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96岁,体重40.5kg,因反复咳血丝痰1月,气喘1周,于2015年4月21日入院。入院诊断:咯血原因待查-支气管扩张症?肿瘤?肺部真菌感染?入院后给予头孢地嗪抗感染治疗。入院第12日,患者仍诉咳少量血丝痰,胸部CT示左肺下叶外基底段及左肺下叶背段见团块状高密度影,其内可见不规则空洞,高度怀疑肺部真菌感染可能,给予立康唑抗真菌感染治疗。

  • 标签: 伏立康唑 不良反应 视觉改变
  • 简介:1例2个月14d男性患儿因药疹、肺炎入院,抗过敏和抗感染治疗过程中因痰培养检出白色念珠菌、血浆1-3-β-D葡聚糖为324ng/L而加用氟康唑24mg、2次/d静脉滴注。加药前患儿肝功能正常,腹部超声检查未见异常。应用氟康唑第5天,患儿口唇、双下肢出现新发皮疹,皮肤中度黄染,全身凹陷性水肿,进食后腹胀明显;第6天患儿ALT579U/L,AST655U/L,TBil71.9μmol/L,DBil48.7μmol/L,ALP89U/L;超声检查示肝脏肿大,肝右叶内可见条状强回声。第7天停用氟康唑,换用立康唑28mg入5%葡萄糖注射液15ml、2次/d静脉滴注。换药次日患儿ALT761U/L,AST717U/L,TBil132.3μmol/L,DBil112.4μmol/L,ALP104U/L,凝血酶原时间57s,部分活化凝血酶原88s,INR4.86,血氨79μmol/L,乳酸6.5mmol/L。诊断:急性肝衰竭。停用立康唑,给予保肝利胆、降血氨、补充凝血因子等对症治疗,并行血浆置换2次。经5d救治患儿肝功能无明显好转,建议行肝移植,患儿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随访得知患儿出院后第2天死亡。

  • 标签: 氟康唑 伏立康唑 肝功能衰竭 急性 婴儿
  • 简介:目的:评价立康唑对患儿白血病伴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白血病伴有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儿30例,患儿经诊断为白血病伴有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后给予立康唑治疗,临床症状较轻的患儿给予口服立康唑治疗,临床症状较重的患儿给予立康唑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治疗时间为2周~3月不等;评价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30例患儿给予立康唑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5.33%,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症状较轻,具有良好的难受性。结论:采用立康唑治疗儿童白血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疗效较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伏立康唑 儿童 白血病 侵袭性 肺部真菌感染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评价角膜基质内注射立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角膜刮片或结膜囊涂片证实为真菌性角膜炎并常规治疗2周无效的患者19例(19眼)。于病灶区角膜基质内注射立康唑(50μg/0.1mL)。术后继续使用局部、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观察角膜情况及前房情况。结果:本组患者19例进行角膜基质内注射立康唑注射液,术后联合抗真菌滴眼液及全身药物治疗。3例患者(15.8%)角膜基质单次注药后好转,8例患者(42.1%)重复注药后好转。9例患者(47.4%)角膜基质注药后出院时视力明显提高,17例患者(89.5%)出院时角膜浸润面积减少,10例患者(83.3%)前房积脓减少或消失,2例患者(66.7%)角膜内皮斑显著减少。术后随访6月,未发现继发性眼内炎和青光眼等。结论:角膜基质内注射立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安全有效,短期内无明显并发症。

  • 标签: 真菌性角膜炎 角膜基质内注射 伏立康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