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耳闷塞(auralfullness)表现为耳部阻塞、胀满、压力,常伴随听力模糊、听力下降、耳鸣、耳痛或头晕,是最常见的耳科症状之一。耳闷塞的发病率约为1-4%[1],女性多于男性,高发年龄为40-45岁人群。然而在国内外耳鼻咽喉科学教科书中尚未见耳闷塞的确切定义。同时,关于耳闷塞的客观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仍未系统建立。

  • 标签: 诊断方法 耳闷 治疗 耳鼻咽喉科学 听力下降 高发年龄
  • 简介:耳鸣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是指并非由同时施加的声刺激所引起的声音感觉,其中大部分属音神经性耳鸣,少部分是血管性耳鸣、肌源性耳鸣和中耳机械性耳鸣等。现仅就音神经性耳鸣的临床治疗问题谈谈个人意见。在实施这些治疗方案之前一定要排除外科情况。

  • 标签: 感音神经性耳鸣 临床治疗 血管性耳鸣 肌源性耳鸣 治疗方案 声刺激
  • 简介:人类耳蜗有内外两种毛细胞。内毛细胞把外界传人内耳的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外毛细胞对声信号起到协调作用。听觉神经元把电信号进一步传人听觉通道,最后传人听觉中枢。不幸的是,无论毛细胞或听神经元的损伤都可导致永久性不可逆转的音神经性耳聋。占人类10%以上的成年人群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音神经性耳聋,随着世界人1:3的老龄化,耳聋占人类群体的比例会进一步上升。

  • 标签: 感音神经性耳聋 听觉神经元 治疗 预防 内毛细胞 信号转换
  • 简介:目的观察Ginaton(金纳多)和Duxil(都可喜)治疗音神经性耳聋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观察治疗组(给予金纳多和都可喜)和对照组(使用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各50例,疗程30天;治疗前后检测纯音听阈并观察副作用。比较两组间总有效率和副作用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32%(16/50),与对照组的12%(6/50)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无严重副作用。结论金纳多和都可喜对治疗音神经性耳聋具有一定的疗效。

  • 标签: 耳聋 感音神经性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社会性与专业性双重支持自我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影响的评估,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2-2014年期间通过社区动员等形式,宣传糖尿病自我管理意义,并在社区招募对象,组建自我管理小组。参与活动共722例。以患者自我管理小组为单位,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前后采用一对一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722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得分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总分为(66.9±17.4)分。自我效能影响因素与自我效能得分多元线性关系显示,患者的医保类型、居住地与自我效能得分呈负相关(β’分别为-2.548、-2.351),患者的文化程度、糖尿病知识知晓程度、糖尿病类型与自我效能得分呈正相关(β’分别为3.401、0.250、2.53);活动前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自我效能均有显著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目前我国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仍处于较低水平,足部护理与血糖监测普遍表现较差,患者医保类型、居住地、文化程度、糖尿病知识知晓程度、糖尿病类型是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的因素。社会性与专业性双重支持自我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有显著提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中心(CSSD)信息管理软件是我院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信息管理软件系统是采用各区配置电脑,网络连接,文件共享的方式,实行物品信息的传递。系统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输入效率高、数据共享程度高等功能特点,改变了以前手工操作的管理模式,实现了计算机的一体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物资信息的计算机处理、存储、检索及利用,及时反馈了物资信息的统计数据。同时,该系统成本低,使用方便,能准确进行信息传递、数据统计、成本核算,便于管理者及时掌握物资的整体流转情况,避免了工作中信息逆流和纸质信息不便于存储的现象,有效地防止了医院交叉感染的发生,有力保障了临床一线灭菌物品的及时供应,减少了差错,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 标签: 信息化管理系统 CSSD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肿瘤科护士进行自我同情水平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提高自我同情水平的对策,从而提高肿瘤科护理人员的服务水平,促进和谐的护患关系的建立。方法于2015年5月至6月期间,对长春市的236名肿瘤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肿瘤科自我同情水平总得分为107.13±8.84(>80%),说明总体水平良好。2.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职称、工作年限和收入满意度是主要影响因子。结论1.肿瘤科护士的自我同情总体水平良好,但清醒意识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2.自我同情水平得分最高的是工作年限在20年以上的对收入满意且具有副主任护师及以上职称的肿瘤科护士。3.建议适当提高薪酬,培养积极的应对方式和清醒意识的能力。

