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由于前牙不良修复体侵犯牙生物学宽度引起的牙体-牙联合病损是口腔修复牙周病学的共同难题,单纯恢复牙健康,再次制作精良的修复体已不符合现代口腔医学的治疗理念.从美学角度出发进行修复设计,指导牙手术,才能更有效、更可控地实现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对口腔修复科医生、牙科医生、技师的治疗团队提出了挑战文章结合科学文献及作者所在团队的临床经验,对此类病损的治疗原则和操作流程进行总结.

  • 标签: 美学 修复 生物学宽度 牙冠延长术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和胶原基纳米骨复合材料(nHAC)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制备小型猪牙骨缺损模型,设立rhBMP-2-nHAC复合材料植入组、空白对照组和单纯植入胶原基纳米骨组.术后8观察各组间修复效果及组织病理学变化,通过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定分析评价牙骨组织的再生情况。结果术后8可见复合材料植入组大量新生牙周组织生长,四环素单标记表面、四环素双标记表面、骨矿化沉积率、骨体积、类骨质表面、成骨细胞表面等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单纯胶原基纳米骨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BMP-2和nHAC可明显促进牙骨缺损修复

  • 标签: 牙周骨缺损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 胶原基纳米骨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 简介:老年牙列缺损患者进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时,缺牙区牙槽骨严重萎缩吸收,牙槽嵴骨组织丧失,无足够的骨组织提供给修复体,特别是下颌双侧后牙区牙槽嵴的高度低平而浅,仅前牙区或者其它牙位残存部分牙齿,而余留牙牙龈萎缩,牙根暴露,牙冠过长,伴有不同程度的松动.为了保存余留牙,增强可摘局部义齿的支持、固位和稳定,保存剩余的牙槽骨,我们对Ⅲ.松动牙采取了保存治疗,待牙稳固后,再行夹板固定,进行覆盖义齿修复.

  • 标签: 铸造联冠 固定夹板 覆盖义齿 修复术
  • 简介:接诊一个病例时,需要对最终治疗结果了然于胸.这是实施任何治疗的基础.包括将会发生改变的前牙形态、大小、尺寸。一个好的治疗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基于诊断蜡型的实体模拟.该实体模拟将在患者口内试戴后获得患者认可。本病例报道例证了如何通过诊断蜡型将信息转移到患者的口腔。这不仅对修复医生和技师是有用的.对实施冠延长术的外科医生也有帮助。治疗计划不应被看作是一系列独立的过程,而应被视为一个整体的工作流程。诊断蜡型联合实体模拟作为指南,甚至对于牙科医师来说是冠延长的一个新途径。

  • 标签: 修复治疗 前牙形态 模拟 实体 蜡型 诊断
  • 简介:目的评价牙植骨术联合夹板式金属烤瓷联冠修复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2009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修复科门诊选择患慢性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拟行固定义齿修复的患者15例。应用牙植骨术联合夹板式金属烤瓷联冠修复基牙牙骨缺损,随访观察疗效。结果随访观察6个月,治疗总有效率为93.4%。治疗后6个月的各项牙指标(PD、CAL、BI)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患者,牙植骨术联合夹板式金属烤瓷联冠修复基牙牙骨缺损的近期疗效较佳。

  • 标签: 牙周植骨术 金属烤瓷联冠 牙周骨缺损 夹板
  • 简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有更高的需求,他们要求尽可能保留口腔内固有的牙齿.冠根折患牙的保留及修复越来越受到重视.冠根折前牙一般由外伤引起,后牙一般由牙合创伤引起.牙储备力(牙潜力)[1]是这种修复方法的生理基础,正常人健康牙牙储存力为所能支持力的1倍.因此理论上讲健康牙冠折或一定深度的根折都可以修复.

