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反复熔铸对镍铬烤瓷合金在人工唾液中电化腐蚀行为的影响。方法试样由镍铬烤瓷合金分别经过1、2、3、4及5次熔铸(即Ⅰ、Ⅱ、Ⅲ、Ⅳ、Ⅴ代试样)后,再经铜导线焊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包埋、测试面氧化铝砂纸磨光和布轮抛光而成。试样浸泡于人工唾液中[温度为(37.0±1.0)℃,pH为7.4±0.1]24h后,参考ISO10271(2001)标准,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法测试其抗腐蚀性能,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合金腐蚀前后表面形貌的变化。结果各代试样间Ecorr、Ep、Rp、Icorr等电化参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表明,Ⅱ代Ep大于Ⅰ代(P=0.023),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扫描电镜观察,极化扫描后试样表面产生腐蚀.但各代之间没有明显区别。结论镍铬烤瓷合金经反复熔铸5次后电化腐蚀没有明显改变。

  • 标签: 反复熔铸 镍铬烤瓷合金 电化学腐蚀
  • 简介:目的:依据孟塞尔(Munsell)HVC颜色系统,运用AdobePhotoshop6.0软件的"HSB模型",借助于计算机、数码相机探讨一种科学、量化、精确、快速的方法,以弥补肉眼比色不足的缺陷.方法:对450例烤瓷冠用数码相机采集被比色牙与标准比色板色片的图片,通过Photoshop6.0软件局部拾色分析,运用"HSB模型"滑杆显示不同色片及被比色牙的H、S、B数值.结合Nickerson's色差公式,应用Office2000excel软件,制定快速运算、自动生成总色差值表格,从中选取最小总色差值的比色色片的色阶,作为被比色牙的色彩.结果:随机选取临床色差极小,不易为肉眼所识别的烤瓷冠450颗,运用"HSB模型"比色,439颗色质良好,与邻牙协调;8颗色质稍偏差,细看能区别出修复体;3颗与邻牙有较大差别.结论:依据孟塞尔HVC颜色系统,运用"HSB模型",借助数码相机、计算机并结合相关软件,对不同颜色进行测定、分析,制表显示总色差值、比色.该方法科学、量化,比色快速、方便.所需材料易取,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HSB模型 HVC颜色系统 烤瓷牙比色 计算机 色差值
  • 简介:目的:探讨VitaIn-Ceram渗透氧化铝、氧化锆陶瓷及EmpressⅡ铸瓷底层材料的可见光透射率,为临床选择核瓷材料及其颜色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Vitaalpha饰瓷材料为对照,采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量4种颜色的VitaIn-Ceram渗透氧化铝、4种颜色的氧化锆陶瓷、3种颜色的EmpressⅡ铸瓷底层材料的可见光积分透射率.结果:VitaIn-Ceram渗透氧化铝的透射率范围为1.434%~3.843%,氧化锆陶瓷的透射率范围为0%~0.587%,EmpressⅡ的透射率范围为5.620%~6.665%.结论:在3种牙科全瓷底层材料中,EmpressⅡ铸瓷材料的透射率最好,渗透氧化铝材料透射率较差,渗透氧化锆陶瓷材料的透射率最差.

  • 标签: 全瓷底层材料 牙科 IN-CERAM 计分 临床选择 对照
  • 简介:目的:Cerconbase氧化锆、Cerconbasecolor氧化锆、VitaIn-CeramZ21色瓷沉积氧化锆、AL2色瓷沉积氧化铝陶瓷材料相对透明率的对比测定。方法:应用分光测色计在标准黑白背景下分别测量4组全瓷底层材料的表面光反射率,计算得出相对透明率数值。结果:Cerconbase氧化锆的相对透明率为0.950,Cerconbasecolor氧化锆0.937,VitaIn-CeramZ21色瓷沉积氧化锆1.000,VitaIn-CeramAL2色瓷沉积氧化铝0.869。结论:4种全瓷系统底层材料中VitaIn-CeramZ21色瓷沉积氧化锆和AL2色瓷沉积氧化铝的相对透明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In-CeramAL2色瓷沉积氧化铝较In-CeramZ21色瓷沉积氧化锆透明,其余组间的相对透明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

