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患者用药情况及其药学干预效果。方法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没有实施药学干预100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观察组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实施药学干预之后100例老年患者,对两组老年患者临床用药情况进行恢复性分析,对比分析两组老年患者不良用药情况和用药依从性情况。结果老年患者用药存在多种药物同时服用以及不合理饮食情况,并有着错误用药习惯。对照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位25%,观察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大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为90%,大于对照组70%,P<0.05。结论老年患者用药存在多种误区,多种药物同时服用,错误用药习惯以及不合理饮食,药学干预加强,不仅仅可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也能将患者用药依从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用药情况 药学干预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良PPH术式、常规PPH术式与术中出血发生率之间关系分析;方法我科室将300例PPH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50例采用常规PPH术式设为对照组,150例采用改良PPH术式(锯齿状荷包缝合,适当调整吻合口高度)设为试验组,对比术中出血例数,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比较,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PPH术式可有效降低术中出血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常规PPH术式 术中出血 改良PPH术式 混合痔
  • 简介:目的分析大样本突聋患者听力损失情况。方法对1158例患者(1203耳)进行病史询问及听力学检查,按听力损失频率及损失频率平均听阈分类,部分患者行颞骨CT及头颅MRI检查。结果1158例患者中14.3%为低、中频听力下降,6.2%为中、高频听力下降,15.1%为高频听力下降,4.4%为低、高频听力下降,60.0%为全频听力下降。1158例中查出1例听神经瘤,2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结论突聋患者听力损失情况不一,以全频下降为主,应注意排除相关疾病。

  • 标签: 突聋 听力图 临床流行病学
  • 简介:目的分析总结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implantation,CI)并发症和手术知情同意书填写情况,设计统一、规范和详细手术知情同意书。方法对1997年3月—2007年1月在我科接受人工耳蜗植入262例患者并发症和手术知情同意书填写内容做回顾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新手术知情同意书。结果262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273人次)中有4人次严重手术并发症、39人次轻度并发症以及10人次人工耳蜗装置相关问题。手术知情同意书存在填写内容不完整、不规范问题。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有一定并发症发生;要解决手术知情同意书填写内容不完整问题,需要提高医生对耳蜗植入并发症认识,同时应规范知情同意书内容。

  • 标签: 人工耳蜗植入 并发症 外科 耳聋 知情同意书
  • 简介:目的探讨诺尔康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方法2010年3月至2014年12月我科听觉植入中心共有139例重度以上耳聋患者接受了诺尔康人工耳蜗(CS-10A)植入,其中40例植入耳蜗1年以上患者接受了此次电话随访,回顾分析这40例植入者产品日常使用情况和康复效果。将这些患者分成语后聋植入组和语前聋植入组,对患者本人或其家属进行电话随访及问卷调查。随访内容包括CI植入后产品日常使用情况、生活质量改善状况、并使用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IR)评价植入者听觉及言语康复情况。结果本研究40例受试者人工耳蜗设备工作正常,每天均日常佩戴,所有受试者评价术后生活水平较术前改善,对效果满意,CAP和SIR得分较术前显著提高。结论诺尔康人工耳蜗性能稳定,术后听力及言语康复效果满意,能有效提高耳聋患者生活质量。鉴于人工耳蜗是患者需要终身使用电子产品,长期结果仍需要进一步随访观察。

  • 标签: 诺尔康 人工耳蜗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医院2008~2011年间,所有进行胆道手术患者手术例数,统计发生并发症例数,统计发生胆道手术并发症类型等有关因素,讨论各因素,提出几点意见。方法通过信息科调阅有关胆道手术并发症例数,分析数据所呈现特征。结果并发症类型,并发症年龄等因素与手术并发症关系。结论从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等方面对手术并发症管理提出建议。

