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每年,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有数千名婴儿和儿童失去他们视力和生命,因为一种叫视网膜母细胞瘤可治愈眼癌,通常是因为它没有被及时诊断和治疗。尽管视网膜母细胞瘤相对罕见,但对受其影响儿童可能会造成破坏性后果。如果治疗太晚,可能会导致失去眼睛,侵袭大脑并且导致死亡。

  • 标签: 视网膜母细胞瘤 致盲性疾病 治愈 中等收入国家 破坏性 儿童
  • 简介:屈光参差是常见屈光不正类型之一,国内外学者研究较多。但是,对于生理性屈光参差就鲜有人研究。生理性屈光参差会引起一眼或双眼反应性调节;双眼反复反应性调节会导致反应性调节拮抗。反应性调节拮抗导致睫状肌和眼外肌紧张甚至痉挛。生理性屈光参差是近视形成很重要因素。

  • 标签: 屈光参差 生理性屈光参差 近视
  • 简介: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及其与教育有机结合,眼科教学面临新机遇和挑战。应完善基于医疗“大数据”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移动互联技术为主要内容眼科教学方法,提升“互联网+”背景下眼科教师教学素养,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达到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目的。

  • 标签: “互联网+” 眼科学 教学改革
  • 简介:目的:研究巩膜扣带术(scleralbuckling,SB)联合玻璃体注气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retinaldetachment,RRD)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中氨基酸、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RRD患者150例150眼临床资料,将仅接受SB患者81例81眼纳入未注气组,接受SB+玻璃体注气术患者69例69眼纳入注气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和术前、术后血清中氨基酸、VEGF水平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视网膜复位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气组术后1d眼压明显高于未注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5d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术眼裸眼视力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两组患者血清中组氨酸、谷氨酸、苯丙氨酸、VEGF水平较术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中精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mo,两组患者视功能相关生活质量总分和各维目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气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2%(5/69)与未注气组9.9%(8/8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B联合玻璃体注气术有助于RRD患者视功能和眼压早期恢复,降低血清中组氨酸、谷氨酸、苯丙氨酸、VEGF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巩膜扣带术 玻璃体注气术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 简介:目的:探讨脉络膜厚度和特发性黄斑前膜(idiopathicmacularepiretinalmembrane,IMEM)发生发展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2016-12期间我院就诊IMEM患者48例48眼,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右眼进行对照,比较IMEM组患眼、健眼及对照组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subfovealchoroidalthickness,SFCT)水平,随访观察术后IMEM患者患眼及健眼SFCT水平变化,并分析术后脉络膜厚度和最佳矫正视力相关性。结果:术前IMEM组患眼SFCT(362.22~40.75m)明显较对侧健眼(410.56~38.45m)及对照组右眼(420.73~39.63m)低,且对侧健眼较对照组右眼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MEM组患者术后1wk患眼和健眼SFCT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mo患眼和健眼SFCT均显著升高,和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后SFCT值趋于稳定,而术后1mo患眼和健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不同SFCT值患者术后BCVA≥0.5患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FCT值>380m组术后BCVA≥0.5患者构成比明显较<320m组和320~380m组高,经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Pearson分析,IMEM患者术后脉络膜厚度和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存在正相关性(r=0.629,P<0.05)。结论:脉络膜变薄可能是IMEM重要诱因,且术前脉络膜厚度对术后视力恢复也有一定影响。

