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正>鼻腔较少见,笔者曾遇见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30岁。因右侧鼻腔持续性阻塞伴流少量粘液性鼻涕2个月,于1996年4月1日来我院就诊。患者3个月前感右侧鼻塞,尤其在感冒时鼻塞加重,用1%麻黄素生理盐水滴鼻后鼻塞减轻。近2个月右鼻持续性鼻塞,嗅觉减退,有少量粘液性鼻涕。检查:鼻中隔无偏曲。右鼻腔底部前段有

  • 标签: 鼻腔牙 粘液性 持续性 鼻塞 鼻中隔 麻黄素
  • 简介:患者女性,52岁。因右侧鼻塞伴反复涕中带血半年于2009年8月入院。患者无头痛、头昏,曾在外院行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未见好转。专科检查:右侧鼻腔下鼻道中部见肉芽样新生物,表面光滑,质脆,触之易出血;鼻腔无脓性分泌物;各鼻窦区无压痛。鼻窦cT扫描显示:右侧鼻腔占位性病变,呈高密度影。考虑鼻腔骨瘤(见附4页图①)。

  • 标签: 鼻腔多生牙 误诊 2009年 脓性分泌物 占位性病变 涕中带血
  • 简介:目的:探索一种临床实用的前房深度相对定量测量法,初步确定老年人前房深度的正常参考值。方法:裂隙灯光源外转45°,受检眼直视裂隙光,在6点时钟方向测量个点的前房深度(ABCDEF),以角膜缘处的角膜厚度(CT值)为1计。A:角巩膜缘黑白交界处;B:A点上移1CT;C:B点上移1CT;D:虹膜最高点;E:瞳孔缘;F:晶状体前极。测量了50~75岁的正常老年人,229例229眼,采用双盲法对22例44眼进行了11次重复性检测。结果:女性组ABCDEF点的前房深度均值分别为0.38,0.58,0.89,2.10,2.65和3.26CT;男性组分别为0.71,1.02,1.43,2.37,2.90,3.41CT。女性组每个点的深度均比男性浅(P〈0.05),越近周边部越显著。结论:前房深度点相对定量测量法可重复性好,实用性强。

  • 标签: 前房深度 相对定量测量法 角膜缘处 角膜厚度
  • 简介:目的调查报告安徽省安市眼外伤病人的流行病学状况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80例(289眼)眼外伤住院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眼外伤病人流行病学状况、治疗效果,有针对性的做好防治工作.结果目前,安市眼外伤病人仍以穿通伤为主,约占60%,并逐年增加,年龄分布以儿童及青少年为主.职业以农民、儿童、学生为主.治疗效果较以往明显提高,其中暴力伤的治疗效果差,最终视力预后与是否伴有黄斑部损害及视网膜脱离有关,与入院时视力无关.结论B超、CT、MRI等辅助检查应用,显微手术、玻璃体手术,及时的药物治疗是决定最终治疗效果的关键.安全教育、医疗保险制度、防护镜使用是减少眼外伤的发病率并提高眼外伤最终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

  • 标签: 眼外伤 流行病学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