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制备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并考察其质量。方法以微丸载药量、收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微丸制备工艺条件;以有关物质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对隔离液处方进行筛选优化;以累积溶出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对肠溶衣液处方进行筛选优化。结果微丸制备工艺条件为蔗糖与主药比例6∶1、包衣造粒机转速100r·min-1、微晶纤维素与主药比例3∶1;选用12%HPMC作为隔离层成膜材料;15%EudragitL30D-55作为肠溶层材料;制备的3批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稳定性好,耐酸力均在95%以上,30min溶出度均在98%以上,含量、有关物质均符合规定;进行加速试验,耐酸力、溶出度、含量、有关物质均符合规定。结论经3批中试产品验证,结合加速试验结果,表明优选的工艺条件所得的产品具有较好的肠溶效果和释药性能,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 标签: 雷贝拉唑钠 微丸 肠溶胶囊 制备工艺
  • 简介:目的:考察淋巴方颗粒的最佳提取及喷雾干燥工艺。方法:以苦参碱提取率和干浸膏得率为指标,以乙醇含量、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淋巴方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以喷干收粉率和膏粉含水率为考察指标,以料液在80℃的相对密度、进风温度和出风温度为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淋巴方颗粒的最佳干燥工艺。结果: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药材加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5h,煎液用65%乙醇沉淀。最佳干燥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76~185℃,出风温度91~95℃,料液的相对密度1.06~1.07(80℃)。结论:该工艺稳定实用,提取率高,可用于淋巴方颗粒的制备

  • 标签: 淋巴方颗粒 制备工艺 正交试验 喷雾干燥
  • 简介:目的:优化芩梅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多功能流化床制粒机以一步制粒法制备芩梅颗粒。以流化床制粒机的风机转速、进风温度与蠕动泵的进料速度为考察因素,以颗粒成品合格率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芩梅颗粒的制备工艺参数。结果:最优制备工艺参数为风机转速1700r/min,进风温度65℃,进料速度按照4→6→8Hz进行。结论:Box-Behnken效应面法可以用于芩梅颗粒一步制粒工艺参数的优化,制备的颗粒质量达标。

  • 标签: 芩梅颗粒 BOX-BEHNKEN设计 效应面法 制备工艺
  • 简介:目的研制盐酸普拉克索缓释骨架片,并对其体外释药行为进行考察。方法以高分子材料羟丙甲纤维素(HPMC)为骨架,制备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单因素实验考察其释药特征,正交实验筛选最佳处方。结果以HPMCK100M为骨架材料,磷酸氢钙为填充剂,缓释片直径为9mm,湿法制粒为最佳工艺。结论所制备的盐酸普拉克索缓释骨架片能缓释24h,体外释放接近Higuchi模型,重现性好。

  • 标签: 盐酸普拉克索 羟丙甲纤维素 缓释骨架片 磷酸氢钙
  • 简介:目的:制备杨梅素环糊精包合物,旨在提高杨梅素水溶性和稳定性,并改善其口服吸收。方法:制备杨梅素羟丙基-β-环糊精(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HP-β-CD)包合物,以载药量、包合率和包合物得率为指标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杨梅素HP-β-CD包合物最优制备工艺确定为:杨梅素与HP-β-CD摩尔比1∶3,乙醇浓度50%,40℃水浴振摇24h,混合溶液旋转蒸发除去乙醇,过滤,滤液蒸干得固体,真空干燥,得到载药量约5%、包合率约90%的杨梅素HP-β-CD包合物。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制备工艺稳定、可重复,可用于杨梅素HP-β-CD包合物的制备

  • 标签: 杨梅素 β-环糊精类 包合物 制备工艺
  • 简介:目的制备载避蚊胺的纳米介孔硅缓释软膏,考察其药剂学性质及驱蚊作用。方法纳米介孔硅材料吸附避蚊胺后液体石蜡包埋,制备成缓释软膏并研究其形态、稳定性及体外释放度。用改良Franz扩散池考察其经皮渗透行为。以驱蚊试验研究其缓释驱蚊作用。结果制备的载避蚊胺纳米硅缓释软膏呈乳白色半固体,避蚊胺载药量可达约25%,24h体外累积释放低于60%,离体皮肤渗透显示药物主要滞留于皮肤表面,载避蚊胺纳米硅缓释软膏有效驱蚊时间超过12h。结论纳米介孔硅可延缓避蚊胺的挥发,载避蚊胺纳米硅缓释软膏缓控释特性明显,驱蚊时间明显延长,并可能减少透皮吸收,提高用药安全性。

  • 标签: 避蚊胺 纳米硅 体外释放 经皮渗透 有效保护时间 驱蚊效果
  • 简介:目的:以定量用双酯型乌头生物碱对照提取物替代单体对照品,修订川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制备定量用对照提取物,标定和协作标定,对其中的乌头碱、次乌头碱和新乌头碱含量进行赋值。采用HPLC法,流动相为乙腈和0.2%冰醋酸溶液(三乙胺调pH至6.2),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5nm;并比较使用单体对照品和对照提取物的含量测定结果。结论:定量用对照提取物可替代乌头碱等单体对照品,用于川乌药材中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 标签: 双酯型乌头生物碱对照提取物 乌头碱 新乌头碱 次乌头碱 川乌
  • 简介:目的对我国不同生产工艺的苯甲酸钠产品质量进行对比,并评价其生产工艺的优劣。方法通过多种调研方式了解苯甲酸钠生产工艺并进行分类和检测,将实验结果按2种不同生产工艺进行统计分析并评价。结果通过有关物质研究发现,中和工艺苯甲酸含量和杂质总量略高于精制工艺,其他未知杂质总量和杂质个数则精制工艺均高于中和工艺。从无机杂质和含量测定各检测结果来看,2种工艺均未显示出明显区别。整体而言,2种工艺质量控制水平基本相当。结论精制工艺需选择质量稳定的原料供应商;中和工艺中合成用到的反应试剂的质量是影响该工艺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质量控制上与精制工艺相比更具有自主控制能力。

  • 标签: 药用辅料 苯甲酸钠 质量对比 工艺评价
  • 简介: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高压均质技术,设计提取茯苓多糖工艺.方法:以茯苓多糖收率为指标,选取茯苓粉碎粒度、高压均质压力、均质次数、料液比进行单因素考察,进行B-B实验设计,优化得到茯苓多糖提取工艺.结果与结论:优化提取工艺为:粒度120目,料液比1:9,压力值94MPa,均质次数2次,多糖收率与预测值接近,且比传统水提醇沉工艺高出8.909%,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 标签: 高压均质技术 响应面法 茯苓多糖 提取工艺
  • 简介:目的:建立石菖蒲挥发油的萃取及包合工艺。方法:应用U5(53)均匀设计试验对影响萃取物得率的因素进行考察,筛选最佳萃取工艺。应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对影响胶体磨法包合效果的因素进行考察,筛选最佳包合工艺。结果: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90min。胶体磨法进行石菖蒲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参数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4,包合时间20min,加水量4倍。结论:筛选出的萃取及包合工艺稳定可行。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能够提高萃取物得率;采用胶体磨法包合石菖蒲挥发油能够提高挥发油稳定性,有较高的挥发油利用率。

  • 标签: 石菖蒲挥发油 超临界CO2萃取 胶体磨法 β-环糊精 均匀设计 正交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