  • 标签: 特发性黄斑前膜 脉络膜厚度 关系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方法、原则以及护理体会。方法作者通过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产生原因、治疗方法选择、激光治疗原则及相关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形成激光治疗一套标准参考方案。同时从健康护理、术前护理、心理护理、出院指导等方面总结护理经验。结果作者所在医院参考本文进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减少了医患矛盾。结论根据糖尿病视网膜患者所处阶段以及全面检查结果选择合适激光治疗方法,效果明显,合理护理方式能够减轻患者痛楚,加快患者康复。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激光治疗 护理
  • 简介:目的方法比较显微镜下与双目间接检眼镜直视下外路视网膜脱离(retinaldetachment,Rd)手术疗效。随机选取孔源性RD患者48例(48眼),分别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A组)14例(14眼),与双目间接检眼镜直视下(B组)共34例(34眼)行裂孔及变性区定位,裂孔及裂孔周围行视网膜冷凝,释放视网膜下液体后硅胶块填压及环扎,确认裂孔位于巩膜嵴上,如术中眼压过低,则玻璃体腔内注入空气或C3F8。术后定期观察视力、视网膜复位情况、视网膜下液体吸收情况及冷凝反应。结果两组术后随访1-6个月,A组患者术后100%视网膜裂孔闭合,视网膜完全复位,视力提高12眼,矫正视力〈0.3者4眼(33.3%),≥0.3者8眼(66.7%),另外2眼视力不提高。其中,视网膜下液体吸收者缓慢者2眼(16.7%),6天后完全吸收。冷凝反应0级1眼(8.3%),Ⅰ级4眼(33.3%),Ⅱ级8眼(66.7%),Ⅲ级1眼(8.3%)。B组患者术后100%视网膜裂孔闭合,3例未复位,2次手术后成功复位,矫正视力〈0.3者12眼(35.3%),≥0.3者22眼(64.7%)。冷凝反应0级3眼(8.8%),Ⅰ级4眼(11.8%),Ⅱ级25眼(73.5%),Ⅲ级2眼(5.9%)。结论显微镜直视下视网膜脱离手术相对简单,手术效果好,安全性高,更值得推广。

  • 标签: 显微镜 双目间接检眼镜 视网膜脱离
  • 简介:目的通过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在住院期间提供全方面的优质护理服务,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方法通过对本院2016年1月至12月收住41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实施科学系统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方式进行观察。结果患者能掌握疾病相关知识,积极地配合医生护士治疗护理,树立战胜疾病信心,从而提高疾病治愈率。结论为患者提供优质全面的整体护理,是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取得较好治疗效果重要因素。

  • 标签: 病毒性角膜炎 优质护理
  • 简介:目的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结膜移植手术中,通过细致入微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提高患者术中配合程度,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方法通过对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44例(44只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结膜移植患者进行规范细致围手术期护理配合,观察随访1年。结果治愈42例,复发2例,未发生术中角膜穿孔、出血,术后角膜溃疡、结膜肉芽肿、结膜瘢痕甚至睑球粘连、视力下降等并发症,护理效果满意。结论优质围手术护理,可以更好护患沟通,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提高术眼治愈率。

  • 标签: 翼状胬肉 游离结膜移植 护理
  • 简介:视网膜静脉阻塞(RVO)会出现缺血区,产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是视网膜和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主要刺激物,它可以增加血管通透性,引起黄斑水肿,严重影响视力。随着抗VEGF药物出现,针对黄斑水肿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抗VEGF药物已经成为治疗RVO黄斑水肿一线用药。

  • 标签: 视网膜静脉阻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黄斑水肿
  • 简介:弱视是儿童视觉发育时期常见眼科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本文对当前弱视发病机制研究文献进行了总结,从视觉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细胞因子、相关基因和蛋白,以及调节激酶表达角度分析了视觉发育以及弱视发病分子生物学机制。以期为视觉可塑性、弱视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弱视 发病 分子机制
  • 简介:目的:评价Shotfile老视切削模式治疗近视伴老视患者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43例82眼35岁及以上近视屈光不正患者行激光角膜手术,采用Shotfile老视切削模式,随访3a。观察术后1、2、3a时裸眼远、近视力和屈光度变化、视觉满意度情况。结果:术后la裸眼远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81眼(99%),裸眼近视力在0.66以上者75眼(91%),等效球镜平均为-0.64±0.63D,总体满意率为91%;术后2a裸眼远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79眼(96%),裸眼近视力在0.66以上者69眼(84%),等效球镜平均为-0.62土0.59D,总体满意率为86%;术后3a裸眼远视力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77眼(94%),裸眼近视力在0.66以上者62眼(76%),等效球镜平均为-0.55±0.56D,总体满意率为81%。所有人选病例均未出现术中或术后严重并发症,1眼等效球镜为-10.00D患者la后出现-1.75D回退,尊重患者意愿为患者进行二次补矫。结论:Shotfile老视切削模式治疗近视伴老视患者远期疗效安全稳定,患者满意度较高,随时间延长部分患者视近能力逐渐减弱,术前应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

