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急性心肌梗塞(AmI)是由于冠状供血急剧减少,心肌持久而严重的缺血、缺氧所致的心肌坏死,在临床上表现为胸痛和急性循环障碍。是内科急重症之一,此病发病急,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由于剧烈的心前区疼痛,常使病人有濒死感.加之抢救设备使用、陌生的环境使病人产生恐惧、害怕,精神紧张,因而产生一系列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些心理变化直接影响患者疗效及预后,所以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病人 心理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急重症 供血 循环障碍
  • 简介:本文回顾性分析1988年至1993年本院急性心梗7例延误诊治原因。例1:男,56岁,无明原因突发双侧下肢疼痛,呈持续性钝痛,但能忍受,以左下肢疼痛尤著。疼痛发生两天就诊。查体:心、肺及腹部无异常,诊为坐骨神经痛。治疗2天后,双下肢疼痛加重。急来院复诊,在查血常规及血清酶时,突然出现胸闷、憋气、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查心电图示:V1~V4导联ST段呈上斜型抬高2~4.5mm,T波V1~V5异常高而尖,最高达12mm,T波前波与ST段融合形成一单向曲线,谷草转氨酶126u,诊为急性前间壁心梗。例2:男,52岁,因突发上腹部疼痛持续2小时,伴心前区不适就诊.查诊;19.5/12.0Kpa(146/90mmHg),心、肺听诊无异常。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急性前间壁心梗 急性心梗 双下肢疼痛 单向曲线 坐骨神经痛
  • 简介:链激酶为异体蛋白具有抗原性,可与人血浆中的纤维蛋白溶酶原结合形成激活复合物,此复合物能使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变成可以溶解纤维蛋白凝块的纤维蛋白溶酶。口服无效。静脉注射后,半衰期18~83分种。目前常用的链激酶有两种:一种为β溶血链球菌培养产生的链激酶,另一种为由DNA重组技术制得的重组链激酶。1临床资料1993年5月至1994年10月符合AMI溶栓治疗适应症及(?)溶栓禁忌症的29例住院病人,其中男22例,女7例。梗塞部位:前壁(包括前壁,前间壁或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重组链激酶 纤维蛋白溶酶原 市立医院 青岛市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急性心肌梗塞(AMI)后由于心肌的持续缺血缺氧,代谢产物积聚或产生多肽类致痛物质从而发生胸痛。疼痛会影响病人的情绪,使病人烦躁不安,增加心肌耗氧量,扩大梗塞面积,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因此,做好胸痛的观察和护理是稳定病人的情绪,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我们通过对42例AMI后胸痛的观察和护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观察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AMI 胸痛 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 简介:不同的求助方式对院前急救护理救治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成功率有较大影响,院外发病由医院出诊救治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优于在院外发病后由家属直接送入或自行入院的急救者。院前急救能使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得到迅速、有效的救治,提高了救治的成功率。

  • 标签: 心肌梗塞院前急救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优质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调研。将这82名患者随机的分成了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一组中有患者41例。观察组中的患者主要是进行高质量的急救护理,对照组中的患者主要是进行常规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对照组相比要好很多。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是有效的,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满意度。(P<0.05)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优质护理
  • 简介: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同时随着临床医学与临床护理研究的深入,静脉内溶栓治疗方法的普及,使AMI的疗效有了显著的提高。我院自2001年5月~2004年7月,采用静脉输注尿激酶(UK)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40例,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静脉溶栓治疗 临床护理研究 疗效显著 静脉内溶栓 临床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塞的有效心血管内科治疗方案与效果。方法:2021年6月-2022年6月本科接诊急性心肌梗塞病人60名,采取随机双盲法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介入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比疗效等指标。结果:关于总有效率,试验组数据93.33%,和对照组73.33%相比更高(P<0.05)。关于不良事件,试验组的发生率3.33%,和对照组23.33%相比更低(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塞用介入疗法,疗效确切,不良事件发生率也更低。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不良事件 急性心肌梗塞 疗效
  • 简介:急性心肌梗塞是内科的一种常见病,危重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绝大多数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目前40岁以下心肌梗塞的病人有增多的趋势。近三年来,我们共收治了25例急性心肌梗塞的年轻患者,在配合医生治疗的同时,我们加强了对此类病人的心理护理,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危重病 心肌功能不全 濒危感 前间壁心梗 梗塞部位
  • 简介:1982年1月~1992年12月我科收治847例AMI病人,其中并发缺血性肠梗阻者3例,现报告如下。例1;男,57岁。因心前区剧痛7小时入院。查体:BP20/12kPa,双肺呼吸音清,心率68次/min,律齐,无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查血CPK842U,SGOT143U,LDH正常。EKG检查:V1~V5ST段弓背向上抬高,诊断为

  • 标签: 缺血性肠梗阻 急性心肌梗塞 双肺呼吸音清 前区 急性下壁 肠系膜动脉栓塞
  • 简介:患者,女,20岁,学生。3天前“受凉”感冒后出现恶心、呕吐,吐物为胃内容物、呈非喷射性并右上腹疼痛,不伴寒颤、高热,在私人诊所按“胃炎”治疗,症状无改善。入院当日下午1时许频繁呕吐并出现持续性胸闷痛伴心悸无气短出汗,于外院行腹部超声检查示“胆囊炎、胆石症”,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心彩超示“二尖瓣肺动脉瓣轻度返流”,胸片示“心影增大”,

  • 标签: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急性心肌梗塞 腹部超声检查 室性心动过速 频繁呕吐 右上腹疼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