  • 标签: 根折 全冠修复术 牙周术 冠折
  • 简介:作者对30例前牙牙列缺损同时伴有错的患者进行了修复前的正畸。目的是使正畸治疗能为前牙的修复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前牙修复后无论在功能上、美观上都达到满意的效果。正畸治疗主要应用了方丝弓、细丝弓固定矫治器。前牙的修复以固定义齿为主。疗程长者二年,短者三个月。保持主要以各类修复体兼做永久性保持器。

  • 标签: 正畸 前牙 矫治器 义齿
  • 简介:目的:观察粘接性夹板固定慢性牙周炎患者松动患牙前、后龈沟液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和血链球菌的数量变化及牙状况,以期为评价临床疗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19例(76颗松动患牙),记录比较牙治疗前(基线)、经牙基础治疗后,采用粘接性牙夹板固定修复后3、6、12个月的牙状况(菌斑指数,探诊出血指数、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变化;采用电化学测菌法检测龈沟液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和血链球菌的数量变化;评估患者对夹板固定后美观、功能等方面的满意度。结果:经统计学分析,牙夹板固定后各时间点的牙临床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牙龈卟啉单胞菌、血链球菌数数量较初诊基线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夹板固定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牙夹板的美观、咀嚼、发音及舒适的满意度为84.2%以上。结论:慢性牙周炎经牙基础治疗后,采用粘接性牙夹板可有效固定松动患牙,使之恢复咀嚼功能;加强口腔健康指导,定期实施牙维护是影响其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 标签: 牙周炎 牙周夹板 固定修复 纵向研究
  • 简介:目的:分析第一磨牙缺失,采用双端固定桥修复,作为基牙的下颌第二磨牙倾斜不同角度时,基牙牙周膜等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情况,为临床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三维激光扫描Marc软件结合的方式,分别建立下颌第一磨牙缺失、下颌第二磨牙向近中倾斜时,行双端固定桥修复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施加载荷计算并分析牙周膜支持组织中的应力分布状况。结果:当下颌第二磨牙近中倾斜24°时,其近中牙颈部牙周膜的应力值达到0°时的2倍,同时下颌第二前磨牙牙周膜受力也呈现上升趋势。结论:固定修复时,当牙齿倾斜达到或超过24°时,应慎重作为双端固定桥的基牙。

  • 标签: 固定修复 基牙倾斜 有限元分析
  • 简介:循证医学是指导临床医生应用最佳证据,促进制定临床决策的新兴学科,现已在许多临床分支学科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在口腔医学特别是口腔修复学中的应用已显示出重要价值.本文主要就现代口腔行医模式的转变,口腔修复学义献的检索评价及该学科的循证医学实践等进行综述.

  • 标签: 循证医学 口腔修复学 临床决策 行医 最佳证据 临床医生
  • 简介:本期"世界名刊导读"栏目所载文章系编者向日本德岛大学口腔科学教育部刘大力医生特约稿件。结合本刊办刊宗旨,刘医生最终选择了发表于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上的"Treatmentofperiodontaldiseaseandtheriskofpretermbirth"一文。有趣的是,在翻译过程中,刘医生又发现了3篇针对此文进行的评论文章,其中不乏直接提出质疑观点者。在此,以"牙治疗早产"为总题目,将此4篇译文一并刊登,供广大口腔科医生参考。

  • 标签: 牙周治疗 牙周炎 早产 根面平整 新生儿出生体重 自发性流产
  • 简介:为规范牙周相关从业人员的牙基础治疗及无痛治疗操作技术,提升牙诊治水平和能力,加强非牙医师在进行种植、修复、正畸等治疗过程中对牙问题的认识,经中华口腔医学会批准(口继教字2012-60),由中华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专业委员会、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主办,开封大学医学部口腔系(开封卫校)承办,“牙种植、修复、正畸治疗的关系研讨会”暨“老年牙基础治疗规范及无痛洁牙技术培训班”拟于2012年11月16日至18日在河南开封举办。

