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家庭夜间美法与冷光美技术用于着色牙漂白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广州市东升医院口腔科2007--2010年96例着色牙病例,分别用家庭夜间美法(50例)与冷光美技术(46例)进行牙齿漂白,以VITA比色板分析脱色效果,用数字化疼痛评判法(VAS)记录受试者术中牙齿敏感程度。术后及2年后复查评价疗效。结果术后家庭夜间美组总有效率为98.0%,冷光美组为100.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环素牙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方面:家庭夜间美组为72.2%、94.4%,冷光美纽为90.0%、1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中VAS评判:家庭夜间美组敏感率为84.0%,冷光美组为80.4%,两组敏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敏感者停止用药后6~24h均能缓解。2年后复查:两组牙齿颜色均出现反色。家庭夜间美组总有效率为32.0%,冷光美组为28-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结束时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后检查两组牙髓活力均正常。结论家庭夜间美法与冷光美技术治疗着色牙效果显著,在四环素牙上冷光美技术优于家庭夜间美法。2年后两组牙颜色均出现反色。两种漂白方法均具有临床安全性。

  • 标签: 牙齿漂白 牙齿敏感 过氧化氢
  • 简介:目的:评价自酸蚀粘结系统中不同使用方法对牙本质粘结强度影响。材料与方法:将255颗拔出牛牙颊面进行研磨以暴露出平坦牙本质表面,再将牙齿分成4个实验组,使用4种自酸蚀粘结系统.分别为OneUpBondFPlus,ClearfilSEBondXenoⅢ.以及FuturaBondNR.对照组为传统酸蚀;中洗粘结系统AdperSingleBond2。所有实验组均主动或被动地使用一或两层自酸蚀粘结剂.再将复合树脂粘结至牙本质.24h后在一个万能试验机上以1mm/min速度对试样进行剪切测试。对得到数据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Dunnett以及Tukey检验(5%)。结果:不同粘结剂类型、使用方法以及相互作用等因素间均有显著性差异。所有粘结系统均表现出显著差异.主动使用两层自酸蚀粘结剂产生平均粘结强度要明显高于被动使用。结论:主动使用自酸蚀粘结剂能有效增加牙本质剪切粘结强度,而且不同使用方法对粘结影响取决于所测试粘结剂类型。

  • 标签: 自酸蚀粘结 粘结强度 牙本质
  • 简介:目的评价SmartClip自锁托槽与传统直丝弓托槽对正畸疗程及疗效影响。方法选择经过自锁托槽(SmartClip)和传统直丝弓托槽矫治结束女性患者各28名,均为恒牙早期(12-14岁)并拔除四颗双尖牙,比较两组疗程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PAR分值差异无显著性。自锁托槽组疗程比传统直丝弓托槽组平均长1.75个月,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种托槽均能取得良好疗效,而正畸疗程略有不同。

  • 标签: PAR指数 疗效 疗程
  • 简介:活动矫治器是一种常用正畸矫治器,只有固位良好,才能发挥作用。目前活动矫治器常用单臂环、箭头卡和邻间钩固位,这在临床应用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单臂环对于乳牙或者倒凹不足牙齿固位效果欠佳;采用邻问钩或箭头卡虽然能够获得较好固位效果,但这容易压迫牙龈乳头,造成患者不适。

  • 标签: 活动矫治器 固位装置 设计方法 固位效果 正畸矫治器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以赝复体为指导义耳种植术前设计与修复。方法:采用螺旋CT对1名右侧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进行颅颌面三维重建,Geomagic软件中行虚拟残耳切除,获得种植导板并确定赝复体位置。利用导板定位行残耳切除术及种植体植入术,制作卡杆附着体及树脂支架。采用三维光学扫描仪进行面部三维成像,将CT数据和三维数据拟合,获得最终义耳赝复体三维模型数据,通过选域激光烧结技术制作义耳蜡型,并翻制成硅胶义耳。结果:最终完成义耳赝复体与种植修复前赝复体形态位置完全一致,组织面与缺损区表面完全贴合,其形态、高度与对侧完全一致,患者对颜色、外观非常满意。结论:基于赝复体指导义耳种植术前设计与修复是一种行之有效办法和理念,值得在颜面部缺损赝复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螺旋CT 三维光学扫描技术 种植修复 义耳
  • 简介:目的探索术前三维头模设计及个体化模板引导在下颌骨牵引成骨术中应用,并且评估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原发或继发小颌畸形患者10例,均伴有中度或者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根据三维螺旋CT数据制作三维头模,在三维头模上模拟手术截骨以及牵引器安放,制作个体化模板.术中应用个体化模板指导截骨线位置以及牵引器安放.术后5~7d间歇期后,开始以每天1mm速度行骨牵引至牵引结束.术后3~6个月二次手术去除牵引器.结果10例患者顺利完成下颌骨牵引成骨治疗,第一次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6±1.3)h.10例患者20侧下颌骨平均牵引长度为(23.6±7.5)mm.术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andhypopneaindex,AHI)为(37.1±13.7)次/h,睡眠时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oxygendesaturation,LSAT)为75.2%±18.4%;术后AHI为(2.7±4.8)次/h,LSAT为92.1%±5.3%.所有患者牵引成骨区成骨良好,均未出现成骨不良、下牙槽神经损伤及牵引故障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术前三维头模设计可以很好模拟牵引成骨术中截骨位置及牵引器安放,避免损伤重要解剖结构;应用个体化模板引导可以提高下颌骨牵引成骨术截骨及牵引器安放精确性,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及风险.

