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正>患者,男,55岁。因咽异物感1年余,喉痛伴吞咽困难3月余,咯血、声嘶1月余而入院。1年多前患者因异物感多次求治,均诊断为"慢性咽炎、咽喉神经官能症"。经对症处理后,咽异物感无好转。3个多月前患者又出现吞咽困难、喉痛,以左侧为主。再次就医时曾做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食管吞钡透视,未见异常。1个月前患者出现咯血、

  • 标签: 喉咽癌 慢性浅表性胃炎 咽异物感 吞咽困难 梨状窝 神经官能症
  • 简介:患者,男,44岁,住院号242392.患者2001年9月中旬觉右眼视力开始下降,迅速加重,伴有眼痛、头痛,遂来我院,门诊查见右眼上方视网膜脱离,做B超(2001-12516):"右眼鼻上方眼底前探及8.3×13.48mm的高回声,内部挖空及脉络膜凹陷,鼻下、颞上、鼻上方视网膜脱离光带2~5mm.

  • 标签: 右眼脉络膜转移癌 眼肿瘤 病例报告 诊断 眼底荧光造影
  • 简介:下咽的年发病率为(0.17~0.80)/10万,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1.4%~7.0%,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5%。其主要病理类型为鳞状细胞,多发生于梨状窝区(70%~80%),其次为下咽后壁区(5%~22%),

  • 标签: 下咽癌 头颈部恶性肿瘤 重建 修复 手术 全身恶性肿瘤
  • 简介:本文探讨了声门喉部分切除术的局部复发问题。病例分两组:1972年至1980年394例,1980年至1988年339例。两组病例预后的改变与各种喉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指征发生了变化有密切关系,这一变化建立在1772年至1980年病人的喉切除标本的组织病理学研究和局部复发研究的基础之上。我们认为不能单一地根据肿瘤的临床分类情况来选择术式,同时必须根据悬吊喉镜下明确观察到的肿瘤实际浸润情况以及喉的活动情况作全面分析之后进行选择。

  • 标签: 喉切除术 喉肿瘤 上皮癌
  • 简介:患者,女,43岁。因右侧鼻塞伴出血在当地医院发现右鼻腔新生物,行手术切除。1个多月后再次出现右侧鼻塞伴出血。于2001年3月收入本科。检查见右侧鼻中隔利特尔区有一紫红色、表面光滑,触之易出血,直径约1.0cm的新生物。拟诊鼻中隔血管瘤型息肉,在表面麻醉下行新生物切除,基底部有弥漫性渗血,压迫止血,并于基底部注入50%葡萄糖注射液,标本送检。病理报告为鼻中隔高分化鳞状细胞。转上级医院行

  • 标签: 鼻中隔 鳞状细胞癌 放射治疗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下咽侵犯食管上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3年1月间17例侵犯食管上段的下咽癌病例.根治性放疗8例,手术加放疗9例,其中2例行下咽、全喉、全食管切除,咽胃吻合术,7例行下咽、全喉、食管上端切除、舌瓣和胸大肌肌皮瓣重建下咽及颈段食管;8例伴行双侧颈清扫术,1例同侧颈清扫术.全部病例术后随访.结果9例手术加放疗患者8例均能经口进食,日常生活自理;1例吻合口狭窄;5例已死亡,中位生存期29个月;8例单纯根治性放疗者6例已死亡,中位生存期13个月.结论下咽、全喉、全食管切除,胃咽吻合术或下咽、全喉、食管上端切除、舌辨和胸大肌肌皮瓣重建下咽及上段食管加术后放疗,治疗下咽侵犯上端食管的方法可行,预后较单纯放疗好,应采用积极的治疗方法,但生活质量欠满意.