  • 标签: 肿瘤科,护士,自我同情,影响因素
  • 简介:对于配戴传统助听器不适应或效果不满意的音神经性聋患者来说,振动声桥(vibrantsoundbridge,VSB)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听力康复手段。此研究通过对比研究植入VSB的54例中重度音神经性聋患者术前、术后的纯音听阈值和言语识别率,来评价VSB对音神经性聋患者听力的改菩效果。

  • 标签: 听觉丧失 感音神经性(Hearing Loss Sensorineural) 振动声桥(vibrant soundbridge)
  • 简介:目的:掌握听障大学生自我决定能力现状,促使其更好适应社会。方法以问卷调查法结合结构化访谈对我国4所高校的541名听障大学生自我决定能力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比较统计结果。结果我国听障大学生自我决定能力总体均值为3.19,4个维度的均值在3.03~3,19;在学校环境中的自我决定能力的均值有4个项目处于3以下,但在与人分享及达成目标两个项目相对较好;不同年级的听障大学生在我的情况、我的感受、在校情况和在家情况的自我决定能力都有显著差异(P〈0.001);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差异与自我决定能力有显著差异(P〈0.05);是否独生子女的听障生在我的情况、我的感受维度方面和自我决定能力都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性别听障生在在校情况维度上的自我决定能力有显著差异(P〈0.05);交往对象只有在校情况和在家情况两个维度上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我国听障大学生自我决定能力处于较高水平;在学校环境中得到的支持较少;人口统计学因素对自我决定能力影响显著。

  • 标签: 听力障碍大学生 自我决定能力 问卷调查
  • 简介:目的研究骨参舒耳片对音神经性耳聋耳鸣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并用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辩证,观察双盲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开放治疗组40例,共120例病人,给予骨参舒耳片和对照药,用药前后,测血,尿,肝和肾功,做纯音测听.结果骨参舒耳片治疗耳聋总有效率为42.9%,耳鸣总有效率为90.7%,与对照组18.7%和40.5%相比差异显著.且对耳堵闷,头晕,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失眠,倦怠乏力等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在用药过程中,无不良反应,用药后对血,尿,便,心,肝,肾功能亦无影响.结论骨参舒耳片对音神经性耳聋耳鸣治疗效果好.

  • 标签: 骨参舒耳片 治疗 感音神经性耳聋 感音神经性耳鸣 中医药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脑外伤后重度音性聋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措施.方法分析12例(22耳)脑外伤合并重度音神经生耳聋的起病过程,听力损失情况,诊断经过,治疗措施和治疗效果,随诊6个月.结果本组中男8例(15耳),女4例(7耳),就诊时平均年龄32.7岁,就诊时平均听力损失64.5dB.本组中绝大多数病例未能早期确诊,治疗后,12耳(54.5%)听力改善.结论脑外伤合并重度音神经性耳聋是严重的听力疾患,应提高警惕,尽可能早期确诊,早期治疗.

  • 标签: 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 临床分析 平均听力损失 早期确诊 诊疗措施 临床特点
  • 简介:耳蜗内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是声音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的第一个传入性突触结构,因其空间分布呈带状,故常被称为“带状突触”。这些带状突触是声音信号传导和释放的重要节点,在听觉形成和听力损伤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耳蜗体积小,带状突触所在的位置深、数量少,长期以来,关于内毛细胞带状突触结构及功能的研究进展缓慢。

  • 标签: 耳蜗内毛细胞 带状突触 感音神经性聋 中枢神经系统 突触结构 信息传递
  • 简介:目的调查沧州地区极重度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耳聋基因突变分子病因学情况。方法对沧州市特教学校241名学生进行聋病病因学问卷调查、纯音听力测试并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行耳聋基因检测。结果241名受试者中有39人检出基因突变,占总人数的16.2%,其中GJB2突变25人,占总人数的10.4%,GJB2235delc纯合突变12人,299delAT纯合突变1人,单杂合突变6人,均为235delc位点突变,复合杂合突变6人;GJB3突变1人,占0.41%;SLC26A4突变14人,占5.8%,3人为IVS7-2A〉G纯合突变,10人为ⅣS7-2A〉G单杂合突变,1人为复合杂合突变。结论沧州市特教学校极重度音神经性聋人群存在较高的遗传性耳聋发生率,通过耳聋基因检查,可明确耳聋病因,从而达到防聋及评估耳聋预后等积极效果。

