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耳鸣患者合并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择50例耳鸣患者及50例无耳鸣主诉的对照人群,对耳鸡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耳鸣侧别、起病情况、听力情况、全身疾病、伴随症状等进行调查,行耳内镜检查、听力评估及影像学检查,并使用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innitushandicapinventory,THI)评估耳鸣残疾水平,对全部研究对象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评估睡眠质量。结果50例耳鸣患者之中,有睡眠障碍表现38例(72%),平均PQSI得分10.64±4.89分;对照组有睡眠障碍者16例(32%),平均PQSI得分5.32±5.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PQSI评分各项目除使用睡眠药物情况外,PQSI量表所涉及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及习惯性睡眠效率、睡眠紊乱、白天功能紊乱6个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睡眠障碍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发现,耳鸣的响度与睡眠障碍总分相关(P〈0.01)。对于耳鸡严重程度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提示,睡眠障碍障碍总分是加重耳鸣严重程度相关因素(P〈0.01)。结论耳鸣患者易伴随睡眠障碍且二者相互影响,在耳鸣治疗中开展患者睡眠障碍治疗,改善睡眠质量同时利于耳鸣康复。

  • 标签: 耳鸣 睡眠障碍 耳鸣残疾评估量表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 简介: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编辑部和国际睡眠外科协会(theInternationalSurgicalSleepSociety)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国际睡眠呼吸障碍论坛暨第十三届睡眠呼吸障碍诊治高级研修班定于2010年11月4~7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为"探求最新技术及理论,解决临床困惑及难题",

  • 标签: 睡眠呼吸障碍 高级研修班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国际 诊治 论坛
  • 简介:目的探索耳内镜在桥小脑角(CPA)手术中的应用.方法自2002年11月以来采用耳内镜结合显微镜开展CPA微创手术12例,手术均采用全麻下乙状窦后入路,并行面神经肌电位和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术中监测.听神经瘤7例,桥小脑角面神经肿瘤2例,三叉神经鞘瘤1例,对肿瘤病例内镜主要用于检查内耳道底部有否残留病灶,探查面神经位置和走行,分离残留瘤体.舌咽神经痛1例,内镜下显露CPA和内听道口,显露后组颅神经,并确认舌咽神经,将其游离,用微型剪将之切断.半面痉挛1例,用30°内镜观察内听道口的解剖和后组颅神经的位置,在不牵拉小脑的情况下寻找对面神经形成压迫的责任血管.面神经功能按House-Brackmann分级标准评价.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无死亡病例,无并发后组颅神经损伤.听神经瘤7例,6例全切,1例绝大部分切除,残留脑干表面和内听道内的少许囊壁;均保留面神经解剖结构完整,术后一周面神经功能Ⅰ级2例,Ⅱ级3例(术后3个月Ⅰ级),Ⅲ级2例(术后3个月分别为Ⅰ级和Ⅱ级).面神经鞘瘤2例,肿瘤均全切,1例保留面神经解剖结构完整,术后面神经功能Ⅲ级,术后3个月Ⅱ级,另1例面神经连同肿瘤一起切除,一期面神经-舌下神经吻合,术后1年面神经功能Ⅱ级.三叉神经鞘瘤1例,肿瘤全切,术后一周面神经功能Ⅲ级,术后3个月Ⅱ级.听神经瘤7例术前有残余听力4例,术后有1例保存术前听力;面神经肿瘤2例,术后保存残余听力1例;其余肿瘤病例术后均未保存听力.舌咽神经切断术后症状完全消失,随诊6个月未复发.面神经微血减管压并梳理术后症状明显好转,间断轻度抽搐,面神经功能Ⅱ级,随访1年仍只为轻度抽搐.结论耳内镜与手术显微镜有机结合,达到桥小脑角手术微创的目的,既可清除病变,又能最大限度地保存功能.但耳内镜目前还只是一种辅助的手段,仍有一定局限性,需进一步完善.

  • 标签: 桥小脑角手术 内镜辅助 面神经功能 2002年11月 听性脑干诱发电位 后组颅神经损伤
  • 简介:本文从美国听障教育辅助技术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信息时代美国听障教育辅助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全纳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相关技术支持。同时,笔者结合我国听障教育辅助技术的发展情况,提出了适合国内发展的听障辅具应用策略。