  • 标签: 下咽癌 治疗效果分析 侵犯 2003年1月 根治性放疗 全食管切除
  • 简介:Massae先生(化名)是一位48岁的农民,最近到坦桑尼亚的一个三级眼科诊所就诊,主诉左眼眼痛、流脓、失明三个星期。在患病的前几天,他在当地的健康中心治疗(氯霉素滴眼液),但是症状持续加重。现在,他有大面积的角膜溃疡

  • 标签: 角膜盲 预防 治疗 康复
  • 简介:目的探讨微小型甲状腺乳头状颈淋巴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5月~2001年12月住院治疗的27例微小型甲状腺乳头状患者,其中23例行颈清扫术,并与同期住院治疗的144例非微小型甲状腺乳头状进行对比.结果微小型与非微小型甲状腺乳头状颈部淋巴结转移分别为12/23(52.2%)、108/144(75.0%),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29.7%、37.8%;Ⅵ区淋巴结转移分别为9/23(39.1%)、43/58(74.1%),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32.0%、58.4%;Ⅰ-Ⅴ区淋巴结转移分别为11/23(47.8%)、93/144(64.6%),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15.2%、34.9%,三者统计学均有显著性意义.10例临床颈部N0微小型甲状腺乳头状患者,6例病理检查发现淋巴结转移.结论微小型甲状腺乳头状患者颈淋巴结转移比非微小型低,以颈静脉链为常见部位,其次是气管食管沟.对一个确诊为微小型甲状腺乳头状患者,都应行颈清扫术.

  • 标签: 临床研究 甲状腺 微小癌 乳头状 淋巴结转移 诊断
  • 简介:目的观察18例声门(T1~3NoMo)患者行部喉切除术后喉形态及发音情况。方法在喉癌完整切除后选用几种不同修补方法:1.皮瓣法;2.双蒂肌软骨膜瓣法;3.单蒂肌新声带成形法;4.甲状软骨双蒂肌软骨膜瓣法。结果后两种方法能较好地重建喉的形态及恢复良好的发音功能,甲状软骨双蒂肌软骨膜瓣法新成形的声带是一垂直平面,其僵硬度不妨碍健侧声带振动,能产生接近正常的声音。结论后两种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喉癌 喉切除术 发音
  • 简介:近视性屈光不正已成为眼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高度近视是常见的致盲病因。一般认为近视的发生、发展是由基因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对近视的治疗和预防的方法主要包括光学矫正、药物干预和手术干预。如何通过有效的预防方法来降低近视的患病率是当今眼科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 标签: 近视 角膜接触镜 角膜塑形镜
  • 简介:<正>青光眼致盲危害极大,应引起人们的极度重视。随着我国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城市青光眼的致盲率已有所降低,但基层地区特别是卫生条件较差的边远地区,人们对青光眼的认识极少,因此青光眼在致盲眼病中仍占主要地位。正确诊治青光眼在基

  • 标签: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基层医院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误诊 致盲率 临床医生
  • 简介:硅油填充术作为目前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主流术式,已被广泛应用。由于硅油本身特性,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角膜变性、继发性青光眼、硅油乳化、晶状体混浊等,因此对硅油填充后眼部并发症应重视并积极防治,以提高玻璃体手术的效果。

  • 标签: 硅油填充 眼部并发症 预防及处理
  • 简介:下咽侵犯喉与食管是头颈部恶性肿瘤中较难处理的一种.近年来由于采用外科切除,或外科切除后协同放射综合治疗,使3年、5年的生存率较过去有了提高,但在外科处理中最大的难题是在病变切除后组织缺损多,重建下咽以及食管有很大的困难.

  • 标签: 下咽癌 外科切除术 残存喉黏膜 气管黏膜 手术适应症 食道重建
  • 简介:目的探究眼科治疗中严重眼心反射的发生原因,从而进行有效的预防,降低眼科门诊的护理风险;方法对眼科治疗中发生的两例严重眼心反射致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过程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探讨;结果在治疗中眼局部疼痛和压力的刺激下,患者产生对眼科治疗的紧张和恐惧、坐位治疗的情况下发生了严重的眼心反射;结论为了防止治疗中严重眼心反射的发生,眼科治疗护士治疗前应该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治疗时操作轻柔,尽可能减少对眼的刺激,平卧位治疗以增加患者的心脑供血并执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早发现严重眼心反射的先兆症状,及时有效救治。

  • 标签: 眼心反射 眼科治疗 护理风险
  • 简介:目的评价预防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术后眼内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白内障囊外摘除术1547例(1704只眼)。结果无一例发生术后眼内炎,结论严格筛选病人,术前检查详细,常规抗生素眼水预防性应用,消毒灭菌严格,手术野消毒彻底,仔细操作,密闭伤口,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以有效避免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术后眼内炎的发生.