  • 标签: Shotfile老视切削模式 近视伴老视 激光角膜手术 远期疗效
  • 简介:目的:用过碘酸雪夫氏(PeriodicAcid-Schiff,PAS)染色法比较4%多聚甲醛固定液、4%戊二醛固定液和Davidson固定液固定豚鼠眼球固定效果,筛选最佳眼球固定液和固定时间。方法:取正常豚鼠眼球分6组,每组5只,I组眼球放入4%多聚甲醛固定液固定24h、域组眼球放入4%戊二醛固定液固定24h;Ⅲ~V组眼球放入Davidson固定液分别固定3、6、24h;遇组眼球在Davidson固定液中固定3h后转移到10%中性甲醛中再固定48h。常规制片、PAS染色、显微镜观察,比较不同固定方法对组织固定效果。结果:Davidson固定液固定3h固定效果最为理想,Davidson固定液固定3h后转移到10%中性甲醛再固定48h固定效果与Davidson固定液固定3h固定效果接近,这两组固定液固定眼球切片均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视网膜各层细胞排列整齐。结论:Davidson固定液对豚鼠眼球固定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种固定液,豚鼠眼球用Davidson固定液固定后,可将其转移到中性甲醛中长期保存,其固定效果不受影响。

  • 标签: 固定液 眼球 PAS染色 Davidson固定液
  • 简介:目的分析初发翼状胬肉术后患者应用于退翳明目汤治疗后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例初103发翼状胬肉术后患者分组,对照组51例应用典必殊滴眼液治疗,观察组52例给予退翳明目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泪膜稳定性及术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水肿消退、角膜创面上皮修复时间及干眼症状计分均低于对照组,SchirmerBU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0%低于对照组13.89P〈0.05)-Ⅰ及%(。结论退翳明目汤能够有效提升初发翼状胬肉术后患者泪液分泌量,提升泪膜稳定性,消除干眼症状,促进创面上皮修复,降低复发率。

  • 标签: 退翳明目汤 翼状胬肉 泪膜稳定性 复发率
  • 简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angiography,OCTA)是近几年来新兴眼科影像学检查方法,OCTA具有无需造影剂、高分辨率、检查快捷、三维成像等优势,在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veinocclusion,RVO),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CNV),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眼前节等领域应用潜力巨大,但OCTA也有应用局限性。本文对OCTA成像原理及特点做简单介绍,就OCTA临床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视网膜静脉阻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脉络膜新生血管 青光眼
  • 简介:目的评估和比较异体羊膜移植术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两种不同术式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复发性翼状胬肉计72例(72只眼),均为单眼,曾行单纯翼状胬肉手术切除,有眼球运动障碍或胬肉增生组织达角膜瞳孔区。将上述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另一组行异体羊膜移植术。术后随访观察12个月,对两种不同术式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疗效比较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临床安全性主要终点事件:无术后并发症;二是临床有效性主要终点事件:避免复发。结果术后12个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38只眼中36例痊愈,2例复发,复发率5.26%;异体羊膜移植组,34只眼中28例痊愈,6例复发,复发率17.65%。在临床安全性主要终点事件中,术后并发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临床有效性主要终点事件中,胬肉复发率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即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翼状胬肉复发率明显低于异体羊膜移植组。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复发率低,疗效优于对照组。