  • 标签: 手术术后并发症 并发症因素 并发症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怀柔区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调查。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疑似HPV感染2245例患者进行23种HPV基因分析检测,其中高危型18种(HPV-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73、83、MM4)低危型5种(HPV-6、11、42、43、44)结果HPV检测阳性者812例,高危型683例,低危型84例,其中多项感染45例。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结果为宫颈癌及高级别病变(CINII及CINIII)221例患者中HPV-16阳性51例,HPV-58阳性40例,HPV-18阳性18例,HPV33阳性13例,HPV-52阳性9例,其中多项感染23例,其他高危及低危型HPV感染67例。病理结果为低级别病变(CINI)及慢性宫颈炎591例患者中HPV-58阳性108例,HPV-56阳性73例,HPV52阳性69例,HPV16阳性57例,HPV-18阳性39例,其中多项感染68例,其他高危及低危型HPV感染177例。20~30岁,31~40岁,41~50岁和>50岁各年龄组中HPV阳性比率分别为20.21%,32.56%,29.95%,17.28%。结论怀柔区妇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较高,排在前四位感染类型为HPV-58、16、52、18;其中宫颈癌及宫颈高级别病变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类型主要为HPV-16、58、18、33、52。宫颈低级别病变(CINI)及宫颈炎HPV感染类型主要为HPV-58、56、52、16、18。31~50岁为感染高峰人群。

  • 标签: 妇女 宫颈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 简介:目的:了解广东省人工耳蜗救助项目受助者初筛情况及存在问题,为完善项目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1年广东省816例人工耳蜗候选者进行一般筛选,按国家项目制定初筛内容及标准严格执行听力学综合检查、听觉能力、言语能力评估以及精神、智力、行为等全面筛查,分析整理筛查结果。结果2009~2011年,广东省人工耳蜗救助项目一般筛选通过率分别为76.85%、79.01%及100%,通过率逐年上升;初筛环节通过率分别为46.85%、65.56%和62.00%,暂缓例数中听觉能力、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未达标比例较大,占暂缓总人数79.39%;不通过例数中残余听力较好比例共45例,占不通过人数54.22%;初筛后进行审核,国家项目审核通过率分别为77.50%、94.79%及84.28%,其他项目审核通过率分别为77.78%、100%及80.00%;2009~2011年由医院复筛获得国家项目植入人工耳蜗复筛通过率为93.55%、100%、89.83%;省其他项目复筛通过率均为100%。结论人工耳蜗资助项目通过一般筛选、初筛、讨论、公示、审核、复筛、手术、安置等程序已形成完善筛查链和资助机制,通过行之有效机制保证筛查质量,提高了初筛通过率,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

  • 标签: 听障儿童 人工耳蜗 救助项目 初筛 评估 通过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骨代谢变化情况和临床指标。方法2012年1月到2015年5月之间在我院就诊4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列为观察组,40例身体健康体检者列为对照组。将血清钙(Ca)、磷(P)、骨钙素(BGP)、25-羟维生素D3〔25-(OH)D3〕、甲状旁腺素(PTH)、尿钙/尿肌酐(UCa/Cr)和Ⅰ型胶原吡啶交联C终端肽(CTx)进行测定,采取酶联免疫法对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进行测定,采取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患者骨密度(BMD)进行测定。采取统计学方法对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骨代谢多种指标之间联系。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骨钙素〔(15.97±4.89)mg/L〕、血钙〔(2.55±0.899)mmol/L〕都有着明显降低,骨密度〔(1.02±0.46)g/cm2〕、25-羟维生素D3〔(43.96±8.56)mmol/L〕、Ⅰ型胶原吡啶交联C终端肽〔(566.13±303.40)ng/L〕和尿钙/尿肌酐(0.51±0.38)都有着明显升高,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192.18±21.34)μg/Lvs.(241.87±18.73)μg/L〕有着明显降低。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有骨代谢不正常问题,骨吸收和形成达不到平衡。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血骨钙素、骨密度和Ⅰ型胶原吡啶交联C终端肽相关,提示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参与肾病综合征患者骨代谢不正常改变,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有可能变为新能够反映肾病综合征患者骨质疏松指标。