  • 标签: 牙周基础治疗 治疗规范 正畸治疗 无痛治疗 洁牙技术 培训班
  • 简介:目的探讨Notch信号通路在人牙髓细胞(dentalpulpcells,DPCs)和牙韧带细胞(periodontalligamentcells,PDLCs)向成牙本质/成骨样细胞分化及组织损伤修复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酶消化法分离培养DPCs和PDLCs,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Notc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Notch1、Notch2、DLL1和DLL3mRNA在DPCs和PDLCs矿化诱导过程中表达水平变化;建立大鼠牙髓和牙联合损伤动物模型,观察4后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及牙附着装置修复情况,免疫组织荧光染色检测Notch1在牙髓和牙联合损伤修复动物体内模型的表达和分布。结果DPCs和PDLCs经矿化诱导,Notch1、Notch2、DLL1mRNA表达均上调,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LL3mRNA表达上调,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示Notch1蛋白在损伤处的新生牙髓及牙韧带组织细胞浆强表达,而在正常牙髓及牙韧带组织基本无表达。结论在DPCs和PDLCs诱导成牙本质/成骨分化的过程中,Notch1、Notch2、DLL1呈现相似的表达变化趋势上调,Notch1信号在牙髓及牙损伤修复的新生组织明显激活,提示Notch信号通路参与DPCs和PDLCs成牙本质/成骨分化,且在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和牙附着装置的损伤修复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 标签: 牙髓细胞 牙周韧带细胞 NOTCH信号 成牙本质/成骨分化 损伤修复
  • 简介:成人患者口腔情况较儿童复杂,常常有牙体缺损、颜色异常以及牙齿缺失错袷畸形并存的情况。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功能与美观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存在错验畸形的患者单纯修复治疗不能解决间隙不足,咬合紊乱等问题,可酉通过正畸治疗首先纠正牙齿位置异常,使之形成良好的咬合关系,再进行修复,恢复完整牙列,而成人正畸往往由于生长发育已停止,上下颌骨关系不理想,或不希望矫治时间过长等原因难以达到理想的矫治效果,而正畸医师修复医师配合可以使一些复杂的成人错袷畸形通过较为简单快捷的方法得到理想的结果。

  • 标签: 修复治疗 成人正畸 病例报告 牙齿缺失 正畸医师 成人患者
  • 简介:牙周组织附着水平的探查是牙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传统的手用探诊方法由于影响因素较多,尤其是探诊力量难以标准化,使探诊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电子牙探针将固定的探诊压力、精确的电子化测量和储存数据于电脑中几个特点融为一体,可以直观地将数据展现给患者和同行,对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都具有实用价值。

  • 标签: 牙周探诊深度 临床附着水平 电子牙周探针
  • 简介:近年来,折裂牙保留治疗的文献报道日趋增多[1,2,3],治疗修复的方法也各具特点.本文作者近10年来治疗修复磨牙纵折100余例,对随访3年以上资料完整者42例48颗患牙作临床疗效评价,有效率为89.58%,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42例患者共48颗患牙,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0岁.均选择磨牙近远中向纵折,折裂后就诊时间为数小时至1月余.松动小于Ⅱ度,X线牙片示根尖及根分叉病变有可能治愈者.牙髓状况及牙位分布见表1.

  • 标签: 磨牙 纵折 根管治疗 修复术
  • 简介:本文着重介绍应用复合树脂对临床不同类型牙体美容缺陷进行美学修复的临床设计方案、洞斜面设计、牙体美学分层修复颜色设计理念方法,并结合临床病例对修复过程中重要环节如口腔微笑分析、牙体比色、牙体预备、酸蚀、粘接、牙体修复、抛光修整等操作步骤及临床要点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临床医生合理应用复合树脂进行牙体修复,获得良好美学效果提供借鉴和帮助,以期共同努力提高复合树脂牙体美学修复水平。

  • 标签: 复合树脂 美学牙科 牙体修复 粘接技术 临床治疗 微笑美学
  • 简介:目的:探讨重度磨耗牙垂直距离的变化固定修复方法的选择。方法:对65例129颗重度磨耗牙,根据垂直距离有无变化,分为三类修复:①重度磨耗牙,垂直距离未减小,牙合龈距离尚能进行常规固定修复;②重度磨耗牙,垂直距离未减小,牙合龈距离不足进行常规固定修复;③重度磨耗牙伴有垂直距离减小,牙合龈距离不足进行固定修复,须升高垂直距离。追踪观察1-7年,其中56例为两年以上。结果:65例病例中有63例修复后牙体、牙髓、牙基本健康,修复体无脱落、无破损;咀嚼功能、美观改善均取得了较高的满意度,未出现颞下颌关节问题或未加重。结论:根据重度磨耗牙垂直距离有无变化进行固定修复方法选择,临床思路明确,便于临床医师掌握,在临床是可行的方法。

  • 标签: 牙体重度磨耗 垂直距离 固定修复
  • 简介:多年来,治疗前牙缺失的方法通常是义齿修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治疗技术的发展,正畸修复结合治疗前牙缺失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优点在于,在正常牙弓形态及咬合关系基础上制作修复体效果会更好.有利于牙体牙周组织的健康,能增进口腔的功能和美观.近几年来,我们采用正畸修复结合的方法,治疗28例前牙缺失的患者,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 标签: 前牙缺失 正畸 修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