  • 标签: 牙科陶瓷 相对透明率 氧化铝 氧化锆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温度下玻璃渗透氧化铝厚度与时间的关系.方法:微米α-氧化铝粉经250MPa冷等静压成型,经高速率升温至1450℃烧结,制备成的预烧结氧化铝块分别通过1150℃、1200℃和1250℃的镧硼硅玻璃渗透,获得氧化铝玻璃复合体,测试不同渗透温度下玻璃渗透氧化铝厚度与时间的数值.结果:随着温度的增高,熔融玻璃的黏度下降,而相同渗透时间下的渗透厚度增加.渗透1mm的氧化铝在1150℃下需要95min,而在1200℃和1250℃下分别需要22min和8min.结论:选用1200℃的渗透温度可以缩短渗透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渗透陶瓷 氧化铝 玻璃渗透 CAD/CAM技术 牙科材料
  • 简介:目的:研究无牙颌固有条件对总义齿固位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31名无牙颌患者进行口腔混合唾液量及黏度测定,黏膜厚度测量,承托面积、牙槽嵴高度及总义齿固位力测定,并对影响下颌总义齿固位力的相关因素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上颌总义齿的固位力约为下颌的5.7倍以上.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中,自变量黏膜厚度被收入回归方程,在未收入回归方程的自变量中,唾液黏度与固位力相关性最大.结论:上颌总义齿固位力远大于下颌总义齿.黏膜厚度、唾液黏度是影响下颌总义齿固位力的主要因素.

  • 标签: 义齿 无牙颌 固位力 黏膜厚度 唾液黏度 牙槽嵴高度
  • 简介:目的:对比SY-28、SY-20和MDX4—4210硅橡胶的机械性能。方法:以MDX4—4210硅橡胶为对照,对SY-28、SY-20硅橡胶扯断强度、扯断伸长率、永久变形率(3分钟)、撕裂强度、硬度(邵氏A)进行测试,对其机械性能加以评价,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Y-28硅橡胶的扯断伸长率、撕裂强度和邵氏硬度优于MDX4—4210硅橡胶;扯断强度和永久变形率与之相似。SY-20硅橡胶的邵氏硬度优于MDX4—4210硅橡胶,扯断强度、扯断伸长率、永久变形率和撕裂强度与之相似。结论:①SY-28、SY-20硅橡胶可以满足颌面软组织缺损赝复材料的机械性能要求。②在硬度上,SY-28硅橡胶适合用于耳、鼻等缺损的修复,SY-20硅橡胶适合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③应用硅橡胶并用技术弥补现有硅橡胶的性能缺陷,可以获得更适合临床应用的硅橡胶赝复材料。

  • 标签: 硅橡胶 机械性能 赝复体 材料
  • 简介:目的:利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伢典和传统车针去龋后窝洞表面的微观形态。方法:选取累及牙本质深层龋坏的离体牙9颗,分为对照组,机械组,伢典组3组,每组3颗。用扫描电镜观察窝洞表面形态。结果:对照组表面有很多碎屑、残渣等,无牙本质小管完整形态。传统车针组的牙本质表面有不规则的颗粒和碎片,有玷污层形成。牙本质小管口堵塞。伢典组的牙本质表面没有玷污层,牙本质小管口清晰可见。结论:伢典能有效去除玷污层。

  • 标签: 扫描电镜 化学机械去龋 伢典
  • 简介:目的:利用健康离体牛牙,评价伢典对健康牙本质与复合树脂间剪切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新鲜拔除的牛切牙28颗,磨除唇面釉质,暴露牙本质,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酸蚀组,伢典处理组,伢典处理+酸蚀组。分为不做预处理组,37%磷酸酸蚀组,伢典处理牙本质表面3min组,伢典处理牙本质表面3min后再用37%磷酸酸蚀处理组。在牙本质表面粘结形成直径5mm,高3mm的光固化树脂圆柱体。37℃水浴24h后,以1mm/min的加载速度进行剪切粘结强度测试。结果:伢典处理后的健康牙本质的剪切粘结强度大于不做预处理的健康牙本质。伢典处理不影响酸蚀效果。结论:伢典对复合树脂与健康牙本质间的粘结强度没有显著影响。

