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于2017年8月发布了《药品说明中儿童安全包装描述的指导原则》,主要介绍对药品说明书、纸盒标识和容器标签中儿童安全包装描述的要求。而目前在我国尚无类似的指导原则,详细介绍该指导原则的主要内容,期待引起药品生产企业的重视与参考以及对我国药监部门有所启示。

  • 标签: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药品说明书 儿童安全包装 描述 指导原则
  • 简介:儿童难治性癫痫(refractoryepilepsy,RE)也称药物RE,至今其定义没有明确标准,癫痫患者中约20%将成为RE。国内诊断标准是患儿服用2种以上的抗癫痫药物,而且治疗6个月,发作率仍〉50%。国外早就应用生酮饮食(KD)来治疗儿童RE,且其临床疗效也得到了肯定,但其机理至今尚不清楚。KD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大多可以积极预防和经对症处理缓解。

  • 标签: 生酮饮食 难治性癫痫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理念对脑瘫儿童康复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71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予以常规护理)及观察组(36例,采用引导式教育理念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分(A区、B区、C区、D区、E区)、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评分分别为(73.1±5.4)、(64.5±7.3)、(51.2±6.3)、(46.5±7.6)、(28.9±6.4)、(58.6±12.3)分;观察组GMFM评分(A区、B区、C区、D区、E区)、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评分分别为(82.5±5.3)、(79.8±6.4)、(65.4±4.3)、(58.9±7.5)、(37.8±6.5)、(68.5±10.3)分。观察组GMFM评分(A区、B区、C区、D区、E区)和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7.402、9.398、11.121、6.919、5.812、3.681,P〈0.05)。结论引导式教育理念能够有效提高脑瘫儿童康复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引导式教育理念 脑瘫 康复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西替利嗪治疗儿童过敏性咳嗽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过敏性咳嗽患儿120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口服治疗,年龄2~5岁每次4mg,年龄≥6岁每次5mg,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西替利嗪口服治疗,年龄2~12岁5mg,年龄≥12岁每次10mg,每天1次。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西替利嗪治疗儿童过敏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盐酸西替利嗪 孟鲁司特 儿童 过敏性咳嗽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enoch-Sch?nleinpurpura,HSP)用药教育的需求点及其影响因素,制订针对不同人群的HSP药学服务方案。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对2016年6―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住院治疗的HSP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共15个指标的横断面调查,了解不同人群对HSP用药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其对HSP药学服务的需求点;对主要指标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需要分别进行个体化HSP药学服务的人群。结果:被调查的所有家长均认为药师进行出院指导对患儿用药非常有帮助;家长对患儿激素的减量方法和胃肠黏膜保护剂的用法用量知晓率极低;对于大部分指标,来自城市的家长和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家长较农村家长及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家长知晓情况好;来自农村的家长和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家长认为患儿存在家庭服药困难的人数占比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被调查患儿家长来源于城市还是农村及受教育程度是部分主要指标的影响因素。结论:应针对城市和农村两类家长人群,制订侧重点不同的个体化药学服务方案,为HSP患儿和家长提供更全面的用药指导,提高院外服药依从性,减少复发。

  • 标签: 儿童 过敏性紫癜 药学服务
  • 简介:中成药服用剂量(饮片量)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至关重要。本研究着眼于剂量问题,以肾石通颗粒国家标准为例,将常用的制剂单位计量形式改为剂量单位计量,旨在弱化与药效无关的参数,真实地明示服用剂量,使标准的表述更加简便、可溯,并可解决目前同品种存在多个标准、多个规格所引起的管理混乱问题。

  • 标签: 肾石通颗粒 国家药品标准 制剂单位 剂量单位 计量形式
  • 简介:目的:评价环孢素A与糖皮质激素对儿童患者葡萄膜眼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儿童葡萄膜眼炎患者56例(66眼)病例资料,分析采用环孢素A与糖皮质激素联用治疗后患儿视力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6月56例患者66眼葡萄膜眼炎,治愈27眼(40.91%)、改善29眼(43.94%)、无效10眼,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85%,治疗后患者视力得到显著改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仅为12.50%,不良反应经治疗后均好转无影响。结论:糖皮质激素与环孢素A联用治疗儿童患者葡萄膜眼炎,能有效改善患儿视力,疗效较为满意。

  • 标签: 葡萄膜眼炎 糖皮质激素 环孢素 视力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总结临床药师参与儿童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并开展药学监护的经验和体会,体现药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价值。方法: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全过程,在抗真菌感染、降颅压和贫血的药物选择及药品不良反应的处理等方面提出建议,并对患儿进行全面的药学监护。结果:临床药师通过对患儿的药学监护,提出合理的治疗建议,实现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儿童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从药学角度提出专业建议,提高了临床治疗的安全有效性。

  • 标签: 药学监护 儿童 隐球菌性脑膜炎
  • 简介:目的观察门诊应用多潘立酮联合口服补液盐Ⅲ治疗儿童频繁呕吐的效果。方法100例门诊频繁呕吐就诊的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应用多潘立酮联合口服补液盐Ⅲ治疗,对照组禁食处理。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呕吐8例、尿量偏少14例、输液9例、总有效36例,均优于对照组的26、38、31、12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潘立酮联合口服补液盐Ⅲ能有效缓解儿童频繁呕吐症状、减少静脉用药。

