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我国临床药师成功实施ICU患者的药学干预的核心要素和典型特征。方法:采用内容分析对CNKI、万方数据库、CBM、VIP收栽的反映-临床药师参与ICU患者药学干预的病例文献信息进行摘录、归类与分析。结果:临床药师成功干预ICU患者的诊断主要涉及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药学干预类型为建议在治疗方案中增加新的药物/更换另外一种药物/停用某种药物、建议调整药物剂量及建议医师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或配伍禁忌是主要的干预类型。结论:临床药师参与ICU患者的药学干预促进了我国重症患者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与国外,临床药师参与ICU患者的类型稍有差异,建议我国,临床药师在今后的药学干预中可参考国外的ICU临床药师干预类型。

  • 标签: ICU 临床药师 药学干预 内容分析法
  • 简介:目的研究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应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的价值。方法150例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给予常规超声诊断及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率,观察病理诊断良恶性病变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分情况。结果150例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病理诊断恶性53例,良性97例;常规超声诊断恶性56例,良性95例;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恶性52例,良性98例。常规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2.0%,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准确率为98.0%,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准确率高于常规超声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良性占位大多位于1~4分,恶性占位则大多位于4~7分。结论临床上利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开展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有助于提升准确率,具有较高的运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甲状腺占位性病变 常规超声 超声弹性成像 准确率
  • 简介:根据国家计生委的数据,截至2016年底,我国注册护士总数达到350.7万,占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的42%。近日,一份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919护士关爱计划、护联网等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护士群体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显示,目前约51.2%的护士遭遇心理创伤,90%的护士不能明显感受社会大众对护士的尊重。基于薪酬、体力、传统观念等因素,不少人对于护士这一职业存在刻板印象。

  • 标签: 注册护士 偏见 国家计生委 社会福利 护士群体 机构联合
  • 简介:目的:分析药物限定日剂量在医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抽取2015年度门诊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品种,采用回顾性分析和限定日剂量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因素。结果:门诊和住院患者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排序中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均位列第一,其中DDDs排序第一均为头孢呋辛钠。结论:2015年度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是基本合理的,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现象,需进一步加强监管,以全面推进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 标签: 限定日剂量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用气相色谱对胃痛丸中的活性成分桂皮醛、乙酸龙脑酯、丁香酚、α-香附酮、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色谱柱为HP-5柱(30m×0.32mm,0.25μm);柱温采取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40℃、保持2min,以6℃·min-1升温至100℃、保持5min,以8℃·min-1升温至150℃、保持5min,再以8℃·min-1升温至260℃、保持10min;进�

  • 标签: 中成分 丸中 成分含量
  • 简介:目的建立神龙抗栓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按中国药典2015版采用增加稀释液的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采用增加稀释液的方法,需氧菌检查中所要求的各实验菌样品中的回收率均达到50%以上。结论神龙抗栓胶囊所采用的检验方法可以消除制剂的抑菌作用,有效检出污染的微生物。

  • 标签: 神龙抗栓胶囊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回收率
  • 简介:1例68岁女性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患者规律服用华林钠片(10.5mg/周、共6周,12mg/周、共3周),服药期间INR稳定达标。用药第10周患者因咳嗽自行服用止嗽立效丸12∥d,第4天右小腿前侧出现多发瘀斑,INR为6.46。停用华林钠片,继续服用止嗽立效丸,3d后皮肤瘀斑明显吸收,INR降至2.96。停用止嗽立效丸,继续服用华林钠片12mg/周,5d后右小腿前侧瘀斑完全消失,INR为2.24。

  • 标签: 华法林 出血 止嗽立效丸
  • 简介:目的:筛选磷酸西格列汀片直接压片的最佳处方。方法: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BBD)优化磷酸西格列汀片的处方设计,以原料药粒径、MCC占填充剂比例及崩解剂用量为考察因素,以休止角、均匀度、溶出度为评价指标,制备样品作质量考察。结果:最优处方原药粒径100nm,MCC占填充剂比例为45%,崩解剂用量为2.7%。根据最优处方制备的小试样品,均匀度为(2.53±0.18)%,休止角为(38.9±0.5)°,10min溶出度为(82.3±2.2)%,与理论值的差距〈10%。3批中试样品,各评价指标与理论值的差距均〈10%,符合质量要求。结论:通过BBD优化的磷酸西格列汀片处方,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混合均匀度,制得片剂具有快速溶出特征。

