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借助脂质体仿生手段探寻传统中药板蓝根药材里的有效成分。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空白脂质体,将其与板蓝根提取液置于37℃水浴中孵化;运用离心沉淀-超滤法,分离脂质体、样品超滤液。借助HPLC-UV、HPLC-MS以及氨基酸衍生化手段跟踪检测样品被吸收情况,综合分析推断脂质体仿生筛选下的板蓝根有效成分。结果通过样品脂质体混悬液、板蓝根提取液、对照品溶液与阴性样品溶液之间的色谱、质谱数据对比分析,确定在板蓝根脂质体中存在5种主要板蓝根成分,分别是精氨酸、胞苷、尿苷、表告依春和腺苷。结论这5种成分可能是中药板蓝根药理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而采用的脂质体仿生可以作为一种可行的中药复杂样品筛选手段。

  • 标签: 脂质体 板蓝根 有效成分 LC-MS 精氨酸 胞苷
  • 简介:目的考察无机陶瓷微滤精制山茱萸水提液过程中,不同孔径的对该体系的适用性,并优化微滤过程。方法测定0.8、0.2和0.05μm孔径和不同参数下山茱萸水提液高分子截留率、指标成分转移率、污染程度及特征指纹图谱的变化。结果孔径为0.05μm的无机陶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最佳的操作压差为0.1MPa,过温度为60℃。结论采用0.05μm的陶瓷对山茱萸水提液进行微滤,在适当操作条件下可取得较好的精制效果。

  • 标签: 无机陶瓷膜 微滤 精制 山茱萸水提液
  • 简介:纳米递药系统的表面修饰作用会对载体的穿透能力产生影响。本研究通过使用叶酸配体和细胞穿肽分别修饰的纳米脂质载体,在堆积法建立的肿瘤球模型上实时分析细胞靶向和细胞穿透作用对于纳米脂质载体的肿瘤穿透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细胞穿透肽修饰的纳米脂质载体不论是从穿透深度还是强度上,在穿透早期都具备更好的穿透肿瘤球能力。

  • 标签: 纳米脂质载体 肿瘤球 堆积法 叶酸 细胞穿膜肽
  • 简介:目的以NE30D为控材料,考察其对盐酸氨溴索渗透作用的影响,探索制定盐酸氨溴索的缓释特征参数。方法以不同浓度的NE30D制备成作为渗透阻滞材料,以三室渗透装置考察NE30D厚度、盐酸氨溴索溶液浓度、同一批号材料批内和批间多个样本对透过率的影响,并计算阻滞效率。结果同一批号材料批内和批间制备的不同样本,通过控制制备参数得到的NE30D对盐酸氨溴索的阻滞效率重现性非常好,5%浓度制备的的阻滞效率在4.0%~4.6%/h,10%浓度制备的的阻滞效率在9.0%~9.4%/h。结论5%和10%浓度制备的NE30D对盐酸氨溴索的阻滞效率影响非常大,表明盐酸氨溴索可以通过改变的厚度来实现适当的释放速度,也表明NE30D是比较理想的盐酸氨溴索的缓释控材料。提示NE30D对于盐酸氨溴索的控缓释特征参数可以采用高、低浓度制备的阻滞效率及其差值。

  • 标签: 膜控缓释 NE30D 盐酸氨溴索 标准化参数
  • 简介:目的系统性评价利奈唑胺对2013-2014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临床分离株细菌生物(BBF)的活性及体内外抗菌效果.方法:体外试验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最小抑制BBF浓度(MBIC)和最低BBF消除浓度(MBEC);活菌计数法绘制时间-杀菌曲线(KCs);体内试验采用小鼠MRSA全身感染模型,尾静脉给药保护小鼠后测定半数有效剂量(EDso);建立免疫低下小鼠MRSA大腿感染模型,记录尾静脉给药24h后大腿组织菌量的变化.结果:利奈唑胺对2013-2014年临床分离的60株MRSA均敏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BBF的MBIC值与万古霉素相当,敏感性显著高于阿莫西林;体内试验中,利奈唑胺对全身感染小鼠有很好的治疗效果,EDso小于万古霉素与阿莫西林;对免疫低下MRSA大腿感染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也要优于万古霉素和阿莫西林.结论:利奈唑胺对2013-2014年分离的MRSA临床菌株体内外活性均较高,尤其对MRSA的细菌生物也显示了极强的抑制作用.

  • 标签: 利奈唑胺 最小抑制细菌生物膜浓度 最低细菌生物膜消除浓度 半数有效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