  • 标签: 骨代谢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 简介:从耳鼻咽喉科临床医师角度看变应鼻炎与哮喘关系,比较明确现象是很多变应鼻炎患者同时或曾经患有支气管哮喘。有的患者,其中男性多见,幼年时有典型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病史,成年后哮喘得到了控制,但是变应鼻炎仍然存在,症状严重时偶尔还会诱发哮喘。全球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变应鼻炎患者中哮喘发生率为20%~38%,明显高于普通人群3%~8%:而哮喘患者中60%~78%合并变应鼻炎。临床上还可观察到变应鼻炎与支气管哮喘有相同发病季节和相同诱发因素。

  • 标签: 变应性鼻炎患者 支气管哮喘 治疗相关性 临床医师 诱发因素 耳鼻咽喉科
  • 简介:目的探求不同类型外中耳畸形与传导耳聋相关,以利于术前术式选择.方法180例外中耳畸形通过手术证实分为3组听骨异常,并与术前纯音听阈均值(dBHL)经t检验以观其相关.结果1外耳道狭窄组中上鼓室狭窄(锤砧骨活动不良)与镫骨卵圆窗畸形有统计学差异(P<0.05);2外耳道狭窄组与外耳道骨闭锁组间有微弱差异,根据术前外中耳畸形听阈均值尚不能准确预估其听骨畸形之类型,但对外耳道狭窄组听阈均值则有参考意义.结论外中耳畸形其听力损失关键不仅在于听骨链完整与否而更应强调中耳畸形所涉及部位如镫骨固定或缺如,卵圆窗封闭等.

  • 标签: 外中耳畸形 传导性耳聋 手术 诊断 鼓膜 听骨畸形
  • 简介:目的探讨治疗过敏咽喉炎顽固咳嗽有效药物。方法采用中药方剂(中药12味)治疗过敏咽喉炎顽固咳嗽患者,并设置孟鲁司特钠(顺尔宁)对照组,分别治疗3个月并观察其治疗效果;1年后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中药方剂(中药12味)疗效显著优于孟鲁司特钠(顺尔宁)对照组;咳嗽、哮喘等症状经3个月治疗后基本消失;1年后随访患者病情稳定,很少复发。结论本药物疗效好、愈后很少复发,可标本兼治,服用方便、简单,安全可靠。

  • 标签: 变态反应 咽喉炎 咳嗽 中药方剂(中药12味) 孟鲁司特钠
  • 简介:目的:分析90岁以上老年聋患者听脑干反应(ABR)特征。方法对14例90岁以上老年聋患者(平均年龄91.1.4±1.3岁,26耳)进行交替短声ABR测试。听力正常人9例(平均年龄22.7±1.2岁,18耳)作为对照组。观测Ⅰ、Ⅲ、Ⅴ波峰潜伏期(PeakLatency,PL)和Ⅰ-Ⅲ、Ⅲ-Ⅴ、Ⅰ-Ⅴ波间期(Inter-PeakLatency,IPL),并分别与对照组总体均数进行比较。结果总体I波引出率和Ⅲ波引出率均为76.9%(20/26),V波引出率为84.6%(22/26)。高龄老年聋组各波PL较对照组延长。Ⅰ-Ⅲ波IPL、Ⅲ-Ⅴ波IPL、Ⅰ-Ⅴ波IPL无组间统计学差异。结论90岁以上高龄老年聋患者ABR波形分化较差。

  • 标签: 听性脑干反应 听觉电生理 老年性聋 高龄老人
  • 简介:目的:观察变应鼻炎动物造模状态下鼻黏膜组织重塑特点。方法:Hartley系豚鼠24只,雄性,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短期(1周)抗原攻击组(实验1组)、抗原攻击8周组(实验2组)和抗原攻击12周组(实验3组),每组6只豚鼠。实验组动物采用腹腔注射卵清蛋白致敏后卵清蛋白鼻腔攻击1周,制成变应鼻炎动物模型,长期抗原攻击组给予卵清蛋白鼻腔攻击分别8周(实验2组)和12周(实验3组)。组织标本石蜡包埋,

