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8 个结果
  • 简介:前庭诱发电位(ocularvestibularevokedmyogenicpotential,oVEMP)是起源于椭圆囊的能够客观反映前庭-眼反射通路完整一种无创电生理检查,是一项新的前庭功能检查技术,与眼震电图和颈前庭诱发电位用于眩晕相关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全面评价前庭系统的功能状态。

  • 标签: 前庭上神经 椭圆囊 前庭-眼反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腺患者经过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腺病灶大小变化情况,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腺的疗效。方法选择子宫腺患者277例。给予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治疗后半年进行随访,通过彩超检查观察腺病灶大小变化情况,随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估治疗效果。结果1.277例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后总有效率97.8%。2.治疗半年后随访,腺病灶大小改善率和痛经症状改善率分别为97.8%和97.8%,月经增多改善率为1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聚焦超声治疗 子宫腺肌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球不同注视方向对眼前庭诱发源电位的影响,以及各方向oVEMP的眼外起源。方法用500Hz短纯音刺激,当受试者眼球向外上方、正上方、內上方、正前方、外下方、正下方及内下方注视时分别诱发oVEMP,比较其潜伏期和振幅改变。结果眼球上视时oVEMP振幅明显增大,以正上方时最大,向正前方和下方注视时,oVEMP振幅减低,潜伏期延长。结论眼球不同注视方向对oVEMP振幅及潜伏期均有显著影响。

  • 标签: 注视方向 下斜肌 下直肌 眼性前庭诱发肌源电位
  • 简介:目的通过梅尼埃病患者前庭诱发的电位(vestibularevokedmyogenicpotential,VEMP)在甘油试验前后的变化情况,了解本项检查在梅尼埃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明确诊断为梅尼埃病的10例患者进行甘油试验,比较甘油试验前后前庭诱发的电位的变化。甘油试验VEMP观察时间段选择两点,服用甘油前及服用甘油后3小时的振幅变化作为指标。结果8例单侧梅尼埃病,其中5例振幅改善(2例振幅增加,3例振幅从无到有),3例甘油试验后VEMP的振幅变差。2例双侧梅尼埃病,1例甘油试验后VEMP振幅从无到有,1例VEMP振幅改善。结论梅尼埃病患者甘油试验后,VEMP变化有以下三种情况:①从无到有;②引出的振幅降低;③引出的振幅提高。甘油试验纯音听力检查结合VEMP的甘油试验有助于梅尼埃病的诊断。

  • 标签: 梅尼埃病 甘油 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饮食护理对溃疡结肠炎患者的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在2012年8月-2013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溃疡结肠炎患者,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地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对照组的50例溃疡结肠炎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50例溃疡结肠炎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饮食护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治疗疗效以及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等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经过长时间观察,观察组50例溃疡结肠炎患者在采取饮食护理后,取得了满意效果,在营养指标、治疗疗效以及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形成的差异大,在统计学方面具有意义(p<0.05)。结论对溃疡结肠炎患者进行饮食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治疗疗效,提高患者以及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说明饮食护理值得在溃疡结肠炎患者的护理中被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感觉失语(Wernicke失语)早期(急性、亚急性期)及后遗期/平台期患者(病程6个月以上)治疗后的疗效。方法使用汉语失语检查法评估,对比23例感觉失语早期患者及11例后遗期患者常规语训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①早期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后遗期患者临床疗效不显著。结论感觉失语患者早期治疗效果较为显著,病程6个月以上患者疗效欠佳。

  • 标签: 感觉性失语 早期 后遗症期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中耳乳突炎并发耳源颅内并发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4例急性中耳乳突炎引起的颅内并发患者,耳源乙状窦血栓静脉炎1例,耳源脑膜炎2例,耳源硬脑膜外脓肿1例.结果4位患者经乳突凿开术,配合有效的抗生素治疗,二期行乳突根治术,均获痊愈.结论急性中耳乳突炎患者一经诊断或怀疑颅内并发者应立即行扩大乳突凿开术,通畅引流,应用有效抗生素,这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 标签: 耳源性颅内并发症 中耳乳突炎 急性 乳突凿开术 血栓性静脉炎 耳源性脑膜炎
  • 简介:1导语在进行助听器选配时,通常使用的是厂家提供的专用选配方案(处方).或者第三方选配方案.比如DSL或者NAL方案。但这些选配方案所给出的增益值只是在人群中的均值。考虑到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对助听器进行微调是不可避免的。

  • 标签: 助听器选配 微调 个体差异 NAL DSL 配方
  • 简介:目的:分析氧氟沙星滴耳液用于急性化脓中耳炎中对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将我科室诊治的82例急性化脓中耳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病例数分别为41例、41例。对照组利用的方法是: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治疗;观察组利用的方法是: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P<0.05);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4.63%、2.44%(P<0.05)。结论:对急性化脓中耳炎患者应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推荐在临床上使用。

  • 标签: 氧氟沙星滴耳液;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效果;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颈椎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但病因、病理机制未明.颈椎病大多采用非手术疗法,临床缺乏客观量化的疗效评价标准.近年来的研究证实,颈椎病人颈部周围群生物力学性质发生变化,是颈椎病发生发展以及推拿手法作用的关键环节.