  • 标签: 磷酸西格列汀 粉末直接压片 BOX-BEHNKEN设计 响应面优化法
  • 简介:目的观察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林抗凝治疗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1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进行包括健康教育、出院2年内干预在内的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疾病认知程度、并发症、抗凝药物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疾病认知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药物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林抗凝治疗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和药物依从性,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及出血、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总体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华法林抗凝治疗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加权TOPSIS的药学干预对多西他赛处方合理率的影响,通过建立多西他赛的药学干预标准,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7—12月肿瘤内科多西他赛处方100张,利用加权TOPSIS进行药物利用评价。根据基线调查结果,找出得分较低的评价指标,并结合药品说明书和临床指南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进行药学干预。随机选取2017年1—6月肿瘤内科多西他赛处方100张,并与2016年的基线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多西他赛处方合理率较低,主要问题体现在药品说明书或指南推荐顺序、激素预处理、临床指南推荐联合用药方案和CYP3A4抑制剂或诱导剂的应用等指标上,药学干预后上述指标得到很大改善。结论:基于加权TOPSIS的药学干预可以促进多西他赛的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加权TOPSIS法 多西他赛 药学干预
  • 简介:目的构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护理标准方案,为临床提供规范指引及衡量指标。方法基于流程再造绘制出现行流程图,使用小组讨论圈选重点环节,初步构成标准条目,然后运用德尔菲(Delphi)进行修正及确定。结果两轮专家函询两轮权威系数(Cr)分别为0.869与0.86,Kendall协调系数(W)为0.083~0.324,显著性检验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流程改造前后病人、医生及护士满意度,手术开台时间、连台间隔时间及手术时间均有改善。最终确定由3个维度,20个条目构成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护理标准方案。结论基于流程再造与德尔菲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护理标准方案可信度高、具有规范性及实用性,适用于各类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 标签: 流程再造 达芬奇机器人 德尔菲法 手术护理 标准方案
  • 简介:病例:患者,男性,72岁。因“咳嗽、咳痰1月”于2016年5月18入院。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白色粘液样痰,每天约60mL,易咳出,伴发热,体温达38.0℃。因2天前予行食管癌放疗,查胸部CT提示双肺动脉栓塞,双肺炎症,门诊以肺栓塞收入呼吸科。入科后查体:身高170cm,体重72kg,体温37.2℃,脉搏80次/min,呼吸23次/min,血压99/69mmHg。

  • 标签: 华法林钠片 国际标准化比值 伏立康唑 食管癌放疗 肺动脉栓塞 肺栓塞
  • 简介:目的优选生地黄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提取工艺条件,并考察温度对其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以4种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梓醇、桃叶珊瑚苷、地黄苷D、地黄苷A)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提取方法、提取时间、溶媒种类、温度、溶媒量对生地黄提取量的影响,并结合响应面和Box-Behnken优化生地黄提取工艺参数;通过测定4种成分在不同温度下含量的变化,考察其热稳定性。结果生地黄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提取最适条件为:加10倍量20%乙醇,浸渍36h,浸渍温度35℃。验证试验结果显示该条件下提取的4种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总量均值为7.520mg·g~(-1),与预测值7.707mg·g~(-1)相比,RSD〈5%。热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温度对生地黄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含量影响较大,4种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在加热8h内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降解。结论优选的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行,在提取液浓缩干燥过程中,为防止生地黄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降解,应采用低温方法,避免长时间高温受热。

  • 标签: 生地黄 环烯醚萜苷 响应面法 提取工艺 热稳定性
  • 简介:案例分析栏目主要刊登关于典型病例的用药选择、药品不良反应个案、药物滥用误用等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借鉴意义的稿件。在病例临床资料中,应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既往病史、临床检查与诊断、治疗情况、处理与预后等。讨论部分应参考2015年以后的相关文献对药品与不良反应的关联性评价与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机制、防范措施、用药注意事项、个体化用药及对临床的警示意义等进行深入分析。案例分析类文章均需提供尽量详细的中英文摘要。