  • 标签: 实验性变应性鼻炎 黏膜组织 卵清蛋白 动物造模 腹腔注射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臂丛神经损伤导致顽固疼痛患者,行脊神经根选择切断术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方法及意义。方法护理人员通过注重倾听、有效疏导;评估疼痛、有效干预;提供支持、满足需要;增强信心、提高认知,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疾病观,保持良好心态,面对疾病及治疗。结果随访3个月,手术效果确切,疼痛消失,心态积极,生活及生命质量明显提高。结论正确有效心理干预,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自信心,大大提高了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提升了患者生存价值。

  • 标签: 脊神经根切断术 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 顽固性疼痛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近年收治结肠息肉病例进行系统回顾分析,并对此类患儿术前术后护理进行经验总结。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487例结肠息肉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入组487例患儿中,经治疗后均愈后良好。经病理学分析,幼年息肉435例(89.3%),Peutz-Jeghers息肉17例(3.5%),幼年息肉病14例(2.9%),错构瘤6例(1.2%),家族性腺瘤息肉病1例(0.2%),炎息肉1例(0.2%)。讨论考虑存在结肠息肉时,应尽早进行结肠镜检查,摘除息肉。此外,做结肠镜检查前后均进行全面、细致护理工作是非常关键

  • 标签: 结肠息肉 结肠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痴呆与血清尿酸水平是否具有相关,获取临床检查前瞻研究数据。方法从我院2014年01月至2014年07月间收治血管痴呆患者中随机抽取46例纳入研究组,另选同期接受健康体检46例非血管痴呆者纳入对照组。统计两组基本信息和资料,并统一检测两组血清尿酸、甘油三酯、同型半胱氨酸以及空腹血糖水平,并分析不同痴呆程度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血清尿酸水平要显著低于对照组,甘油三酯、同型半胱氨酸以及空腹血糖水平均显著升高,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重度痴呆患者血清尿酸水平要明显低于轻度痴呆患者,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尿酸水平与患者痴呆程度呈现出明显负相关关系。结论血管痴呆和血清尿酸水平有着负相关关系,严重痴呆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常常偏低,通过血清尿酸水平,可以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支持。

  • 标签:
  • 简介:前庭诱发肌源电位(ocularvestibularevokedmyogenicpotential,oVEMP)是起源于椭圆囊能够客观反映前庭-眼反射通路完整一种无创电生理检查,是一项新前庭功能检查技术,与眼震电图和颈前庭诱发肌源电位用于眩晕相关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全面评价前庭系统功能状态。

  • 标签: 前庭上神经 椭圆囊 前庭-眼反射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典型主诉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BPPV)患者中变位试验阳性和阴性患者,探讨BPPV自愈机制及发病机制。方法详细记录2011.12~2012.4头晕门诊就诊76例位置眩晕患者病史、体位试验,45例符合贵阳BPPV诊断标准,31例变位试验阴性,两组患者年龄及病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PPV组平均年龄53.5±13.6,阴性组平均年龄49.7±14.8,两组年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t=1.076,P=0.286,P>0.05,两组年龄没有差别;BPPV组病程(除外半年以上患者):平均13.5±13.17天,阴性组平均14.2±13.84天,两组病程进行非参数检验,Z=0.429,P=0.668,P>0.05,两组病程没有明显差别。结论BPPV存在不同类型,具有不同发病机制,除了管石症及嵴顶耳石症,可能与耳石器官及球囊与椭圆囊神经病变有关。自愈型BPPV可能和耳石器官轻微病变有关,因此代偿迅速完全。

  • 标签: 眩晕 良性阵发性 眼震 发病机制 自愈