  • 标签: 小颌畸形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三维打印
  • 简介:目的建立生长发育期大鼠间歇性双侧完全鼻阻塞动物模型.方法30只3周龄SD大鼠,分为3组,A组:对照组,B组:单侧鼻阻塞组,C组:双侧鼻阻塞组(张口呼吸组),每组各10只.用特制阻塞器阻塞大鼠鼻腔,阻塞时间为8:00am至4:00pm,4周后处死30只大鼠.结果A组、B组大鼠以鼻呼吸为主;C组表现为张口呼吸.A、B、C三组呼吸频率分别为(96.8±5.91)次/min、(92.8±2.98)次/min和(48.6±4.38)次/min,C组呼吸频率较A组与B组明显减慢(P<0.001).建模4周时,A、B、C三组体重分别为(276.60±20.17)g、(236.80±19.46)g和(127.33±24.8)g,C组体重较A组和B组明显降低(P<0.001).结论本研究通过间歇性双侧完全阻塞大鼠外鼻初步建立了一个存活率高、重复性较好与人类张口呼吸较相似的大鼠间歇性张口呼吸模型.

  • 标签: 鼻阻塞 大鼠 动物模型
  • 简介:作者投稿时图片必须有良好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符号(包括箭头)必须标注。病理照片务必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大体标本照片应有尺度标记。若用人像,应征得患者书面同意。图片分辨率不低于300dpi(像素/英寸),线条图应用制图软件绘制。每幅图均应冠有图题及说明,如图中使用缩写,请注释其中、英文全称。图号应按其在正文中出现顺序连续编码。

  • 标签: 附图 文稿 大体标本 放大倍数 染色方法 对比度
  • 简介:文章题名应以准确、简明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特定内容。一般使用能充分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短语,不使用具有主、谓、宾结构完整语句。题名用词应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题名应尽量避免使用非公知缩略语、字符、代号等,也不应将原形词和缩略语同时列出。

  • 标签: 特定内容 缩略语 关键词
  • 简介:老年人牙列缺损、缺失十分常见。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义齿族队伍正在不断壮大。许多人虽已步入老年,但仍追求高品质量生活,他们不愿像过去老人一样安于缺牙瘪嘴。

  • 标签: 老年人 全口义齿 固定义齿 种植义齿
  • 简介:作者投稿时图片必须有良好清晰度和对比度,不可折损。图中符号(包括箭头)必须用另纸标注。每幅图背面均应注明序号、作者姓名及图上下方向。病理照片务必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大体标本照片应有尺度标记。若用人像,应征得患者书面同意,且图像应遮挡眼部。投稿一式2份中必须附图片2份,切忌复印件。投稿同时投寄光盘或Email中,图片分辨率不低于300dpi(像素/英寸),线条图应墨绘在白纸上或用制图软件绘制,并应提供激光打印图样。每幅图均应冠有图题及说明,如图中使用缩写,请注释其中、英文全称。图号应按其在正文中出现顺序连续编码。

  • 标签: 附图 文稿 作者姓名 EMAIL 放大倍数 染色方法
  • 简介:2013年11月18日,在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主办光华正畸大讲堂上.陈扬熙教授分享了他宝贵临床经验和人生感悟。演讲从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开篇,到赵翼“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结束.陈教授在浓郁文化氛围中表达了对正畸事业拳拳挚爱以及对青年学子殷切希望.回顾了正畸历史沿革、正畸中美学、矫治器设计并展望了正畸未来。

