工作人员的合作。

  • 标签: 药学服务 个案报道 文献评价 撰写建议
  • 简介: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引发肠梗阻造成患者死亡的临床特征、发生原因及预防治疗措施。方法:以"氯氮平"、"肠梗阻"、"clozapineANDintestinalobstruction"为主题词检索CNKI、PubMed及CochraneLibrary数据库,选择患者死亡前出现过肠梗阻,或死因怀疑与肠梗阻直接有关的病例,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肠梗阻的临床表现、用药关联性、死亡原因等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有效文献11篇,有效病例19例。氯氮平引起的肠梗阻常见于高剂量长期给药的患者,具有剂量依赖性。79%的死亡患者均为较高剂量甚至超剂量给药。结论:在临床应用氯氮平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体征,有肠梗阻、便秘等症状的患者,氯氮平应减量,给予替换药物、对症治疗,甚至采取肠切除术等措施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氯氮平 肠梗阻 死亡 药品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拉莫三嗪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94~2014年间国内外医药期刊公开报道的拉莫三嗪致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个案报道共检索到77例,Stevens-Johnson综合征死亡3例,急性肝衰竭死亡1例。不良反应主要以皮肤损害为主,其所致不良反应可能与患者性别、年龄、联合用药等有一定的关联。结论临床应用拉莫三嗪时,应关注患者性别、年龄、药物相互作用及给药剂量,高度重视其所致的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 标签: 拉莫三嗪 药品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 简介:当前麻风的漏诊和误诊率居高不下,通过培训加强临床医师和病理医师对于麻风临床与病理学特征的认识,将会更为可靠地降低麻风的漏诊率和误诊率。现报道1例界线类偏瘤型麻风患者,初诊时误诊为Sweet综合征,后经组织病理和抗酸染色确诊为界线类偏瘤型麻风伴I型反应。

  • 标签: 麻风病 多菌型 误诊
  • 简介:目的了解碳酸锂致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及临床特点。方法以"碳酸锂""不良反应""心"为检索词,检索1985年1月至2014年12月国内医药期刊关于碳酸锂致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的文献,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文献8篇,病例8例,其中男3例,女5例。结论临床使用碳酸锂应注意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监测血锂浓度和心电图等,及时停药及对症治疗,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碳酸锂 心血管系统 药品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菊叶三七导致肝小静脉闭塞病的临床特征,以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例因服用菊叶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该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腹水、右上腹胀痛、肝脏增大,并伴不同程度肝功能异常。腹部增强CT扫描:肝内弥漫性低密度影,与正常密度肝实质相间,伴大小不等片状异常强化,下腔静脉内径缩窄,肝静脉轮廓模糊。发病前1个月服用菊叶三七病史。结合患者症状、体征以及腹部CT,可诊断为肝小静脉闭塞病。停用菊叶三七并给予抗凝、改善循环等治疗后病情逐渐缓解。结论长期大量服用菊叶三七可致肝小静脉闭塞病。腹部增强CT扫描典型特征基本可对肝小静脉闭塞病行临床诊断。抗凝、改善循环治疗有一定疗效。

  • 标签: 肝小静脉闭塞病 菊叶三七
  • 简介:目的:了解盐酸二甲双胍仿制药的一致性,以促进临床用药选择的有效与安全。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与CBM数据库,纳入对比国产制剂与格华止的体外溶出试验、生物等效性试验和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类型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结果:分别纳入7、10、5篇研究。纳入评价的国产制剂与格华止的体外溶出度与溶出参数存在显著差异;部分生物等效性试验显示部分国产制剂与格华止不等效;格华止普通片在部分有效性指标上可能优于国产缓释片,在安全性方面可能优于国产普通片。结论:现有证据无法充分支持国产二甲双胍仿制药与原研药具有一致性,部分仿制药在药学特性、生物等效性和临床一致性方面与原研药相比可能有一定差距。