  • 标签: 案例分析 栏目 药品不良反应 临床资料 用药注意事项 典型病例
  • 简介:不同品牌血液分析仪有可能因具有不同的检测原理和方法,导致对同一标本的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即使同一品牌,相同型号的血细胞分析仪也有可能存在上述差异。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在同一个实验室内有可能存在不同品牌的血细胞分析仪,使用不同的配套试剂、校准品和质控品。因此,关注检验结果的溯源性,提高血细胞分析系统的可比性,对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医学实验室的工作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血细胞分析仪 检测结果 可比性 医学实验室 检验结果 血液分析仪
  • 简介:目的:分析新生儿低血糖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检查诊断为新生儿低血糖的112例新生儿,其中对无症状低血糖新生儿患者临床诊治过程进行详细记录,予葡萄糖注射治疗。结果:无症状低血糖新生儿大部分患儿在12h内恢复,少数需要3d时间恢复正常。结论:尽早检查发现和有效的治疗方案是保障新生儿低血糖疗效和后期恢复的诊治关键。

  • 标签: 低血糖 诊断 治疗 婴儿 新生
  • 简介: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止血方案。方法76例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止血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及宫腔纱布填塞,观察组患者接受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对两组患者止血有效率及出血量、子宫切除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止血有效率为84.8%(28/33),观察组止血有效率为97.7%(42/43),两组止血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896.23±185.47)ml,显著多于观察组患者的(549.82±132.51)ml(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为(4.52±1.05)h,对照组患者苏醒时间为(9.23±1.56)h,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子宫切除患者,对照组有3例患者需要进行子宫全切,切除率为9.1%(3/33),两组患者子宫切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出血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能减少出血量,及时控制出血,对降低子宫切除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剖宫产 背带式缝合术 术中出血 子宫切除率
  • 简介:目的:分析我院发生药品不良事件(ADE)使用的药品,寻找不合理用药的原因,提高药物使用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6年上报的915份ADE报告中的488例用药失误病例,按照溶媒选择不适宜、溶媒量不适宜、给药剂量不适宜、给药频次不适宜、滴速不适宜、是否冲管及过敏史等进行分析。结果:915例ADE中,药品不良反应(ADR)427例,用药失误488例。488例用药失误中溶媒选择不适宜54例次;溶媒量不适宜44例次;给药剂量不适宜46例次;给药频次不适宜36例次;滴速不适宜269例次;未冲管266例次;有过敏史50例。用药失误所占比例由上半年的55.90%下降到下半年50.77%。结论: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的监控,规范合理用药,可以减少用药失误的发生。

  • 标签: 药品不良事件 用药失误 合理用药 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孕妇发生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10462例孕妇均接受梅毒血清学检查,对合并梅毒孕妇的新生儿也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查,分析妊娠合并梅毒及围生儿感染梅毒的影响因素。结果27例妊娠合并梅毒孕妇中,年龄21~30岁(20/27)、初中及以下学历(17/27)、暂住人口(16/27)、多性伴侣(23/27)、职业为娱乐场所从业人员(15/27)、多次妊娠(21/27)、未行孕前梅毒血清学检查(20/27)、配偶为梅毒感染(22/27)的比例较高。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居民类型、多性伴侣、多次妊娠史、配偶为梅毒感染者是妊娠合并梅毒的危险因素,而教育程度、孕前梅毒血清学检查是妊娠合并梅毒的保护因素。结论孕妇年龄、居民类型、多性伴侣、多次妊娠、配偶为梅毒感染者是妊娠合并梅毒的危险因素;而孕前检查、受教育程度是妊娠合并梅毒的保护性因素。

  • 标签: 妊娠合并梅毒 围产儿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肝硬化腹水临床的治疗措施。方法31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针对自身症状态及机体耐受情况给予基础治疗、用药指导及腹水引流等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均通过专业、全面的治疗后,总胆红素水平为(62.57±29.58)μmol/L,血清蛋白水平为(28.15±5.34)g/L,血钾水平为(4.25±1.33)mmol/L,血钠水平为(124.25±1.47)mmol/L;其中显效19例(61.29%),有效11例(35.48%),无效1例(3.23%),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结论临床治疗肝硬化腹水症状时,可针对患者病情特征,合理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作专业、个体化处理,可有效促进患者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肝硬化腹水 治疗措施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