  • 标签: 复发性翼状胬肉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异体羊膜移植 手术治疗 安全性和有效性
  • 简介:目的探讨并分析眼科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表面麻醉给药观察及护理。方法采用统计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患有白内障疾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同时采取表面麻醉给药方法配合治疗,同时采取术前教育、心理护理、术后护理综合护理手段帮助治疗,观察并分析患者术后情况。结果经过相应治疗,患者术后1d、16d、80d视力达到0.5以上占总数97.5%(78/80),其中视力达No.8及以上患者占总数33.75(27/80),视力达No.3及下患者占总数2.5%(2/80)。结论针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给于表面麻醉治疗同时实施相应护理配合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疾病治愈率,帮助患者视力恢复,值得深入挖掘。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 表面麻醉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并分析针对眼肌麻痹疾病采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进行治疗疗效。方法采用统计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患有眼肌麻痹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实验组30例,针对该组患者使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针对该组患者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经过相应治疗其疗效差异,经人院前检查,患者平均年龄、性别比、眼科疾病史、遗传眼科疾病史均无明显差异,对比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最终治疗结果差异明显,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27/3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3.3%(19/30),组间对比结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眼肌麻痹疾病使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进行治疗效果相比较使用传统治疗方法更好,不仅可以有效治愈疾病,同时改善患者眼部血液循环,补充眼部肌肉所需营养,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 眼肌麻痹 疗效
  • 简介:目的:测量鼻泪管阻塞性疾病患者鼻泪管管径,分析患眼与正常眼之间、不同性别患眼之间、不同年龄段患眼骨性鼻泪管上、中、下口横向直径差异,探讨鼻泪管横向直径与鼻泪管阻塞疾病关系。方法:收集2014-04/2017-01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就诊鼻泪管阻塞性疾病患者152例(患眼179眼,正常眼125眼),其中男25例(患眼28眼,正常眼22眼),女127例(患眼151眼,正常眼103眼),年龄4~87(平均53.44±16.06)岁。所有患者泪道冲洗后灌注30%碘海醇注射液,并立即行泪道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CT)检查,二维重建鼻泪管结构图,于斜冠状位上对鼻泪管及其临近组织结构进行观察,测量并分析患眼与正常眼之间、不同性别患眼之间、不同年龄段患眼之间骨性鼻泪管上、中、下口横向直径差异。结果:患眼与正常眼之间、不同性别患眼之间、不同年龄段患眼之间骨性鼻泪管上、中、下口横向直径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眼和正常眼鼻泪管上、中、下口横向直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中口横向直径最小。结论:骨性鼻泪管横向管径不是形成鼻泪管阻塞主要原因。

  • 标签: 鼻泪管阻塞性疾病 骨性鼻泪管 鼻泪管管径 CT泪道造影
  • 简介:目的:观察和分析角膜塑形镜治疗后角膜形态变化,评估角膜塑形镜治疗后光学区偏离中心对控制近视影响。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对134例134眼近视患儿配戴角膜塑形镜矫治近视,平均年龄10.66±1.79岁,均取右眼数据进行研究。分别在戴镜前及戴镜后3、6、12、18、24mo检查视力、眼轴和角膜地形图。使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戴镜后3、6、12、18、24mo光学区偏瞳孔中心距离分别为0.84±0.45、0.77±0.40、0.79±0.41、0.78±0.41、0.79±0.42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87,P=0.319)。戴镜24mo后平均光学区偏中心距离为0.79±0.35mm,眼轴增长均值为0.32±0.30mm。戴镜24mo后平均偏中心距离轻度(<0.5mm)、中度(0.5~1.0mm)、重度(>1.0mm)眼轴增长分别为0.45±0.34、0.32±0.28、0.23±0.2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25,P=0.024)。戴镜后平均偏中心距离和眼轴增长经线性回归分析,其线性关系有统计学意义(F=7.246,P=0.008),线性回归方程Y=0.478-0.194X。戴镜24mo后,18眼有重影,其偏中心距离均值1.18±0.36mm;116眼无重影,其偏中心距离均值0.73±0.31mm,偏中心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9,P<0.01)。结论:光学区偏中心距离在角膜塑形镜治疗3mo后趋于稳定,且对控制近视效果和视觉质量有影响。

  • 标签: 近视 角膜塑形镜 眼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