  • 标签: 化学机械去龋 伢典 剪切粘结强度
  • 简介: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者口腔印模和模型的消毒方法。方法本研究于2008年7月至2011年i0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福建省某戒毒所现有1000余名戒毒人员中有口腔修复诊疗需求的HIV感染者28例,分别用2%戊二醛消毒液和含氯消毒液对其口腔印模及模型进行消毒。根据印模与模型是否同时消毒分为4组,用无菌棉拭子在灌注后的模型表面采样,并用核酸定量法检测不同消毒方法对HIv灭活的影响。结果印模与模型均进行消毒后,模型表面HIV的灭活对数值为5.12,印模与模型均不消毒时,模型表面HIV的灭活对数值〈1.00。仅对印模进行消毒和仅对模型进行消毒时,模型表面HIV的灭活对数值分别为3.28及2,34。结论口腔诊疗中完善的印模及模型消毒可以有效地阻止艾滋病的传播与交叉感染;单独对印模或模型消毒无法完全灭活HIV。

  • 标签: 牙科消毒 牙科印模 石膏模型 艾滋病
  • 简介: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2(PrstaglandinE2,PGE2)在种植体周龈沟液中的含量水平与种植牙牙周组织临床指数-菌斑指数(plaqueindex,PI),牙龈指数(gingivalindex,GI)和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pocketdepths,PPD)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查实验组36颗和对照组36颗种植体牙周情况,实验组为有明显炎症的种植体,牙周探诊深度均超过3mm.同时试纸收集种植体周围龈沟液,ELISA法检测其龈沟液中的PGE2含量,所得数据用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PGE2表达和患种植体周围炎的种植体牙周指数呈显著相关(P<0.05),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PGE2表达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龈沟液中PGE2含量可为种植体周围炎病变的诊断提供客观参考.

  • 标签: 种植 种植体 种植体周围炎 龈沟液 前列腺素E2
  • 简介:目的:用体外研究方法评价采用化学或物理催化激活的高浓度漂白剂的漂白效力。材料和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评价不同光固化设备激活时35%过氧化氢(WhitenessHPMaxx)对牙齿漂白的效力。光固化设备包括:卤素灯(普通和漂白模式)(Optilux501C.Demetron/Kerr),第一代LED.LED/二极管激光(UltrablueⅣ.DMC),第二代LED(Bluephase16i,IvoclarVivadent)和无光源照射组(对照组)。第二部分.分析化学和物理催化方式对高浓度漂白剂的影响.漂白剂包括:35%过氧化氢(WhitenessHPMaxx)+20%氢氧化钠;35%过氧化氢+7%碳酸氢钠:38%过氧化氢(OpalescenceXtraBoost);35%过氧化氢+卤素灯;35%过氧化氢+20%氢氧化钠+卤素灯:35%过氧化氢+7%碳酸氢钠+卤素灯:38%过氧化氢+卤素灯:以及35%过氧化氢。用人离体磨牙制备的块状试件根据不同漂白处理随机分组(n=5)。漂白效果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测量。漂白过程分为3次。测量结果用ANOVA和Tukeytest进行检验(α=0.05)。结果:两部分实验结果都表明.经催化激活与未经激活的漂白处理.其效果在测试的所有阶段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使用激活系统不会改善高浓度漂白剂的漂白效力。

  • 标签: 激活方式 物理催化 分析化学 漂白剂 浓度 过氧化氢
  • 简介: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chemicalabstracts),简称CA数据库,创建于1907年,由美国化学文摘服务社(CAS)编辑出版。每年收录文献量50万,是涉及学科领域最广、收集文献类型最全、提供检索途径最多、部卷也最为庞大的一部著名的世界性检索工具。《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9年被CA数据库收录。

  • 标签: 口腔医学杂志 化学文摘 数据库 收录 美国 国际
  • 简介:经过核心编委及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已经被列入被美国化学文摘(CA)在2010中国期刊收录名单!这标志着本刊向国际化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是对我刊学术水平的肯定,同时也是一个挑战。编辑部将以此为契机再接再厉,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为广大读者和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平台,为我国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 标签: 口腔医学事业 化学文摘 医学研究 电子版 美国 杂志
  • 简介:经过核心编委及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被列入美国化学文摘(CA)2010中国期刊收录名单!这标志着本刊向国际化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是对我刊学术水平的肯定,同时也是一个挑战。编辑部将以此为契机再接再厉,为广大读者和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平台,为我国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 标签: 口腔医学事业 化学文摘 医学研究 电子版 美国 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