  • 标签: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术后感染 术后眼内炎 床体 消毒灭菌
  • 简介:目的:探讨YAG激光与恶性青光眼的预防。方法:通过对恶性青光眼早期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行YAG激光虹膜根部造孔术,从而使前后房沟通,促进前房形成。结果:对恶性青光眼早期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行YAG激光虹膜根部造孔术,能阻止其发展。结论:YAG激光虹膜根部造孔能有效预防恶性青光眼的发生。

  • 标签: YAG激光 恶性青光眼 虹膜根部造孔术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后囊后植入技术,用于稳定眼内结构,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对外伤性或与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某些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或人工晶体移位后囊混浊等不易行激光后囊切开的患者,在完成皮质清除后,先把人工晶状体(IOL)袢固定于囊袋内或在机化囊膜夹持稳固下,将IOL光学部经后囊剪口植入后囊与玻璃体前界膜之间。结果全部术眼视轴透明,IOL光学部平稳居中,视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某些特殊型白内障术后后发障实施IOL光学部后囊后植入,可明显减轻眼内组织反应,预防后发障发生获得满意效果。

  • 标签: 特殊型白内障 后囊后 人工晶状体植入 光学部
  • 简介:·AIM:Tostudytheeffectsofdanhonghuayukoufuye(DHK)onfastingbloodglucose(FBG)anddiabeticretinopathy(DR)instreptozotocin(STZ)-inducedtype1diabeticratstofacilitatetherationalusageofthisdrug.·METHODS:DiabeticratswereinducedbyinjectionofasingledoseofSTZintraperitoneallyat50mg/kg.Flashelectroretinogram(FERG)andoscillatorypotentials(OPs)wereusedtomeasureretinalfunction.Themicrovascularperfusionofearswasperformedtostudythemicrocirculationinrats.FBG,body-weight,and24-hurinevolume,waterintakeanddietintakewerealsoassessed.·RESULTS:DHKhadnoeffectonFBGinnormalrats.However,STZ+DHKgroupweresignificantlydifferentfromthoseofModelandmovedtowardthoseofnormalcontrol.Itreversedtheincreaseindietintake(P≤0.05vsmodelcontrol)andthelossinbody-weight(P≤0.05vsmodelcontrol)indiabeticrats.DHKdecreasedtheFBGofdiabeticratsby25.6%(P≤0.05)and37.9%(P≤0.01)after14and21daysadministrationascomparedwiththemodelcontrol,respectively.Moreover,DHKsignificantlyincreasedtheFERGb-waveamplitudeby80%(P≤0.05vsmodelcontrol)anddecreasedtheFERGb-wavelatencyby15.3%(P≤0.01vsmodelcontrol)after24daysadministration.TheOP1andOP2amplitudesinDHKgroupwere2.6(P≤0.01)and2.0(P≤0.01)timesofmodelgroupafter24daysofDHKtreatment,respectively.Atthesametime,OP1andOP2latenciesinDHKgroupreducedby16.0%(P≤0.001)and14.7%(P≤0.001)ascomparedwiththemodelcontrol,respectively.Furthermore,themicrovascularperfusionofDHKgroupwas2.4timesofmodelgroup(P≤0.001)after21daysadministration.·CONCLUSION:DHKhadnoeffectonnormalFBG.Butithadantihyperglycemicactivity,andhadapreventiveandtherapeuticeffectonDRindiabeticrats.·

  • 标签: DANHONG huayu koufuye DIABETIC RETINOPATHY STREPTOZOTOC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