  • 标签: 正畸治疗 口腔医学院 人生感悟 临床经验 中山大学 文化氛围
  • 简介:渗透树脂作为一种新型充填材料,因其具有低粘性特点及更小表面张力,可进入龋损微小孔隙并堵塞封闭形成屏障,起到阻止龋损进展作用,因而使用渗透树脂预防和治疗早期釉质龋逐渐受到临床工作者和科研人员关注。鉴于渗透树脂具有优越物理化学性能,本文对渗透树脂渗透性、老化性以及对显微硬度影响进行讨论。

  • 标签: 渗透树脂 早期釉质龋 渗透性能 紫外老化 显微硬度
  • 简介:目的评估不使用植骨材料经牙槽嵴上颌窦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存留率,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9-2012年接受上颌窦内提升术不使用植骨材料同期植入Bicon(R)种植体病例46例,共植入种植体62枚,随访12~39个月,用Buser存留标准评估种植体存留率,记录边缘骨水平变化、剩余牙槽嵴高度、上颌窦底提升高度、随访时间、并发症等指标,分析可能影响因素.结果46例62枚种植体存留率98.39%,1枚种植体6个月时发现骨结合不良.术前测量剩余牙槽嵴高度范围2.83~9.83mm,术后测量窦底提升范围1.00~4.86mm,近、远中边缘骨水平平均变化为(-0.12±0.72)mm(t近中=-1.29,P近中=0.20),(-0.06±0.65)mm(t远中=-0.68,P远中=0.50).结论上颌窦内提升术不使用植骨材料同期植入种植体存留率高,种植体周牙槽骨稳定,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上颌窦内提升术 无植骨材料 Bicon(R)种植体 边缘骨水平
  • 简介:舌神经(lingualnerve,LN)损伤是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中常见神经损伤之一,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0.4%~25%。舌神经损伤会导致暂时性或永久性同侧前2/3舌体麻木和味觉障碍。因此,需要在临床工作中高度重视,重点预防。

  • 标签: 牙拔除术 并发症 舌神经损伤
  • 简介:作者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改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作者单位名称(写出所在科室)及邮政编码注于首页,并注明通信作者姓名、电话及Email地址。作者应是:①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分析与解释者;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③能对编辑部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须同时具备。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也不宜列为作者。

  • 标签: 作者署名 论文 EMAIL 作者排序 作者单位 作者姓名
  • 简介:目的探讨正畸拔除上颌单侧中切牙矫治模式可行性及临床治疗要点.方法从40例切牙外伤正畸病例中,选出患者19例.其中安氏Ⅰ类错(牙合)10例,安氏Ⅱ类错(牙合)7例,安氏Ⅲ类错(牙合)2例;男16例,女3例,平均年龄14.5岁,均存在牙量与骨量不调需拔牙矫治病例.所有患者采取拔除外伤中切牙及其它三个象限第一前磨牙模式进行矫治.矫治后对临床资料做回顾性研究,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19例患者均取得较好治疗效果,矫治后拔牙间隙关闭,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中线基本正中,侧貌得到改善.采用治疗前后配对t检验方法,发现牙性指标4项:U1-NA(27.5°至23.3°)、L1-NB(36.4°至32.5°)、L1-MP(97.2°至93.5°)角度减少,表示上下中切牙倾斜度减小,U1-L1(11.83°至124.4°)角度增加,表示上下中切牙凸度减少;软组织指标2项:上唇凸点-E线距(Ls-E)从3.5mm减小到1.2mm、下唇凸点-E线距(Li-E)从4.1mm减少到1.5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遵循个体化原则,用Bolton指数指导设计和有效支抗控制,非常规拔牙模式矫治,能够达到预期目的.

  • 标签: 上中切牙 牙外伤 正畸治疗 拔牙模式
  • 简介:作者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改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作者单位名称(写出所在科室)及邮政编码注于首页,并注明通信作者姓名、电话及Email地址。作者应是:①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分析与解释者;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③能对编辑部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须同时具备。

  • 标签: 作者署名 论文 EMAIL 作者排序 作者单位 作者姓名
  • 简介:当今牙科学科发展及临床进展迅猛,新材料及新技术不断出现让修复学尤其是美学性修复领域有了极大暴涨性成长。经典树脂美容修复是众多牙科医生修复牙体缺损微创方式中首选。然而随着树脂材料本身发展.对于材料选用、修复牙位范围、修复方式及具体技巧变化,许多医生无法具悉其详。

  • 标签: 复合树脂修复术 牙科医生 牙体缺损 美容修复 树脂材料 修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