  • 标签: 颈部肌群 颈椎病
  • 简介:目的:探讨斜口型鼓膜通气管治疗小儿分泌中耳炎(OME)并发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07年8月--2008年9月间因分泌中耳炎于我科使用斜口型鼓膜通气管行鼓膜置管术患儿156人(男72人,女84人,共299耳),术后于门诊随访6月-5年,观察鼓膜通气管留置时间及术后并发发生率。结果术后耳漏发生率5.7%,肉芽形成发生率1.0%。通气管排出后的并发包括鼓膜硬化(35.1%)、鼓膜穿孔(4.6%)、鼓膜萎缩(22.1%)、鼓膜内陷(19.1%)、通气管异位(0.7%)。鼓膜通气管平均留置时间为11.5月。结论鼓膜置管术术后并发比较常见,其中鼓室硬化、鼓膜萎缩和耳溢液最常见,但总的来说它们大多数是不需要处理的。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斜口型通气管 儿童 并发症
  • 简介:咽鼓管功能与中耳手术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但咽鼓管结构复杂,位置隐蔽,不易观察,目前有效研究较少。三维重建技术能够清晰重现咽鼓管结构和功能状态,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内镜下咽鼓管内给药,激光咽鼓管成型术,球囊扩张咽鼓管成型术等治疗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可行和有效都需要进一步探讨。咽鼓管功能不良目前尚未有确切诊断标准,研究中多采用量表的方式进行评价,未来需要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来取得突破。

  • 标签: 咽鼓管球囊扩张成型术 量表
  • 简介:目的评价通过B超测量面厚度的方法诊断面肌萎缩的可行,并测量青年人面厚度的正常值,分析面厚度正常值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34名健康青年志愿者,记录所有志愿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及头围5种相关因素,用B超按设定方法测量每位志愿者双侧的额、降口角和降口唇,对测量结果及5种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从34名志愿者中随机选取5名,在1周后和2周后分别重复测量3组面,比较3次测量结果有无差异。结果①34名志愿者经B超测量3组面厚度,双侧额、降嗣角和降口唇厚度无显著差异(P〉0.05)。面厚度平均值为:额左侧(1.60±0.21)mm,右侧(1.62±0.22)mm;降口角左侧(2.60±0.50)mm,右侧(2.62±0.51)mm;降口唇左侧(1.51±0.23)mm,右侧(1.52±0.23)mm。②随机选取的五5名志愿者重复测量3次,3次面厚度测量结果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按性别分组,女性18例,男性16例,组间比较:男性3组面厚度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④体重指数与所测量的3块面厚度呈正相关(P〈0.05),额、降日角、降口屠与体重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91、0.459及0.447;头围与面厚度无明显相关。⑤选定的年龄段内(20-30岁)3组面厚度与年龄无相关(P〉0.05)。证明20-30岁年龄段的青年人,面厚度不受年龄影响,该年龄段人群面厚度具有相对稳定性。结论①B超测量面厚度具有可重复性和很好的稳定性;②正常青年人(20-30岁)双侧额、降口角和降口唇厚度无明显差异:③不同性别的正常青年人(20-30岁)面厚度有明显差异,男性的额、降口角、降口唇均较女性厚;④正常青年人(20-30岁)面厚度跟体重指数呈正�

  • 标签: 贝尔面瘫 肌萎缩 超声 厚度
  • 简介:遗传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HereditarYHemorrhagicTelangiectasia,HHT)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发病率保守估计为1/5000,经常可以并发具有临床意义的动静脉畸形,多见于脑、肺、胃肠道和肝脏。HHT患者常不能及时诊断,其家人也不了解现有的筛查和治疗方法,常导致儿童和成人患者发生中风和危及生命的出血。HHT诊疗指南的目的是为HHT诊断、治疗、并发预防建立循证的共识和指南。主要方法是在结构式的共识过程中,利用达成共识的组织结构(AGREEframework)、系统的搜索策略、文献回顾和纳入的专家意见等,制定产生总的指南。指南工作组包括来自11个国家的33名临床和遗传学专家,涉及HHT的所有方面,包括指南方法学家、医护工作者、HHT的诊所工作人员、医疗保健管理员学员、患者权益代表和HHT患者。工作组在会议前确定了需讨论的临床相关问题。文献搜索使用OVIDMEDLINE(1996~2006.10)数据库。工作组在随后召开的指南会议上分享了结构化共识的过程,验证了从系统搜索生成的证据表。本次会议的重要成果是产生了HHT的诊断和治疗的33项推荐,其中有30项推荐在专家团的同意率为80%以上。

  • 标签: 指南(Guidelines) 鼻出血(Epistaxis)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 动静脉畸形(A~eriovenou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血液滤过对妊高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1例妊高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进行连续血液滤过治疗的肾功能情况,对其治疗前后的主要指标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血尿素氮、酐、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C-反应蛋白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肾损伤2-3期患者在入科10.2±6.5h内开始血液净化治疗,肾功能在4.7±2.8d恢复。结论早期连续血液滤过治疗对妊高合并2-3期急性肾损伤患者有利。

  • 标签: 连续血液滤过 妊高症 急性肾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