  • 标签: 多潘立酮 口服补液盐Ⅲ 儿童 呕吐
  • 简介:目的:分析儿童患者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收治的脑积水患儿15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感染后出现的主要临床表现,以及患儿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出现感染的诊断治疗方法与结果。结果:15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的患儿中,其中10例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出院,且在3年随访期内均无病死病例;5例感染患儿均因脑炎后脑积水,并经采集脑脊液样本做细菌培养,结果均呈阳性,经分离鉴定后,共检出金黄色葡萄糖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结核杆菌、产气杆菌、阴沟杆菌、不动杆菌、假单孢杆菌、隐球菌等多种菌种,其中2例患儿为多重菌感染。结论:掌握儿童患者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的主要表现,根据采集脑脊液样本做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感染药物治疗,是保证其术后生存质量。

  • 标签: 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术 术后感染 细菌培养 药敏结果
  • 简介:目的针对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2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和实验组(口服甲双胍治疗),每组100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观察。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9.0%明显高于对照组9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使用胰岛素的剂量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低于对照组1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具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的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二甲双胍 糖尿病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美洛西林/舒巴坦所致药品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报道美洛西林/舒巴坦致重型渗出性多形性红斑1例,并检索2006—2016年间国内外医药期刊公开报道的美洛西林/舒巴坦致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个案报道检索到12例,因过敏性休克死亡1例。美洛西林/舒巴坦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其不良反应以过敏性皮肤瘙痒为主。结论:临床应高度重视美洛西林舒巴坦引起渗出性多形性红斑的不良反应,加强临床观察,确保用药安全。

  • 标签: 美洛西林舒巴坦 重型渗出性多形性红斑 文献分析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培门冬酶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不良反应及防治对策。方法90例新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使用培门冬酶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左旋门冬酰胺酶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过敏反应发生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功能损害、凝血异常、血糖升高、胰腺炎、神经系统异常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门冬酶与左旋门冬酰胺酶有相同的疗效,可作为临床一线用药,但仍存在不良反应,需监测和及时干预。

  • 标签: 培门冬酶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左旋门冬酰胺酶 儿童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学龄前与学龄期儿童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表现。方法44例AR患儿,按年龄分为对照组(学龄前)及观察组(学龄期),各22例。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方式调查两组患儿临床表现情况,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鼻涕发生率为59.09%,高于对照组患儿的22.73%,差异具有统计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喷嚏、鼻痒、伴眼部症状发生率分别为13.64%、13.64%、68.18%,与对照组患儿的9.09%、9.09%、63.6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鼻塞、咳嗽发生率分别为63.64%、68.18%,均高于观察组患儿的18.18%、3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学龄前及学龄期患儿临床表现不相同且针对性不相同,临床应根据患儿具体伴发症状、临床表现、诱因等相关资料评估其疾病情况。

  • 标签: 学龄前 学龄期 应变性鼻炎 儿童 临床表现
  • 简介:目的观察胃肠安丸对儿童支气管肺炎患儿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发生AAD的患儿10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2组均常规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胃肠安丸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用药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60.79%,高于对照组的40.39%(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6%,高于对照组的78.85%(P〈0.05)。2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胃肠安丸能显著提高支气管肺炎发生AAD患儿的治疗有效性,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胃肠安丸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 简介:由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社、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学专业委员会、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办,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合理用药分会、INRUD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组、北京药理学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联合承办的&quot;第九届药源性疾病与安全用药中国论坛妇女和儿童专题论坛&quot;于2017年3月30至4月1日在北京举办.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医药学工作者、科研和管理工作者近500人参加了会议.

  • 标签: 中国药理学会 药源性疾病 论坛纪要 安全用药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专题
  • 简介:目的评价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对过敏性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本院门诊就诊的过敏性哮喘患儿195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通过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108例)和干预组(8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干预组加用标准化屋尘螨过敏原制剂治疗。比较2组哮喘患儿的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E、IgG4)的浓度变化、肺功能、哮喘症状评分情况。结果干预组的IgE的浓度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儿的IgG4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哮喘的症状评分、哮喘的控制等情况以及过敏性哮喘的有效治疗情况也明显改善。结论屋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过敏性哮喘患儿是有效的。

  • 标签: 特异性免疫治疗 哮喘 屋尘螨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评价头孢曲松与利福霉素联用治疗儿童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儿童化脓性脑膜炎患者9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曲松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头孢曲松与利福霉素联用治疗,比较和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外周白细胞计数复常时间和外周脑脊液复常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外周脑脊液和外周白细胞计数的复常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头孢曲松与利福霉素治疗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临床效果极为理想,安全性高。

  • 标签: 头孢曲松 利福霉素 化脓性脑膜炎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孕期营养干预对高龄胎孕产妇妊娠结局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76例高龄胎孕产妇,采取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孕期护理,观察组给予孕期营养干预,比较两组妊娠结局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孕产妇早产、巨大儿、新生儿窒率、低体重儿、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宫内生长受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7,P〉0.05)。结论孕期营养干预可改善高龄胎孕产妇的妊娠结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营养干预 高龄 二胎 妊娠结局 并发症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