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2 个结果
  • 简介: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但目前临床所应用的化疗药物均缺乏特异性,在杀伤肿瘤细胞同时对机体正常组织和器官也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使患者在化疗的同时出现心理和生理方面的不适,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化疗中病人的全方位护理是完成化疗计划的保证.

  • 标签: 肿瘤 药物疗法 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目的对急诊内科昏迷患者进行抢救及护理方法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06年2月至2011年2月来我院急诊内科接受昏迷抢救的患者300名,按照昏迷的原因不同,分别分为脑血管意外组、急性中毒组和其他组。分别给予相应的抢救措施,统计三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并将统计结果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脑血管意外组的有效率为77.5%,急性中毒组的有效率为88.04%,其他组的有效率为82.00%,统计学结果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昏迷患者进行有效的抢救及护理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昏迷患者的康复率,具有临床治疗意义。

  • 标签: 急诊内科 抢救 昏迷 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卵巢癌化疗患者的心理特点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卵巢癌化疗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胃肠道、骨髓抑制、脱发等不良反应的的护理。结果通过精心的护理,86例患者顺利完成化疗,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其不良反应得到有效缓解。结论对卵巢癌化疗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能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化疗带来的毒副作用。

  • 标签: 卵巢癌 化疗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对饮食障碍的精神病患者实施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46例出现饮食障碍的精神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住院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饮食状况恢复正常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接受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护理干预模式对出现饮食障碍的精神病患者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精神病 饮食障碍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鼻内镜手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2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及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有利于提高鼻内镜手术患者的舒适度,减轻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舒适护理 鼻内镜手术 护理服务满意度 疼痛程度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护理措施及康复指导的意义。方法对我院自2009~2011年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86例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护理的优质方法并为患者提供正确的康复指导。结果本组86例就诊于我院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优质的护理方法及康复指导下,79例无并发症仅留有轻度的肢体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自理,7例仅留有轻度并发症,治愈率显著提高。结论对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进行正确的康复指导,能够帮助患者及早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护理措施 康复指导
  • 简介:目的探讨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中加入人性化护理的效果,以供临床护理工作参考.方法将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中加入人性化护理内容,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后的焦虑抑郁状态及患者的依从性.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焦虑抑郁状态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焦虑抑郁状态明显降低,患者依从性更好,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经过人性化护理后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期间给予人性化护理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其血糖控制更好,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糖尿病 护理干预 依从性
  • 简介:目的探讨将舒适护理模式运用到血液透析患者中,以减少患者透析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行血液透析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Ⅰ组患者给予血透常规护理,Ⅱ组患者在Ⅰ组血透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并发症的发生及患者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Ⅰ组72例透析患者共发生并发症14例,Ⅱ组发生8例,Ⅱ组少于Ⅰ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可提高护理质量,及病人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满意度。

  • 标签: 舒适护理 血液透析 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痴呆尿毒症患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护理对策。并与未接受心理干预护理的尿毒症患者心理反应进行对比,从而为减轻尿毒症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入院的老年尿毒症患者200例临床资料。并对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干预和未进行干预护理各100例进行效果比对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内瘘管及穿刺静脉血管保护良好,生活基本能自理,能顺利完成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全过程。观察组1年、3年以上存活90例(90.0%)、88(88.0%),对照组75(75.0%)、64(64%),两组存活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透析低血压、感染、心血管并发症、心力衰竭明显少于未接受护理的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前者能积极主动配合护理工作,获得了较好的透析效果。结论做好细致的围透析期心理护理,提供亲切、舒适、安全的透析环境,严密观察病情的变化,采用恰当的护理措施,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是老年痴呆尿毒症患者顺利完成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保证。

  • 标签: 老年 尿毒症 维持性血液透析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9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8例按照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健康宣教.观察两组患者对健康宣教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和满意度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实施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明显提高了健康教育水平,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中医临床路径 支气管哮喘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分析了护理干预对颈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10年到2011年共收治颈髓损伤患者114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和治疗组(58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并配合心理健康以及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以及生活质量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颈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心理健康以及康复护理可明显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颈髓损伤 心理健康教育 康复护理 围手术期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最佳方案,增强人们自我保健能力,提高健康水平。方法进行语言交流,讲解有关高血压的基本知识和控制血压的重要性,满足患者对自身疾病知识的渴求。结果不同程度地改变了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自愿采纳有利于高血压保健的行为活动。结论合理有效地健康教育是高血压综合防治的一个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对高血压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生存率及生活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高血压 健康教育 干预措施
  • 简介:目的:调查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儿科2011年1—6月1289份出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采用Excel表对患者基本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病原学送检情况、转归、不良反应、院内感染等方面进行汇总。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8.1%,以静脉滴注为主(96.6%),联合用药率为25.2%。其中,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使用率分别为39.2%、37.9%和18.6%;头孢呋辛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阿奇霉素的用药频次分别居前3位。联合用药集中在大环内酯类和卢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不足3%。结论:我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在用药指征、品种选择、联合用药、给药频次、溶媒选择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需加强管理。

  • 标签: 儿科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人们已经认识到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加强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的两个重要环节。随着手术及麻醉技术的进步,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的切除率和根治率逐渐得到了提高,结直肠癌的总体生存率也不断得到改善,其1年生存率为92.3%,3年生存率为73.9%,5年生存率为65.1%,10年生存率为57.5%。

  • 标签: 结直肠癌 随访 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抑郁症患者护理。方法分析住院抑郁症患者的特点,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住院的23例患者均得到治愈或好转出院。结论抑郁症是精神科的一种常见病,它的主要表现是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责自罪、意志活动减少,有些有自杀行为,护理上要特别注意。

  • 标签: 抑郁症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术后细菌感染情况及抗感染药物的应用,为肝移植患者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8月至2009年12月期间20例肝移植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感染的发生情况及抗感染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0例患者中发生肺炎(右下肺炎、慢性单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3例,肺部感染5例,腹腔感染1例,胆道感染1例,感染的菌种中G+菌主要为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革兰阴性杆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ESBLS(+)。抗菌药物的使用以二联用药为主,二联用药的比率为65%。结论感染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临床应针对其可能的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标签: 肝移植 抗感染药物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 简介:1例72岁男性患者,以间断心慌、胸闷、气喘20余年,再发加重1d入院。住院期间,临床药师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主要包括:纠正长期应用呋塞米后的电解质紊乱、硝普钠的用药剂量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监测、多巴胺的有效剂量和不良反应监测、华法林的抗凝强度以及肝肾功能等指标监测,并根据监护结果提出药物剂量调整的使用建议,同时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提高用药依从性,保障用药安全、有效。

  • 标签: 急性心衰 电解质紊乱 硝普钠 多巴胺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 简介:1例75岁男性患者,因股骨颈骨折入院,既往有溃疡性结肠炎病史。患者行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感染,分泌物培养示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氏菌、奇异变形杆菌多药耐药,根据药敏结果,临床药师建议选择美罗培南抗生素骨水泥结合全身使用依替米星治疗骨科感染,针对出现的菌群失调及腹泻采用微生态制剂及抗真菌药物对症治疗。最终患者感染得到控制出院。

  • 标签: 药学监护 感染 抗生素骨水泥 老年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