  • 标签: 耳聋 基因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延续护理对癫痫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与自我效能的影响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56例癫痫术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延续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用药依从性以及自我效能量表评分结果。结果护理组患者在出院后三个月、十个月的自我效能量表评分分别是(27.11±2.46)分、(28.24±1.69)分,对照组患者在出院后三个月、十个月的自我效能量表评分分别是(22.40±2.55)分、(22.15±1.44)分,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癫痫术后患者采用延续护理方式后,可以明显提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进一步保证和满足患者的需要,使得患者病情有效控制,及早康复。

  • 标签: 延续护理 癫痫术 服药依从性 自我效能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延伸服务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6例)和对照组(57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心肌梗死常规护理及相关知识教育;另外,试验组出院后单独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出院前和出院干预6个月后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和生活质量量表(SF-36)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出院前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出院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护理延伸服务能够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延伸服务 急性心肌梗死 自我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应用耳聋基因芯片对重度极重度非综合征型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进行筛查。方法采集本地区聋哑学校和门诊散发的重度极重度非综合征型音神经性耳聋患者129人的外周血并提取DNA,应用耳聋基因芯片检测GJB2,GJB3,SLC26A4,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mtDNA)12SrRNA热点突变位点。结果该耳聋人群中与筛查位点有关的耳聋比例占41.09%,共检出GJB2基因突变26例(20.16%);mtDNA突变8例(6.2%);SLC26A4基因突变21例(16.28%);未检出GJB3基因突变。结论本组耳聋人群中与筛查位点有关的耳聋比例高达41.09%,GJB2突变是该人群遗传性聋的最常见病因,SLC26A4突变为第二常见病因。

  • 标签: 耳聋 基因诊断 GJB2 SLC26A4
  • 简介:目的调查新疆乌鲁木齐市聋哑学校重度音性耳聋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方法对194例聋哑学生进行临床资料采集,外周静脉血抽取。血样经DNA提取,进行GJB2235delC突变、线粒体DNA12SrRNAA1555G突变的检测。结果194例聋哑学生中,GJB2235delC纯合突变、235delC杂合突变携带率分别为为5.67%(11/194)、5.67%(11/194),mtDNAA1555G点突变检出率为9.28%(18/194)。GJB2235delC在汉族、维族、回族聋哑学生中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51%(27/284)、6.0%(3/50)、3.13%(1/32);携带mtDNAA1555G点突变的聋哑学生16人为汉族、1人为维族、1人为回族。结论新疆三个主要民族聋哑学生群体中GJB2235delC、A1555G突变检出率均以汉族最高,但三个民族的突变检出率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新疆地区聋哑学生的GJB2235deIC突变检出率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新疆地区聋哑学生的A1555G突变检出率高。

  • 标签: 耳聋 GJB2基因 线粒体DNA 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间收治的60例接受PICC治疗的肿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首次穿刺成功28例,成功率为93.4%,显著高于对照组首次穿刺功率73.3%(22/30),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并发症发病率为13.3%(4/30),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36.7%(11/3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共计1例患者不满意,总满意度达到96.7%,显著优于对照组76.7%的总满意度(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ICC用于肿瘤护理过程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PICC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病率,同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和就医满意度。

  • 标签: PICC 肿瘤护理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出院后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呼吸科住院接受治疗护理后病情好转出院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试验组实施延续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出院指导。结果试验组实施延续护理后,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在戒烟行为、规律用药、坚持功能锻炼、合理氧疗以及健康心理状态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延续护理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延续护理 COPD合并呼吸衰竭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80例胶质瘤术后化疗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于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的胶质瘤术后化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自我管理教育,评价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和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自我管理教育后,研究组的自我效能评分和心理健康状况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我管理教育可以有效提高胶质瘤术后化疗患者的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水平,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 标签: 胶质瘤 自我管理教育 自我效能 心理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