  • 标签: 听障教育 辅助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对儿童(OSAHS)患者手术治疗后,给予心理、呼吸道、饮食、口腔等精心护理。结果扁桃体或腺样体切除是儿童(OSAHS)常用的治疗手段,42例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改善。结论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手术治疗后优良的健康教育,术前术后护理对疾病痊愈意义重大。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低通气综合征 治疗护理
  • 简介:颈段食管癌或喉咽癌侵犯颈段食道时,修复喉咽食道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手段包括胃代食道、游离空肠、结肠代食道、游离皮瓣或带蒂皮瓣等修复,其中胃代食道临床应用最广。传统的胃代食道采取颈腹两组同时进行,在国内综合性医院,通常由头颈外科与胸外科或普通外科合作。

  • 标签: 腹腔镜辅助 管状胃 食道 成型术 颈段食管癌 综合性医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成年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患者手术前后听觉功能检查的对照研究,了解OSAHS患者术后听力康复的情况.方法对73例手术治疗的成年人重度OSAHS患者在术前和术后6个月分别行多导睡眠监测(PSG)、纯音测听及声导抗、听性脑干电位(ABR)及耳声发射(OAE)检测.另对20例无打鼾的健康志愿者同样行上述各项检测.结果①73例OSAHS患者术后随访治疗6月,其中治愈48例,显效22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100%.②两组250~4000Hz气导纯音测听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4000Hz高频听阈有显著差异(P30dB(P〈0.05).③OSAHS组听性脑干反应波l、V潜伏期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O.05),术前术后无显著差异.④OSAHS术前组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检出率及幅值在各个频率点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P〈0.05),且术前和术后检出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成年人重度OSAHS患者由于长期缺氧可以导致听觉功能受损,行上呼吸道多平面分期手术治疗有利于重度OSAHS患者听觉功能的康复.

  • 标签: 成年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上呼吸道多平面分期手术 听觉功能 康复
  • 简介:言语测听和纯音测听一样,是听力学最基本、最重要的测试手段^[1]。它既可在临床诊断中与纯音听力图相互验证,提供患者的言语听敏度信息,又能够评估患者在言语察觉、分辨、识别和理解等方面的能力。

  • 标签: 言语测听 计算机辅助 中文 纯音听力图 纯音测听 临床诊断
  • 简介:影像导航系统是将影像学技术、计算机技术、立体定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融为一体的综合系统。影像导航手术通过术前的影像资料结合手术装置实现术中局部组织的实时定位。影像导航下的鼻内镜手术在鼻窦、颅底外科手术中广泛应用,有效提升了鼻颅底手术的定位精度,同时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文结合既往文献和临床经验综述了影像导航技术的发展,从操作原理、临床应用和发展方向介绍影像导航辅助下内镜技术的特点。

  • 标签: 外科手术 影像导航 内窥镜检查 鼻窦 颅底
  • 简介:虽然上气道持续正压通气(CPAP)是治疗鼾症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首选方式,并且口内器(oralappliance)不具侵袭性,但两者长期配戴的顺从性一直是临床上要面对的难题。针对拒绝使用保守疗法或保守疗法失败的OSAHS患者,以上呼吸道手术来维持睡眠时呼吸道的稳定度和通畅度有其临床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术后"伤口疼痛"和"可能的并发症"一直是传统上呼吸道外科手术最常被提及的缺点,也常是OSAHS患者考虑是否接受手术治疗时很重要的因素。

  • 标签: 打鼾(Snoring)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Sleep Apnea Obstructive)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Pressure)
  • 简介:目的探讨经咽鼓管鼓室内短期留置导管并注药辅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在鼻内窥镜引导下经咽鼓管向鼓室内置入硬膜外麻醉导管,留置10天,期间每隔1天注入地塞米松,同时应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后随访观察6~12个月。结果共治疗276耳,治愈115耳(41.7%),显效94耳(34%),有效46(16.7%),无效21(7.6%)。有效率达92.4%。结论鼻内窥镜下经咽鼓管鼓室内置管并注药辅助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明显可靠,操作简单方便,无明显并发症。

  • 标签: 鼻内窥镜 咽鼓管 突发性耳聋 导管留置
  • 简介:鼻部解剖复杂,教师在临床带教中如何能够直观的将鼻部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所见联系起来,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见习教学的重点。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引入鼻科的临床教学中,可以促进学生之间培养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结合鼻内镜病例和手术视频,可以让学生将理论应用于临床实例,并图文并茂地将复杂的鼻腔鼻窦解剖形象地显示,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团队为基础教学模式 视频 鼻科学 内窥镜
  • 简介: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和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拟于2011年10月21~24日在贵阳市召开“全国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专题学术会议”。本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术交流、继续教育讲座和圆桌论坛,检阅近年来国内学者在OSAHS研究方面,尤其是外科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新成绩,推广和介绍国内外在OSAHS发病机制、诊断技术、治疗方法(重点是外科治疗)等研究取得的新进展和新技术。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学术交流 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会议 专题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