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丙酚静脉麻醉下人工流产的效果。方法将2016.1-2017.1人工流产患者9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实施无镇痛人工流产,丙酚组实施丙酚静脉麻醉下人工流产。比较流产完全率;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和心率水平。术中出血和疼痛程度。结果丙酚组流产完全率高于对照组,P<0.05;丙酚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和心率水平并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丙酚组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和心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丙酚组术中出血和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酚静脉麻醉下人工流产在人工流产麻醉中的效果确切,可减少出血和减轻疼痛。

  • 标签: 异丙酚静脉麻醉 人工流产 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行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60例,将其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成两组,其中包括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麻醉采用瑞芬太尼,观察组患者麻醉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酚,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数据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呼吸频率及心率指数均存在明显优势,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少,且麻醉总有效率也较高,两组之间数据差异,经计算后显示(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采取瑞芬太尼联合丙酚进行麻醉处理,其用药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提高临床麻醉效果。

  • 标签: 瑞芬太尼 异丙酚 甲状腺切除手术 麻醉 效果观察
  • 简介:目的探究分析针对于患有鼻咽癌疾病的患者,在实施介入封堵手术之后采取吉西他滨结合环磷酰胺的治疗方法的临床干预效果以及安全性研究。方法将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在我医院接受诊治的122例患有鼻咽癌疾病的患者作为本次试验讨论的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将收集的全部患者平均的划分至两组,常规治疗组当中的61例患者仅仅采取传统化的常规方法来进行治疗,实验治疗组当中的61例患者则在传统化的常规方法基础上采取吉西他滨结合环磷酰胺的治疗方法对其展开治疗,两种治疗方式实行结束之后将对两组患者其干预效果进行比较和探究。结果据统计,实验治疗组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之中仅有4例治疗无效的病例,常规治疗组的患者则有6例在治疗过程之中治疗无效,实验治疗组的患者在紧密治疗和吉西他滨结合环磷酰胺的治疗方法之后有效概率(93.44%)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的有效概率(90.84%),并且实验组的患者不良反应率较低。讨论鼻咽癌疾病作为当前医学史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而使用吉西他滨结合环磷酰胺的治疗方法来治疗患者,可以显著的提高安全性,又可以提升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其个人的生活品质,临床效果明显。

  • 标签: 患者 鼻咽癌疾病 干预效果 吉西他滨结合异环磷酰胺
  • 简介:目的观察丙托溴铵联合痰热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70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予吸入用复方丙托溴铵溶液、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布地奈德混悬液,试验组患者在加用痰热清注射液;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4%(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白细胞介素13?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水平显著升高,白细胞三烯B4、二氧化碳分压水平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8.57%比11.43%,P>0.05)。结论丙托溴铵联合痰热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可有效改善炎性因子水平和呼吸功能。

  • 标签: 异丙托溴铵 痰热清 重型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 肺部感染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丙酚全凭静脉麻醉联合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效果及对围手术期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每组各40例。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刻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丙泊酚、瑞芬太尼、苏醒时间、拔除喉罩时间、凝血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诱导前水平比较,观察组切皮时、术中1h、拔除喉罩时MAP及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丙泊酚、瑞芬太尼、苏醒时间、拔除喉罩时间均明显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丙酚全凭静脉麻醉联合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效果较显著。

  • 标签: 异丙酚 全凭静脉麻醉 神经阻滞 下肢骨折 高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