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四种根管封闭剂用于根管充填后的根尖封闭性能。方法:选取54颗单根管离体牙,采用冠向下技术根管预备后分为A、B、C、D四组(每组12颗牙齿)和E、F两个对照组(每组3颗牙齿),A组,Cortisomol根管封闭剂;B组,AH-Plus根管封闭剂;C组,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根管封闭剂;D组,Roekoseal根管封闭剂;E组为阳性对照组;F组为阴性对照组,分别采用不同根管封闭剂与冷牙胶侧方加压技术进行根管充填。将实验组牙齿(每组各取10颗)及对照组牙齿(每组各取3颗),根尖1/3浸入印度墨汁,脱矿使牙齿透明后,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并测量透明牙根尖染料渗入的长度。实验组牙齿(每组各取2颗),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根充材料与根管壁之间的密合情况。结果:A、B、C、D组染料渗入长度分别为(1.18±0.40)mm、(0.89±0.33)mm、(0.97±0.36)mm、(0.43±0.22)mm,阳性对照组染料渗入根管全长,阴性对照组无染料渗入。D组与A、B及C组的染料渗入长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扫描电镜显示,D组根管充填材料与根管壁的结合最为紧密。结论:Roekoseal根管封闭剂与牙胶尖根管充填后能够有效减少根尖微渗漏,其根尖封闭性能优于Cortisomol、AH—plus以及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三种根管封闭剂。

  • 标签: 根管封闭剂 根尖封闭性 微渗漏
  • 简介:目的:评价旋转式和往复式两种刷洗方式对E-max热压铸瓷、Ceramage聚合瓷、纳米树脂这三种美容修复材料所造成的影响。方法:制备E-max热压铸瓷、Ceramage聚合瓷、纳米树脂试件各12片,按照不同的刷洗方式分成两组,在室温下用自制的电动牙刷刷洗装置,以牙膏浆为磨损介质,对三组试样分别进行刷洗,每个试样刷洗时间为194.6min,刷洗力度为200N,刷洗后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算实验前后三种试件的重量损失、粗糙度变化值和色彩改变值。结果:两种方式刷洗时,树脂组和聚合瓷组重量均有损失,热压铸瓷组重量无变化,其中树脂组〉聚合瓷组(P〈0.05);其中纳米树脂重量损失为旋转组〉往复式组(P〈0.05)。粗糙度值的变化,旋转式刷洗聚合瓷组和树脂组无明显变化,E-max组粗糙度值增加(P〈0.05),往复式刷洗造成三组材料的粗糙度值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其中热压铸瓷组最大,树脂与聚合瓷的变化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实验前后树脂组的色差值最大,Ceramage聚合瓷其次,E-max无明显变化;树脂组与铸瓷组之间的色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组间无明显差异;两种刷洗方式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电动刷洗会造成树脂材料和聚合瓷的重量损失和颜色改变,引起热压铸瓷的表面粗糙度值的增加。旋转式刷洗对树脂材料的磨损要大于往复式刷洗,往复式刷洗造成三种材料的粗糙度值均增加,两种方式对材料颜色变化无差异。

  • 标签: 电动刷洗 热压铸瓷 CERAMAGE聚合瓷 粗糙度 颜色
  • 简介:目的:将黄芩苷和牛血清白蛋白(bovineserumalbumin,BSA)载入壳聚糖温敏凝胶,构建双缓释体系,检测凝胶对药物的体外释放情况.方法:采用乳化缩聚法制备黄芩苷-明胶微球(gelatinmicrospheres,GMS);用不同配比的壳聚糖溶液和β-甘油磷酸钠(β-glycerophosphate,β-GP)溶液制备壳聚糖温敏凝胶,观察在37℃的成胶情况,选择最佳配比;在此基础上,将不同浓度的黄芩苷-GMS与BSA共混于壳聚糖凝胶溶液,测定载药后的成胶情况及黄芩苷和BSA的体外释放情况.结果:成功制备了黄芩苷-GMS,载药率5.62%,包封率72.05%;1.8%壳聚糖溶液与9%的β-GP混合10min后可获得状态良好的凝胶;加载两种药物后的凝胶溶液相转变时间未发生改变;30d时低浓度组累积释放了63.79%,两个较高浓度组分别释放了74.86%、77.63%.结论:壳聚糖温敏凝胶可以同时负载黄芩苷-GMS和BSA两种药物,在室温下呈溶液状态,37℃下经过10min可转变成半固体凝胶,在体外释药可达30d.黄芩苷和牛血清白蛋白双缓释制剂的制备和释药性能检测为牙周组织修复再生药物的研制提供了基础.

  • 标签: 壳聚糖温敏凝胶 牛血清白蛋白 黄芩苷明胶微球 体外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