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文章主要针对促进药物基因学的研究进行分析,提高药学学生临床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将药物基因学深入到药学服务过程中,运用药物基因学知识,有效地预防药源性疾病、合理利用医药资源。结果与结论药学服务带教应紧跟时代步伐使学生既能掌握药物基因学的基础知识又能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大大提高药学学生的临床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 标签: 药物基因组学 药学服务 个体化治疗 带教
  • 作者: 王艳菊王艳春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5-15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5期
  • 机构:第三人民医院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四川省射洪县中医院王艳菊王艳春肺癌是当今世界上发病率最普遍的癌症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肺癌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肺癌的死亡率极高,2015年我国肺癌患者就有61.02例死于肺癌,预计到2025年我国每年将有100万新发肺癌患者,会有90万死于肺癌,肺癌的死亡率高居癌症死亡率的首位。肺癌治疗困难,对患者及患者家庭造成严重干扰,治疗肺癌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证明,肺癌患者越早得到治疗存活率越高,5年存活率能从14%上升至49%。然而肺癌早期症状不典型,不容易被患者察觉,等症状加重确诊时患者的肺癌已转为肺癌晚期,治愈几率小。因此肺癌的早期检测对于肺癌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肺癌的检测主要是通过实验室和细胞组织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影像学检查是目前运用得比较广泛的一种检查方法,在疾病的检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就质量控制对免疫化制片技术质量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方法以大鼠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照数字随机法将其脑、心及肾组织分为对照和研究,给予对照传统的切片,给予研究质量控制后的切片,将两的制片质量进行比较。结果相较于对照,研究的制片率及其质量显著优于对照间数据差异较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想要有效提高免疫制片率及其质量,就需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严格控制每一环节,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标签: 免疫组化制片 质量控制 影响
  • 简介: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入社区提高儿童计划免疫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打算接种疫苗的80例家长进行社区教育宣传,将80例儿童家长随机分为对照和实验,每组各40例,对照进行常规的免疫接种的教育,实验则在对照的基础上再进行专业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的免疫接种概率以及实验前后健康教育家长对待程序性的认知。结果健康教育后家长对待程序性的认知明显加强,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相关性疫苗的接种概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的72.50%,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入社区可明显提高儿童计划免疫质量,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社区 儿童计划免疫 效果
  • 简介:【摘要】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做好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对转变群众的生育观念、规范群众生育行为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鉴于当前情势,必须注重对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的创新,保证计划生育工作落到实处。

  • 标签: 创新 计划生育 宣传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超声检查在妇科计划生育临床手术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 选择 2016.01-2016.12 , 1 年中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 480 例,按照检查方的不同分为对照和观察,对照( 240 例,术前超声检查),观察( 240 例,术前超声检查联合术中超声引导)。手术结束后分别对两患者的手术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两患者的诊断均较准确,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患者, p<0.05 ,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超声检查在妇科计划生育临床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率,值得在临床进行应用。

  • 标签: 超声检查 计划生育 应用
  • 简介:目的研究儿童甲状腺乳头状癌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BRAF)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0—2015年儿童甲状腺乳头状癌39例,对所有患儿进行BRAF基因突变检测,调查患儿的基本资料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BRAF基因突变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本组共发生BRAF基因突变患儿12例,突变率为30.77%。10~13岁患儿的BRAF基因突变率高于<10岁者(P<0.05)。腺外侵犯患儿的BRAF基因突变率低于未侵犯者(P<0.05)。T1期患儿BRAF基因突变率高于T4期患儿(P<0.05)。低危患儿BRAF基因突变率高于高危患儿(P<0.05)。结论儿童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基因突变低于成人,低T分期及低甲状腺癌预后评分系统(AMES)分级患儿的BRAF基因突变率高于高T分期及高AMES分级患儿。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儿童 BRAF基因 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与护理方法措施。方法 采集 2013年 9月至 2014年 9月在本院 196例 ICU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并总结对应的护理防范措施。结果 20例 发生发生 UEX的患者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意识不清楚、紧张不配合与护理人员操作不当、经验不足、约束不当等。对应的护理防范措施有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改善舒适度,进行自身培训等。结论 对各种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充分正确的评估,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能有效减少 UEX的发生率。

  • 标签: 非计划性拔管 ICU 危险因素 护理防范
  • 简介:目的研究对于人工流产后给予计划生育服务干预的应用和效果。方法筛选2015年6月18日~2018年6月18日在我院进行人工流产的患者124例,根据流产的先后分为干预62例和常规62例,干预的流产患者给予计划生育服务干预,常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干预和常规患者1年内的意外妊娠和再次流产的发生率以及主动使用避孕措施的概率。结果干预和常规干预前主动使用避孕措施的数据经过对比,P>0.05,不具备统计学的意义。干预后,干预患者1年内再次意外妊娠以及流产的概率少于常规,并且干预患者主动使用避孕措施的概率高于常规,P<0.05,具备统计学的意义。结论给予人工流产后的患者实施计划生育服务干预效果明显,可以推广。