  • 标签: 仿制药 二甲双胍 一致性
  • 简介:目的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多西环素不良反应的认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报道并分析3例注射用盐酸多西环素所致静脉炎的药品不良反应,并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PubMed等数据库资源,收集使用注射用盐酸多西环素出现静脉炎的相关文献,对多西环素不良反应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注射用盐酸多西环素可致静脉炎。近10年文献报道的多西环素不良反应病例中,危及生命的严重不良反应8例,其中静脉给药4例,占静脉给药不良反应的80.00%;口服给药4例,占口服给药不良反应的9.30%。结论注射用盐酸多西环素可引起静脉炎及全身性严重不良反应,静脉给药途径更易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建议能口服者尽量避免静脉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 标签: 注射用盐酸多西环素 静脉炎 药品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通过对我国药学硕士专业学位不同类型培养单位的调研,发现药学专业学位培养单位对药学专业学位的认知整体偏低。在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关键环节的认知上观念一致,但在具体培养上,三类高校还存在较大差异:“985高校”更注重职业性与知识性,“211高校”和其他单位更注重实践性。在药学专业学位认知方面,三类培养单位均应加强;在培养目标方面,三类培养单位应“错位培养”;在知识结构方面,三类培养单位应互相学习。

  • 标签: 不同类型 培养单位 药学硕士 专业学位 培养现状
  • 简介:摘要地中海贫血又被称之为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该病症的诱发病因是珠蛋白肽链合成之间出现不平衡。一般情况下,临床治疗中多数采用骨髓移植的方式治疗。迄今未止,骨髓移植在治疗地中海贫血病症中,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也预示着基因治疗有望从根本上治疗地中海贫血病症。但是,单纯的基因治疗还不能较为明显的显现出地中海贫血的治疗效果,对此,还需要医学人员对地中海贫血的药物治疗进行深入研究。基于此,本文就以地中海贫血治疗研究方向和药物治疗研究进展论述为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

  • 标签: 地中海贫血 临床治疗 药物研究
  • 简介:丹参是一种干燥根和根茎,为唇形科植物鼠尾草属,是临床上的常用中药之一,随着其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市场上开始出现一些混淆品和伪品,大大影响了丹参的市场安全效益,埋下了巨大的药品质量安全隐患。本文将从丹参的主要性状、显微特征和理化性质方面介绍其鉴别方法,并就几种常见的伪品进行简单的介绍,了解其鉴别方法。

  • 标签: 丹参 伪品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理化学鉴别
  • 简介:丹参注射液是由丹参经提取、纯化等现代化工艺而制成,临床证实其对于心脑血管相关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由于其起效迅速,治疗效果显著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急、重症患者的治疗。研究表明,丹参注射液中含有丹参中的水溶性成分及微量的脂溶性成分,其中丹参素、丹酚酸、原儿茶醛、迷迭香酸、咖啡酸等水溶性化合物是丹参注射液发挥疗效的主要活性成分。通过查阅近年来有关丹参注射液的文献报道,本文从丹参注射液的药理学、药代动力学、质量控制研究3个方面对其进行综述,以期为丹参注射液的药理学研究、临床合理使用以及质量控制方法的开发提供参考。

  • 标签: 丹参注射液 药理学 药代动力学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补脑糖浆质量标准进行提升,以更好地控制药品质量。方法增加党参的TLC鉴别方法;增加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采用Diamonsil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653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0nm。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五味子醇甲进样量在0.0652~1.63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8%,其RSD为0.5%(n=9)。结论所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能更好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 标签: 补脑糖浆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控制
  • 简介:垂柳枝为杨柳科植物垂柳SalixbabylonicaLinn.的带叶枝条。《本草纲目》谓"杨枝硬而扬起,故谓之杨;柳枝弱而垂流,故谓之柳,盖一类二种也。"谓柳枝"主治痰热淋疾。可为浴汤,洗风肿瘙痒。煮酒,漱齿痛。小儿一日、五日寒热,煎枝浴之。煎服,治黄胆疸浊。酒煮,熨诸痛肿,去风止痛消肿"[1]。《中药大词典》将柳根、柳花、柳叶、柳絮、柳枝均收载入药[2]。

  • 标签: 垂柳枝 质量标准 显微鉴别 薄层色谱 浸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