  • 标签: 人工流产 计划生育 服务干预 效果
  • 作者: 陈晓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崇州市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陈晓华在计划生育手术中高危手术所占比列越来越多,比如:瘢痕子宫妊娠、哺乳期妊娠、畸形子宫合并妊娠、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绝经取出宫内节育器等等,可以占到计划生育门诊手术总量的50%以上。高危手术面临的手术风险大大增加,为了避免子宫穿孔、吸宫不全、漏吸、宫腔(宫颈管)粘连、内膜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将超导可视技术引入到计划生育手术中来,弥补了传统手术的不足,大大提高了计划生育手术的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PICC带管出院患者的延续护理中,应用静脉治疗护理学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20例PICC导管出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n=60)与对照(n=60),对照予以患者常规延续护理,观察间静脉治疗护理学指导延续护理,观察两护理效果。结果出院随访期间观察导管脱落率与穿刺点感染率分别为1.67%、3.33%,明显低于对照11.67%、15.00%的脱落与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PICC带管出院的患者,采取构建静脉治疗护理学指导延续护理可显著降低患者出院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治疗护理学组 PICC带管出院患者 延续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因多态性与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后血压水平的关联性。方法:运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方法,收集服用复方利血平、降压片和珍菊降压片的780例高血压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并测量其血压和临床生化指标。选择IGF-1基因的5个标签位点,采用TaqMan技术进行基因分型。采用协方差分析及分层分析对其基因多态性与药物治疗后血压水平的关系进行评价。结果:在服用降压片的高血压病人中,rs6219位点不同基因型之间舒张压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服用复方利血平的高血压病人中,rs5742612和rs6218位点不同基因型之间收缩压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0.017)。在服用珍菊降压片的高血压患者中,rs6218位点不同基因型之间舒张压水平及rs6219位点不同基因型之间收缩压水平差异均有关联(P值分别为0.017、0.033)。进一步分层分析发现,服用降压片的患者中,随着rs35767位点遗传变异女性收缩压的水平呈线性下降,而男性舒张压水平呈线性上升,校正混杂因素后P值分别为0.028、0.038。结论:IGF-1基因多态性与复方利血平、降压片和珍菊降压片三种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后血压水平均有显著相关,提示IGF-1基因可能是高血压重要的药物疗效生物标记。

  • 标签: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基因多态性 抗高血压药物 血压水平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普外科留置胃管患者中开展舒适护理对患者舒适度以及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 普外科 2018 年 9 月 -2019 年 8 月收治的 留置胃管患者 92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 与对照,每组患者 46 例。对照实施留置胃管的常规护理,研究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舒适护理,比较两患者的 舒适度、 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研究舒适度为 95.65% ,明显高于对照的 80.43% ( P<0.05 )。研究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为 4.35% ( 2/46 ),明显低于对照的 19.57% ( 9/4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7.83% ,明显高于对照的 82.61% ( P<0.05 )。 结论 在普外科留置胃管患者中开展舒适护理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增加患者的舒适度,降低患者的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 标签: 普外科 留置胃管 舒适护理 非计划性拔管率 舒适度
  • 简介: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death-ligand1,PD-L1)基因遗传变异对术后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患者接受5-氟尿嘧啶(5-FU)为基础辅助化疗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纳入213例术后接受5-FU为基础辅助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整理患者的基线及接受治疗的预后资料。另外,收集患者外周血及术后部分癌组织标本分别用来进行PD-L1基因标记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分型及PD-L1基因mRNA的表达测定。PD-L1基因的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其他变量的相关性通过卡方检验或非参检验进行分析。不同基因型患者的PD-L1基因mRNA表达通过非参检验分析,和预后的单变量分析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并通过Cox模型对其他变量进行校正。结果:纳入研究的PD-L1的多态性位点均是经过NCBI数据库查阅在中国人群中突变频率大于10%的三个标记多态性位点(901T﹥A,-1813G﹥C和-1349T﹥A位点)。其中,在预后分析上只发现901T﹥A位点显著的临床意义。PD-L1基因901T﹥A位点位于该基因内含子区域,在纳入研究的CRC患者中的分布频率为:TT型148例(69.48%),TC型59例(27.70%),CC型6例(2.82%),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17,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967)。各个基因型在患者基线临床资料中分布均衡。在预后比较上,由于CC基因型患者相对较少,将TC和CC型患者合并,在无疾病生存期(DFS)方面:TT基因型和TC/CC基因型患者的中位无疾病生存期(mDFS)分别为4.7年和3.3年,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在总生存期(OS)方面,两种基因型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mOS)分别为6.5年和4.7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经过Cox模型校正OS之后,TC/CC基因型对OS具有独立的影响意义(OR=1.89,P=0.006)。另外,在79例癌组织标本的PD-L1mRNA表达分析中发现,TC/CC型患者相对于TT基因型患者,癌组织中PD-L1的mRNA表达明显较高,并具�

  • 标签: 结直肠癌 程序性死亡配体1 多态性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